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吴首领行色匆匆,倒是像专程来找人的,奴婢偷偷把珠子留了下来,把那黑衣人的尸体还给他了。”
自从沈家被灭门,榕城为防止领兵者独大,京中的巡城军和御林军都由他直系调度,这路线走了十几年都没变,偏偏那天变了,未免也太巧。
“是朕对不住你……朕会替慕将军好好照顾你……”我想起榕城说过的话,这京城里为国捐躯的将军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他们留下的儿女更是多的数不过来,为什么榕城偏偏对我这么上心?
临阵反叛的那个副将是榕城亲自指给父亲的,父亲的死,是否和他有关系?我前一段时间病糊涂了,也伤心糊涂了,许多事情都无暇细想。
“小姐,陛下身边的何公公来了。”管家进来通报。
“请他进来。”
“老奴见过慕小姐。”
“我可受不起公公这大礼,公公快请坐,来人,奉茶。”
“诶,慕小姐太过客气了,老奴就是替陛下来传个话儿,略坐坐就走,陛下说,明儿个要去祭拜苏丞相夫妇,请小姐先准备着。”
“多谢,劳烦您跑一趟了。”我转头向一旁的挽春,“挽春,去把我房里的那樽玛瑙葡萄石拿来。”
“慕小姐,您这是做什么呀,老奴可受不起。”何公公满脸笑容,却连连摆着手后退。
“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公公就在身边伺候了,什么珍奇宝物没见过?”我笑笑,“这是家父曾经在边疆征战的时候得来的,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也不一定入得了公公的眼。”
“诶呦,瞧您说的,这玛瑙葡萄石晶莹剔透,色泽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那老奴就多谢姑娘赏赐了。唉……大将军已经故去,慕姑娘也要看开些。”
“多谢公公,我在宫里的这半年,公公对我多有照拂,我一直记在心里。”
“老奴不过是做了老奴该做的事情,姑娘真正该谢的,还是陛下,陛下对姑娘,可谓是事事上心,姑娘病了的那些日子……”
我对他笑一笑,心里却逐渐不耐烦起来。
何公公说了许多话,大都是关于榕城的,又道,“姑娘若是有时间便来宫里走动走动。”
“公公慢走,李叔,送公公出去吧。”
第十六章
“小姐,若是明天去祭拜苏丞相,您要不要先去丞相府中收拾些他们生前喜欢的东西?”挽春小声的询问。
“走吧。”我捏紧了手里的珠子。
“相府里怎么这么乱,难道没人收拾吗?”桌子上凌乱的倒着几个杯子,地上有许多摔碎的东西,这是我那天冲进来找长剑的时候弄乱的
“陛下吩咐了,只许下人们打扫,不许挪动这里的任何摆设。”相府的管家跟进来。
“陛下?”
“是,陛下说,给姑娘留个念想。”
“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我挥挥手,去找紫玉的一只手镯,那是她和苏昀成婚时,苏昀送给她的,这是苏家的传家宝物,因为担心怀孕后发胖,镯子摘不下来,随意提前摘下来收着,如今她走了,一定想带着它。
她把那镯子连同我绣好的婚服一起放在床榻下的机关盒里,那是苏昀平时用来存放机密文书的地方。苏昀时常一脸嫌弃,“不过是件婚服,竟然浪费我的机关盒。”
“说的好像你没有东西放在我家的机关盒里一样。”
打开床榻的机关在紫玉的梳妆台的镜子后面,要打开就得先取下镜面,我按下机关,床板悄无声息的弹开,露出最下面的一只盒子。这盒子是用特殊材料制成,如果解不开上面的机关锁,是绝对打不开的,即使用最锋利的宝剑劈砍也无济于事,当初老丞相花费了五年时间才找到这样的材料,又费尽心思打造了两个机关盒,把其中一个送给了父亲。
“奇怪,这锁的排列怎么变了?”因为紫玉有孕,记忆力有时不太好,苏昀每次打开过盒子之后,都会把锁变回紫玉已经记住的那一种:左边九个,右边八个,上高下低。
现在虽然也是上高下低,可变成了左边八个,右边九个。
难道有人动过这些东西?急忙打开盒子,里面的东西仍然是井井有条,看不出来是否被人翻动过。我仔细一层层的拿起来看,想确认是否有和从前不一样的地方,镯子,婚服,文书,信件,都并无不妥。
把盒子放回原处,关闭了机关,我将管家叫进来,“林叔,我走了之后,还有谁进过这间屋子?”
“这间屋子,还有相爷的书房,平日里都是老奴亲自打扫的,慕小姐,可是有什么不妥?”
“屋子里的机关被人动过。”林叔从小就在老丞相身边,和李叔一样是可信之人,“最近相府里是否有异常?”
林叔摇头,他皱眉,“这屋子里的机关当真被动过?可是除了老奴,并无旁人进入这间屋子,相府的护卫也从未发现过异常,莫非是什么武功高强之人?”
先是将军府里的那个莫名其妙的黑衣人,后是丞相府里的东西被翻过,这绝不会是巧合。而苏昀出事前表现又是那么异常,整天沉着个脸。“陛下开解了丞相许久,可他还是想不开。”不会的,我放下手里的东西,我和苏昀一起长大,照我对他的了解,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要那波斯王子偿命,怎么会听榕城劝解那么久,而且还……还挥剑自尽?仇人未死,他绝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当时我没有细想的事,推敲之下却都是疑点重重。“叫相府里的人打起精神,尤其是晚上,不过即使发现了什么,也叫他们不要声张,林叔,找几个办事仔细又牢靠的下人,在书房和卧房里,撒上一层粉尘,尤其是文书上,每日晨起都要仔细查看是否有外人侵入的痕迹,对了,苏昀书房里的文书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在册,那小册子可在你那里?”
“是,那日丞相离府前,把那册子交给了老奴。”
“叫人抓紧时间誊抄一份,送来我府上,你照着那册子仔细翻找翻找,看苏昀书房里有没有少些什么,如果什么都没少,他们一定会再来。”
“姑娘,为什么不想办法抓他们?”
“我总觉得,苏昀和紫玉出事,绝对不是意外,这伙潜入府中的人,很有可能和这件事有关系,与其想办法抓人,惊动幕后之人,不如弄清楚他们到底想找什么,顺藤摸瓜,兴许还能得到些线索。”
第二天,我随着榕城一起去祭拜苏昀和紫玉。
其实直到今天,我也还是不敢相信他们就这样死了。很久之前,我也想过我们会怎样死去,我也许会战死沙场,也许会和榕瑾一起慢慢老去,但苏昀不一样,他高居庙堂,紫玉又是那样聪明,纵使朝堂上风起云涌,纵使榕城疑心和城府极深,他们夫妻二人同心同德,也能安然到老,子孙满堂,儿女绕膝。我们这些老朋友时不时地还能碰碰面,喝喝酒。但我从没想过我最好的朋友,竟然会以这样可笑的方式死去。
我将酒水洒在他们的墓前,默默无言。
“朕已经追封苏丞相为镇国公,也追封丞相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故人已逝,伤怀也是无济于事,朕……也总算是你的朋友,日后若是得空,就到宫里来转转。”榕城给我披上风衣。
“陛下的恩典,苏丞相九泉之下必定会感念。”我转身向他行了一礼。
“朕说过了,不必与朕这样生分。”他低垂眼睑,似是有些不悦。“三日后太后生辰,朕在宫中设宴。”
沈家倒了,但榕城并没有将太后怎么样,依旧将她供养在慈宁宫。我也曾去拜见过她一次,她容光焕发,似乎沈家的事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仍然是雍容华贵,谈笑风生。也不知道是真情还是假意,太后对榕城不冷不热的,但对我倒是很好,她过寿,我挑了件中规中矩的万寿图送过去,她也很喜欢,宴席散了,又遣人去请我过去。
“你这孩子,也不常到宫中来转转,哀家想见你一次倒是不容易。”她笑吟吟地坐在榻上。
“太后娘娘只要不嫌弃臣女愚笨,臣女自然愿意时常来。”
“瞧瞧,这倒成了哀家的过错,”她指着我笑道,“哀家今日要去演武场围猎,你可愿意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