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番外(83)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这样说,叫太子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太子犹疑地望着王咏,对方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丝毫惊慌都无,仿佛只是在面对着一个小孩子的无理取闹。

他都有些怀疑自己了。

“不对……”

太子喃喃地说。

他总感觉王咏讲的,和事实有些出入,皱眉想了好长时间后,终于恍然大悟。

太子说道:“我差点叫你给绕过去了,既然是按照人头田土,为何世家的这般多?岂不是硬给添上去的?”

王咏反驳:“太子殿下该问世家名下,隐了多少良田、人口才对。”

太子一下子卡了壳,说不出话来。

他有心拿国法出来说事,用大齐律条驳倒王咏,可王咏说那话时气定神闲的,似乎也不是空口无凭。

他拿王咏没办法,只能带着一肚皮的疑问回了永安宫。

·

常姝雁正在宫中休憩,听得太子回来了,连忙起身。

她问道:“今日贤妃教你些什么了?可给你题本看了?”

太子闷闷地点头道:“给了。”

“你好生看了没有?贤妃又怎么说?”常姝雁忙问。

她看出儿子心情不佳,心里又是心疼又是后悔。

儿子体弱多病,她一贯娇宠着他,连儿子去跟着先生们学习,她都患得患失的。

皇帝起初管他管得很严,结果儿子读书时突然累倒,险些一病不起后,皇帝便也对他放任了。

那时候她总是想着,儿子还小呢,等长大了再学习治国的办法,晚是晚了些,学出来倒还不难。

可世事常不遂人愿,这一拖,便拖到了如今的地步。这是常姝雁从来都不曾想过的结局。

她问得有些急了。

太子不敢说贤妃娘娘还是对他不太满意,回答道:“妈妈,儿子好生看了,一共瞧了两件事,贤妃娘娘她……”

他顿了顿,眼角余光瞧见床头摆着的戒尺,昧着良心说完了下半句话:“娘娘没说儿子什么,想来对儿子是很满意的。”

常姝雁提着的心放下来了。她笑着摸了摸太子的头,吩咐宫人取点心来,将儿子拉到身边。

“你学得好,我这当妈的,就放了心了。”

太子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皇后没有抓着随侍的宫人问,他那“满意”的说法还能维持许久……

他扎在常姝雁怀里,心中微微升起几分庆幸来。

内室中,凤髓香的味道袅袅升起,弥漫开来,渐渐覆盖了太子身上沾染的,紫述香的香气。

他微微眯起眼睛,心里想着,鸾仪宫就连香料也不好闻,难怪爹爹懒得去呢。

贤妃娘娘不受宠,没有自己的孩子,只能在他身上找到做母亲的,那种望子成龙的感觉,说起来,也……怪可怜的。

那他下回带些小东西去鸾仪宫吧。

没准贤妃娘娘收了东西,心里很高兴,也就如妈妈一样,不再盯着他学这学那了。

太子脑瓜转了转,腻歪在常姝雁怀里撒娇:“妈妈,贤妃娘娘喜欢什么啊?明天我想带些给她。”

常姝雁笑了笑:“你这孩子,也懂事了,这段时间确实要劳累着贤妃,那……”

她想了一会儿,继续道:“你的话,太贵重的东西用不着。像那些活物,贤妃就算喜欢,也未必有时间去看,不防便多带点蔷薇露、各样新鲜点心,也算表一表你的心意。”

“我听妈妈的。”太子说道。

他忍不住又拿朱贤妃跟自己母亲做了对比。

还是妈妈好,他只要一问,妈妈就替他拿了主意,半点都不用他费心。

哪像贤妃娘娘似的,一直在逼问他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要他说出来,真是让人为难。

当太子这么累的话,他真的不想做了。

太子一想到以后,每日里都会苦难上几个时辰的生活,只觉得天地都暗淡无光了。

可这事没得商量。

他说他不想当太子,不仅贤妃娘娘打他,连妈妈也打他,如果爹爹知道了,恐怕更要打他!

他皱着脸,忽然叹了口气。

常姝雁忙问:“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太子压根不敢说,他又在盘算着不当太子。

常姝雁又问:“可是在政务上有什么想不通的事?你还小,有不懂的便问,贤妃会告诉你的。”

听了这话,太子更觉日月无光了。

只是皇后的话,叫他突然想起了那个已经抛到脑后的问题,忙问道:“妈妈,西厂王咏那群人,正盘算着征世家重税呢,这是真的吗?”

这问话没头没尾的,常姝雁不禁一怔。

“重税?王咏敢出这个主意?”

“是依附着他的大臣出的。”太子说。

常姝雁禁不住出神。大臣们要收世家重税,奏章给了朱莹也没什么用,最终还是得看皇帝的想法……

她问:“这税怎么收?”

太子抓了抓脑袋。

他看得快,又打心里厌恶那些政务,如今竟都记不清楚了。幸好他路上遇见了王咏!

太子回答:“好像是……和百姓一样交税。”

“和百姓一样?”常姝雁重复着他的话,眉头微微地皱了。

到底是哪里一样?

她思虑的时间长了,太子小心问道:“妈妈,您是在担忧外祖家吗?”

“你这孩子……”常姝雁拍着他的头。她想说小孩子不要管这些事了,然而太子如今已经开始学习政务了。

她犹豫一会儿,终于道:“是有些。明日你去了,替我给贤妃说一声,就说请她来永安宫一趟。”

“是。”太子应道。

常姝雁已经没心思陪儿子玩耍了,便唤来奶娘和宫人,命他们带太子下去休息。

她信步走到鎏金熏炉前,里头线香燃着,烟却不重。常姝雁怔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平复下来了。

常家大概会没事的。皇帝还需要武将戍边,需要常家镇守边区。

只要有一个世家还得用,皇帝便不会下达太绝的政令。

她只需要告诉家里人,叫他们随着皇帝的意思走,便够了。

第72章 春光好

王咏走进鸾仪宫时,院中不知名的野花已经开了。

零零星星的淡红和鹅黄,点缀在泛了青的草地上,给他带来几分怡然之感。

宫墙上停着成群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叫着。

七八岁上下的小宫女们,手里端着白瓷碗,盛了各样精米,嬉笑着站在墙下,学那些鸟儿的声音,呼唤它们飞下来。

墙根细柳上,还爬着两个更小些的内侍,要比谁能顺着柳枝爬到更高处。

树底下几个年纪大的宫人,背着手立在不远处,预备着随时把小孩儿抱下来。

这场景勾起王咏年幼时的记忆。他站在石板铺就的路上,含了笑,看那些孩子。

小宫女们欢呼着散开了,地上洒着薄薄一层米,胆子大些的鸟儿飞落到下面啄食。

爬在树梢上的小内侍贪看她们玩耍,不留心一脚踩空,下头守着的中年内侍,立刻不慌不忙上前,抬手把他抱下来。

俩小孩都下到地上,叫一个绿衣宫女点着脑门训斥。

他们低着头听训,待宫女说得口干舌燥,离开以后,立刻又跑到小宫女那里,和她们一起喂鸟雀玩。

他看得忍不住轻笑出声,摇摇头,一直进了正殿里。

这个时间,朱莹已经处理完到手的全部政务,交由司礼监太监带走。

她伏在桌案上,提着毛笔深思,琢磨着该怎么把太子的毛病给掰正了。

心里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可单单有想法还不够,瞻前顾后不敢说出来,是绝对不行的。

王咏站在她身后,视线于字迹上流连,忽而笑道:“娘娘的字精进了,除去笔力弱了些外,倒是好看许多了。”

朱莹惊得手上一抖,忙放下笔。

“你几时来的?怎不叫我一声,在这儿站多久了?”她连连问道。

王咏笑了笑:“咏也是刚刚进来。宫人传报了的,娘娘写得入神,没有听见罢了。”

朱莹无奈地说:“我也是没办法。我都这样了,也不知皇后娘娘为太子殿下操了多少心。”

王咏弯了弯眼睛,道:“皇后娘娘为殿下操碎了心,可她上心的地方毕竟与您不一样。咏想着,单论用心,您是不会输给皇后娘娘的。”

他嘴里这样讲,心中却渗出几分悲来。

皇帝着急了,才以几乎是揠苗助长的手段,逼迫太子尽快学会处理政务,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殿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