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我冒死上了蛇王岭,借着闪电刹那的火光,在神龛上发现了些有意思的事情。东都执笔偷了凤丘灵药,大伤凤凰元灵,凤凰乃百禽之王,百禽乃飞蝗之天敌,没有百禽协助,万亩良田自然沦为飞蝗齿下之物。”
“那水淹东都呢?”
祝孟桢笑道:“王爷,您可知道,下元大雨连月不绝,下元节水神解厄,民间自有设斋建醮的习俗,可我听说,水官洞阴大帝不吃凡人的香火,要的是执笔官的求祷,如果执笔官没有求祷,那么水官走,水神至,到时大雨连月不绝。”
此话得亏是从她口中说出来,否则任凭其他谁,汝宁王都会视其为妖言惑众,继而乱棍打死。
祝老先生的那封书信算是为祝孟桢投了张护身符,不仅如此,因为她是真的见过神龛的人,所以汝宁王竟也开始试着相信。
“可所言无凭,我如何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祝孟桢道:“王爷亲上龙首峰一看便知,反正令公子殒命梦觉寺,您总要上去的。”
汝宁王这才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代本王向祝老先生问安。”
如此,送走了祝孟桢。
祝孟桢出去的时候,谢丞婉一直盯着她瞧,段存熙问道:“人都走了,有什么可看的。”
“娘,父王传唤她时,可说的是三姐挂念,想约她会诊?”
“不错,有何不妥?”
“没有,我只是奇怪,为何前来会诊,圣姑却没有带药箱呢?”
如果会诊的话,她肯定会带药箱,既然没有带,就说明她其实知道此番前来不是会诊的,就是汝宁王想要问话,所以她方才说的那些,也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祝孟桢的心思深如渊沼,非常人能及,谢丞婉打了个冷颤。
“看来必须要去趟梦觉寺了,本王倒要瞧瞧,究竟有什么古怪!”
汝宁王全城张贴告示,择了个日子要上龙首峰,探明飞蝗袭城和水淹东都之始末因果,在此之前禁止造谣生事,违反禁令者乱棍打死。
东都哗然,汝宁王要亲上龙首峰,究竟是为了查明东都劫难的始末因果,还是为了查明他儿子的死因呢?大家心知肚明。
不过,倒是可以随大流上山瞧瞧,瞧瞧那山上到底有什么邪乎的,正好他们想去又不敢去,有汝宁王坐镇,若真有什么邪祟,也不敢造次。
久经沙场的人,在平民眼中就是修罗场上身经百战的神,没有什么镇不住的。
姬家宅子也收到了消息,翁老腿脚不便,这趟显然去不了了,锦爷,桥二爷和玞四爷倒是好奇得很,都准备上去一探究竟。
可是他们不知道,在此之前,祝孟桢已经去过一次了,除了梦觉寺一大一小两个沙弥之外,扫羽轩已经空无一人,她窃笑之后,默默撕下了命策一页。
是日,东都百姓自发成军,跟随汝宁王前去龙首峰,其势若长军千里,直捣黄龙。
梦觉寺的千年隐秘怕瞒不过今日了。
执笔官不同于其他神佛,他们没有香火供奉,并非因其位处末流,其身不足以修庙设坛,只因他们手中朱笔关乎一方百姓生死命数,落笔之间可定福祸寿夭。
如果他们行踪被世人所知,祸患缠身者难免会不依不饶,福禄双全者难保不会得寸进尺,他们一双凡尘之眼,看不到前世,不算计因果,极尽自私又疯狂贪婪,想要强取豪夺,又想要消灾弥祸,可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所以执笔官注定是不能被世人所知的仙职。
如来面前焚香,那香伴着的都是夙愿,菩萨面前焚香,那香伴着的全是祈祷,香火供奉有什么好的,来见你的都是怀有目的的,没有目的谁会求神拜佛?没有目的点香做什么?
可若你告诉他们,因果相循,报应不爽,即使在佛前点了香,所求也难以达成,大多数人既不会接受,也不会认命,更不会悔过,他们会把所有的错,都归在别人身上。
人性罢了。
东都大劫过后,百废待兴,田里庄稼没了,圈里牛羊死了,开铺子的铺子毁了,做生意的生意砸了,他们本该踏踏实实整治家业,重新操持起自己的日子,可却指望着朝廷接济,朝廷接济不够了,又指望着龙首峰的活佛能够再次大显神通。
没错,好多人带了香火上山。
求财的,求子的,求姻缘的,求长寿的,更有甚者求死而复生的……
可笑至极。
梦觉寺净涂和净泗早早就得知了山下的消息,此刻闭门不出,更别说开门相迎了,梦觉寺的大门是汝宁王命人撞开的,从前庭到后院都被搜了个遍,可什么都没有发现。
正当身后百姓慌忙求神拜佛之际,有人通报,说在梦觉寺旁,还有个院子,破陋的牌匾上依稀能看出来个“扫羽轩”。
汝宁王率领大队人马掉头出去了,后面还跟着姬家,祝家和段家的人。
小小的扫羽轩,哪能挤得下?不知是谁踢掉了破旧的门槛,惹得月未央一阵心疼。
“哎呦呦喂,都说了要轻些。”
此刻她身处堕天堰,两只手臂被反绑在后,双膝跪地,一袭青衣染着黑红的血迹。
并非她自己的血迹,而是提着冰夷神的龙头过来认罪时染上的,嚣张至极。
破军星君横眉在侧,通天幻境直达东都梦觉寺,像是在空中撕开了偌大一个口子,将那边的景象完全倒映过来,就是要让月未央看着,让她知道,梦觉寺如今是什么光景,扫羽轩又被多少人践踏过。
月未央打量着他脸上得意的笑,面无表情道:“星君,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此一来,继任执笔官很难做呀。”
“这就不用你担心了,你还是担心一下你自己的安危吧。”
月未央当然不会担心谁会是接下来的东都执笔,可她担心,那被践踏的扫羽轩里还有没有人,姬罗预?崖望君?
最好一个都不在。
她原本还想看个仔细,破军就收了通天幻境,急不可待地宣读了罪诏,无非就是控诉月未央弑神的罪行,无甚新鲜。
“月未央,你当时杀上堕天堰,可想到会有今天?”
月未央抬眉,瞧着他不可一世的嘴脸:“千年来,我算的就是因果报应,当然想到了。”
“可曾后悔?”
她点点头:“说后悔嘛,确实有那么一点……后悔当时没有砍下你的狗头,倒可以省掉此后诸多麻烦。”
“放肆,事到如今,你竟还敢嚣张!原本我想着法外开恩让你自己选个死法,看来没必要了。”
说罢,随手就扔出了行刑签子:“时辰到,动手吧!”
☆、第 39 章
东都城的浩劫已经结束,而梦觉寺的浩劫才刚刚开始。
扫羽轩内发现了个暗室,暗室之内有竹简古卷,黄页古籍,满满当当堆在书架上,罗列整齐,显然被人悉心整理过,案前停着朱笔,其上“月未央”三个字刻字格外显眼,旁边的砚台已经洗干净,可上面仍残留着丝丝缕缕绯红的痕迹,是朱砂。
翻开卷卷命策,诗画具在,诗篇没有名目,画也不知何意,可有心者总能从中看出端倪。
祝孟桢将砚台湿了水,朱笔轻点,又圈在命策上,将散落在其中的姓和名勾出来,汝宁王还有诸位世家子弟这才开了眼界,原来自己的命运当真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段世清瞧着自己的命策,不明所以,上面写着什么“冷眼算尽他人命,却负月净案前灯;金羽孤鸿临末世,恩未分明怨未清。”其中“世”和“清”都被祝孟桢给圈出来了。
可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他递到二姐跟前,二姐瞧过,也不明白,这诗说的不像他,倒像是个算命的,案前灯也不知指谁,怎么就负了她了,金羽孤鸿更不知道说的什么,最后一句倒好理解,可反倒不知是什么意思了。
看着命策上的留白,段世清总觉得没那么简单:“二姐,我觉得这诗像没写完,似乎还有下阕。”
“不错,判命诗该有始有终才对,你这首似乎只交代了因起,却没有交代果报。”
确实都能找到自己的命策,可能不能读懂又是另一回事了,其晦涩程度完全在众人接受能力之外。姬、段两家本就不是书香门第,看这样的文字对他们来说却是难为人,祝家还好些,可祝孟桢却不能说太多,毕竟段世清的命策不同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