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佛刹不净(68)

作者:御殿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纸钱下雪似的铺天盖地而来,伴随着妇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人压抑地喘不过气,段存熙携谢丞婉走在队前,段家五个女儿和段世清也都穿着素白的衣衫,吊着两只通红的眼睛随在其后。

那口雕花的红木棺椁里躺着的应该就是谢丞修了。

算起来,谢丞修死了有十几日之久,头七早就过了,可现在才出殡,不得不说段存熙用心太过刻意。

自从大水退去,回了城中之后,段存熙就命人日夜观望汝宁王的动向,算准了日子才决定今日出殡,撞上进城赈灾的汝宁王绝非偶然。

可她站在汝宁王面前时,却是那样的无辜,两只眼睛又红又肿,说起话来有气无力,那一跪,半个身子都塌下去了。

何其柔弱,楚楚可怜,刚才还哭得惊天动地,被谢丞婉扶起来时,声音沙哑到不忍听闻:“王爷,你怎么来了?”明知故问过后,又是嚎啕大哭。

汝宁王只手扶过她,确实生出了几分怜悯疼惜之意,本来还想兴师问罪,也按下不提,只问道:“这棺椁中的人可是修儿?”

“其身不在,衣冠而已。”段存熙忍着眼泪,状似无骨,倚在汝宁王身上,含恨嗔怪道:“王爷,为何你现在才来?”

原本理直气壮的汝宁王听罢竟生出几许愧意来,分明刚刚还想责怪她为何没有照看好儿子,这倒好,被她先发制人了。

汝宁王将拳一握,问道:“谁,究竟是谁害死修儿的?”

这个儿子再不成器也终究是自己儿子,脸面不能不顾,此事定要查清楚不可。

谢丞婉戚哀哀跪下,请罪道:“是女儿不孝,没有照看好兄长,致使他从梦觉寺崖下跌落。”

“梦觉寺?”

谢丞婉正欲解释,顾及时机不对,终没有开口。

可围观百姓却开始议论纷纷,有说谢丞修因为作恶多端被佛祖收了魂,这才跌下悬崖;有说菩萨幻化成美女,勾他跳了悬崖;还有人说,哪有什么菩萨化成的美女,分明是姬家预姑娘前来索命的。

“索命?又不是谢丞修害死她的。”

“可谢丞修强要了她的侍女,别忘了,之前同样有这么一遭事,姬家怎么处置的,让谢丞修白衣娶亡妻啊,闹得满城风雨,如今预姑娘不在了,没有人做主,翁老竟含混而过,许是预姑娘在天有灵看不过眼了,这才亲自动的手。”

说罢,众人倒抽一口凉气,个个打着冷颤,却还要继续讲下去。

汝宁王自然没有功夫听他们的闲话,可混在人群中的姬玄玞听了个明明白白,民间传言大多夸大其词,但无风不起浪,那夜祁行回来也告诉过他,不止一个人见过姬罗预,就在梦觉寺,这其中必有蹊跷。

汝宁王秉持着先公后私的原则,放了送葬队伍出城,而他要先主持赈灾事宜,随后才能在自己儿子的衣冠冢前略尽哀思,没有办法,如今他的身份不仅是谢丞修的父王,还是东都城的赈灾钦使。

今日之事成了城中百姓的谈资,街头巷尾无不议论梦觉寺的邪乎,吃饱饭没事干的人都说要上去瞧瞧,就算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也不枉白走这一趟,毕竟那里可出了个活佛,求神拜佛是最灵不过的。

都想上去,可都畏惧梦觉寺有猛虎盘踞的传言,因此逡巡不前。

这两日汝宁王睡得极不安稳,梦里都在闹鬼,东都这个地方,他向来不喜欢,当初段存熙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乡,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一次也没过来看过。

处理完公务之后,他就住在了段家私宅,细细听完了谢丞婉的供述,越发觉得梦觉寺不简单。

谢丞婉说来也算心宽的,可自从兄长掉下崖去之后,她一直深陷自责之中无法自拔,如今父王过来了,负罪感更重了。

她一直在求父王原谅,汝宁王知道,此事必有蹊跷,怪不到她头上,因此也没有多加指责,反而安抚道:“生死有命,你也奈何不了。”说罢摸了摸她的头,像小时候一样。

谢丞婉跪在他脚前,擦着眼泪,有自责,有愧疚,也有和父亲重逢时的喜悦,百感交集。

段存熙透亮的眼神来回游走在父女之间,来回盘算着可能翻身的时机要到了。

谢丞修的死对她而言没有丝毫悲痛是假的,可如果能借此翻身,再回王府也无不可,尤其是谢丞婉,深得王爷喜爱,甚至兄长的死都不能动摇她半分。

“那个寺庙当真如此怪异?”

段存熙收回心神,道:“以前只听说那寺庙邪性,夜半婴啼,虎伥作恶,女鬼求愿等等流言数不胜数,这几年也鲜有人至,可前几日,竟从龙首峰上升出道金光来,天上登时出现了两个太阳,雨停了,云散了,水也退了,都说那山上有活佛,保佑东都百姓大难不死。”

“一派胡言。”汝宁王怒极,“怪力乱神之徒应乱棍打死,以儆效尤!只有朝廷才能保佑百姓大难不死,只有朝廷才能保佑东都安享太平,凭他什么活佛能有呼风唤雨之能?若真如此,大雨怎会倾盆而至?怎会淹了东都千里城郭?又怎会生灵涂炭,浮尸遍野?”

“王爷,慎言,东都山环水绕,又有龙脉倚傍,不是寻常地界,若说看不见的神明邪灵确实不知虚实,但蛇王岭上的赤蟒却真实存在,那样的灵兽守在山巅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传闻早就有之,如今圣姑上山取药,又遇到了那个东西,若说上面什么都没有,您信吗?”

“圣姑?”他凝眉,蓦然想了什么,“就是祝如诲的姑娘?”

“没错,王爷也有所耳闻吗?”

“祝如诲,神医名声在外,亦颇有能耐,原先我行军西南,正赶上当地时疫,三日之内全军尽染,眼看大战在即,我心急如焚之际,恰逢此人在西南行医,就被押来了我帐前,我未及开口他便知所为何事,丢了几味药下井之后,第二天全军症状果然好转,我正欲行嘉奖呢,他却转身不见了,你知道,我素来瞧不上文人,清高无用,但对他,我颇有几分敬意。”

“如此听来,确实是祝老先生的行事风格,他女儿祝孟桢不仅承继了他的衣钵,也承继了他的风骨,说起来不过与婉儿一般大小,却因为妙手仁心被东都百姓奉为圣姑。”

“你说她见到了大蟒?”

“不错,当时东都百姓聚于含翠巅避险,饭食生冷又兼睡卧潮湿,不少人得了猩红热,姬家夫人就是因此丧命的,甚为可怖,但束手无策,而她当此危难之时,冒死独上蛇王岭求药,带回的药草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可她也因此受了重伤,半条命都没了,本来看那伤势都活不了的,可不知为何最后竟痊愈了,可能天公垂怜吧,念她治病救人,积德行善,不忍心要了她的命。”

“明日吧,传她过来,我有话要问她,如果祝老爷子腿脚方便的话,也一并过来,我好当面道谢。”

段存熙面有难色:“怕她不肯进段府呢。”

“为何?”

她将祝孟桢和段世清的恩怨讲过,当然不能说段世清凉薄,自然是姬家姑娘勾引在先,借此将过错撇得一干二净。

汝宁王会意,正不知如何处置时,谢丞婉道:“可传信祝家,说三姐挂念,圣姑必至。”

也对,三姑娘段临湘终年缠绵病榻,一直都由圣姑照看,如果是三姑娘传信,她不会推辞,如此方解燃眉之急。

翌日,祝孟桢独自前来,并没有带祝老先生。

可祝老先生知道汝宁王之意,所以特地写了封信予以回绝,大致意思就是治病救人乃医家本分,当年不过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更何况那些士卒舍身忘死是为保家卫国呢,匹夫尚且有责,莫提他这游医了。

有了这封书信,汝宁王对祝老先生的钦佩之意翻涨,连带着对祝孟桢都另眼相看了,更别提祝孟桢在东都百姓遇难时舍身忘死之义举,简直就是活菩萨。

祝孟桢还未开口呢,他就先予了三分颜色,将其视为座上宾。

可祝孟桢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蛇王岭上的神龛,梦觉寺里的执笔官,这已是难以置信,可更难以置信的是她接下来说的话。

“王爷有没有想过,飞蝗袭城,水淹东都并非天灾人祸,而是有人故意为之呢?”

“什么意思?”汝宁王凝眉,越听越玄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