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番外(100)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被召回了,太妃是想做什么?

提拔她的盟友么?那么下一步……又会是什么呢。

他目光不带分毫温度,打量着王咏。而王咏正垂手跪在路边,恬静得很,那平淡的模样,让他不由自主想到太妃。

他们都一样,一样地不把他放在心里。

真碍眼啊,杨本影如此想着。

这样的为奴为婢之人,不过是依附着太妃得了官职罢了,就跋扈起来,嘴里连声“奴婢”都不再说。

从前只有一个“端”的自称,时刻响在耳畔,如今却又多了一个。

那陈太监好歹一直受重用,拿名字自称也无妨,可这刚刚被召回的罪人,有什么脸用上这般殊荣!

他把满腔没来由的怒火,彻底倾泄在王咏头上,嗤笑道:“王奉御骄矜自傲,令朕深觉不妥,你便跪在这里,什么时候知道错了,什么时候再起身吧。”

皇帝的仪仗渐渐远去,王咏垂着眼,依旧跪在路边。

杨本影想象中的求饶并没有出现。他得到的回应过于安宁,和朱太妃给他的感觉,是如此地相似。

·

杨本影才因想到了太妃而心烦意乱,太妃的仪仗,便沿着宫道迎面走来。

她似乎只是想简单地走一走,仪仗极为轻简,与他擦肩而过时,太妃似有所觉,忽然抬眼,望向路边。

她的目光顿时凝结在那罪人身上,胶着了,半点眼风都没给他。

杨本影怔怔地望着太妃的队伍行去,停下,朱莹搀扶着宫人的手,从辇上走了下来。

王咏仰头看她。

那张面对他时瞧着像笑,实则没有表情的脸,终于漾起几分真切的笑容。他温声说:“太妃,多年未见了。”

朱莹弯腰搀住他,硬生生把他扶了起来。

王咏略有迟疑,朱莹便道:“你放心,此后不论何事,都有我在呢。”

杨本影不禁呼吸一滞,怒火中烧。

可他什么都说不出口,只呆呆地看着朱莹半是邀请半是命令地要求王咏上辇,王咏却顾忌着身份,或许还有他,连连拒绝。

最后朱莹放弃了和他同乘的想法,邀约道:“我想去御花园走走,奉御若没有事情,不如陪我一起。”

她步行走在前头,王咏错开半步,随在后面,宫人抬着空辇避开。

杨本影情不自禁地叫人驱车跟在后头。

他不知自己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或许是想捉到他们意图勾结乱政的证据,抑或许,只是不忿于他们独独在面对自己时,显得那样平静。

好似他在他们眼中,只是个胡闹的小孩子,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分量。

他一直随到御花园外。

御花园中的梨花都开了,白茫茫的一片,像满树都飞了雪。

朱莹步子快了些,迈步进了御花园。王咏一时没有跟上,她便站在前头等着,等到王咏站到她身后时,她还是没有挪步。

“太妃?”王咏疑惑道。

朱莹侧头看他一眼,退后半步,伸手握住他的手腕。

她携着他,沿碎石路向前走着,握在王咏腕上的手,渐渐下滑,最终牵住他的手。

王咏步子便快了些,赶上朱莹的步伐。

两个人挽着手,肩并肩行在花林之中,谁都没有说话。

零落花瓣,沁着香气,飞散在小路上。

于御花园外小皇帝的眼中,仿佛这两人踏碎了十余年分离的无情岁月,将永不停歇地继续行下去。

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花林之中。

便如从仲春走入严冬,自此时行至暮年,或许直到霜雪染上鬓发,垂垂老矣的时候,才会停歇下来吧。

终将会……停歇下来吗?

【全文完】

第87章 【番外】少年时节

那年又是三月初。

良都的桃花开了,灼灼如生了一林火焰。

王咏策马飞奔过桃花林,衣襟上犹带着风霜。

一枝桃花从林子里掷了过来,恰巧落在他怀中。王咏勒马向花林处望去,便见桃花树下,正倚着一个小姑娘,含着笑瞧他。

袅袅婷婷十三余。

人面桃花相映红。

许是小姑娘的笑颜太过美好,衬着桃花,更显出鲜活的气息来。

他心里忽然滚落了这两句诗词,本微带着疲惫的身心,随着她的笑,顿觉轻快了许多。

他伸手摘下怀中的桃花枝,看那上头系着一束细细的红丝。

这是山宜、洪永两个行省周边的民俗,始于仁宗朝时,严婕妤和皇帝的相遇。

女孩子将红线束在桃花枝上,抛给喜欢的男子,如果男子也恰巧喜欢她,便将身上的饰物解下来,还赠给这个姑娘。

只是从武宗时起,这民俗便越来越见得少了,到如今,几乎已经成了故纸堆中,几笔不显眼的字迹。

王咏哑然失笑,将花枝丢还给她。

那姑娘双手接了,追在后头,一个劲儿地问:“我再抛给你时,你接不接呢?”

这也是民俗里的问话,是在追问自己被拒绝的原因。

他兴致起了,便转头回道:“我忙得很,没时间接你的花。”

这并非一句敷衍。

那姑娘弯了眼,问他道:“小公子怎么个忙法?难不成像人家传言的王厂臣似的,刚从北方打了仗,便来良都查办别的官员吗?”

王咏哈哈大笑,告诉她:“就是这么忙。”

那姑娘便不再拦他,远远地望着他离去了。

年轻真好啊。

她指尖轻轻点在花瓣上,想着,年轻真好啊,十四五岁时的王咏,还带着少年稚嫩的意气呢。

·

王咏离开良都时,在城门边上又见到了那个姑娘。

她手里换了一枝新的桃花,坐在路旁的石头上,轻轻晃着双腿。

经过她时,那枝花便又落在他的肩头。

王咏把花枝抛还给她。

“小公子还没忙完吗?”姑娘问道,“你是有多忙,难不成真的像王厂臣那样,马不停蹄地办了这里办那里?”

“和他差不多。”王咏说。

“连接我花枝的时间,都没有吗?”

“我配饰已送了人,没有多余的,能给姑娘。”

那姑娘也不恼,依然笑吟吟地望着他:“我知道,那个人姓朱。”

“姑娘猜错了。”

她摇摇头,背过手去,斩钉截铁地道:“我有没有错,小公子十六岁的时候,会明白的。”

·

后来,从家乡鹤昌回来的人,告诉王咏,当年的邻居小姑娘,早已经寻不到人影。

他便又记起了那桃林姑娘的话,心里无端端的,生出几分期待来。

十六岁生辰那天,他和朋友们推杯换盏,喝得微醺。

从家中出来时,忽见那姑娘就在路边站着,手中拿一支制成桃花状的通草花。

那支花当然又抛进他怀里。王咏捻着它,问道:“我十六岁了,你说的人又在何处呢?”

那姑娘笑了笑,拢了拢垂到鬓边的发,转身便跑了。

恍惚间,他似看到她眉间生着淡红的胎记,似手中桃花,又似记了许多年的梅花印。

·

从梦中醒来时,入眼的,依旧是御花园的如雪梨花。

他枕在朱莹腿上,也不知睡了多久。朱莹一只手支在树下石桌上,撑着头,也合着眼,他悄悄起身,不料惊醒了她。

朱莹愣怔了片刻,似乎在回味什么,唤着他的字:“我好像梦见你了,雅怀。你十四五岁上,是不是去过良都?”

“咏已经忘了,许是去过吧。”

他微微地翘起唇角,回答她:“只是咏在梦里,刚刚又去了一趟,咏也好像梦见您了,明卿。”

他也唤她的字,声音压得极低,低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这声呼唤。

可朱莹偏偏就听到了。

她笑起来,望着他,只觉这是十几年来,令她最为开怀的日子,惟愿今日这般的时光,能岁岁长存。

——他们,毕竟都还年轻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