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换个驸马+番外(46)

作者:棠与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才德有亏,德不配位?’……不够真诚,全是套话,重写!”

卢良骓第三次来到茂国公府,乐融已是双目通红,提笔的手竟有几分颤抖。

待第三稿完成,乐融瘫坐在位子上,双手撑着桌案,紧紧抱着脑袋。向来注重仪表的贵公子,此时幞头歪了也顾不上,深深埋头于双臂之间,不知在想些什么。

卢良骓打量了一眼,也不知乐融是真的颓然至此还是装的。若是前者,人生路上一点小小起伏就如此失魂落魄,显然不堪磨砺;若是后者……

惺惺作态,着实可恶!

“‘……自恃清贵,有负公主……’差强人意,就这样吧!”

乐融的第三份文稿总算让永定帝点了头,提起御笔,落下朱字:

“可!”

“去传宗正卿来。”

如今的宗正卿是永定帝的皇叔寿王,听闻圣上召见,寿王连忙来到紫宸殿。

永定帝将乐融写的文稿递了过去:“此事就交给皇叔了!”

寿王身为宗正卿,掌管皇族内部大小事务,对于近来发生的事自然十分清楚,便说朝中有不少人反对,又说大梁立朝至今,并未有公主和驸马因婚后不和而和离,希望永定帝能慎重考虑此事。

永定帝开口问道:“若在平民之家,夫妻间不和,又无子女牵挂,想分开就直接分开了,怎么轮到公主和驸马就不行了?”

寿王回道:“公主身为帝女,自当为天下女子做好表率。”

永定帝面色一沉:“如果朕的女儿需要为天下女子做表率,那首先应当是她的父亲先为天底下的父亲做好表率。一个父亲,但凡心里装着女儿,就不会愿意看到女儿被夫婿冷落。倘若还要求她顾及所谓的名声和脸面,继续让她隐忍下去,让她以德报怨,那样的父亲,在女儿面前,不过是一个失职并且无能的懦夫!”

寿王也就是象征性地劝一劝,见永定帝态度坚决,便躬身道:“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请陛下给臣一道旨意。”

永定帝懒得召翰林前来拟旨,免得还要听他们唧唧歪歪,直接让卢良骓在御案上铺好黄绢,亲自提起了笔。

永定二十七年秋,茂国公世子乐融自认德行有亏,有负公主,上奏请求辞去驸马都尉一职,与琅川公主和离。

上曰:可。

姬璃接到旨意,仿佛卸去了什么枷锁一般,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她连忙赶去紫宸殿谢恩,永定帝见女儿这般高兴,眉眼都舒展开来,也有些触动:“阿璃受委屈了!过去的事,就都忘了吧!”

姬璃笑道:“有阿爹帮我做主,我不委屈!”

既已和离,乐融便不再是驸马都尉。永定帝让礼部的人去一趟茂国公府,收回了乐融的驸马冠服和印鉴等物。乐康也开了祠堂,重新修改了家谱。

姬璃的嫁妆都在自己的公主府里,完全不用挪动,只需把乐融留在外书房的东西收拾好了送回去。

最终收拾出来的东西不过几箱零碎,听雪让人搬上马车,送到茂国公府。

而姬璃留在茂国公府的东西就更少了,听雪离开的时候,马车里只多了一只小箱子,里面装的是当年定亲时送给男方的礼物,此外就是一些姬璃在国公府偶然落下的小物件。

陈氏姐妹是宫婢出身,不适合继续留在国公府,便跟着听雪一并回到宫中。

明旨颁下之后,姬璃和离一事迅速在京城里传开,众人反应不一,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也有单纯只是坐看事态发展的。

姬孟姝早就想进宫劝姬璃不要冲动行事,只是没想到永定帝的动作这么快,她还没来得及进宫,和离的旨意就已经颁下去了。

在家里养胎的姬淑柔,出不了门更不便进宫,外面的事只能从通过常清或者她身边的侍女才能知道。

等她听说此事,姬璃那边什么都处理完了,姬淑柔郁闷得捏起拳头直锤被褥。

众人议论了一阵,很快又意识到公主才过双十之年,膝下又无子女,这未来的婚事很值得关注一下。

一些有意的人家迅速托了人,试图在永定帝面前说项。

“这些人啊,一边说阿璃不该轻率和驸马和离,一边又来打听我是否要给阿璃另择佳婿,真不明白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么!言行前后一致有这么难吗?”永定帝摇了摇头,忍不住想笑。

一笑过后,又忧心起来:“不过阿璃的终身的确是我的一桩心事,京城里还是有很多好儿郎的,只是这一回……”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看到卢良骓探着上身,频频看向窗外。

察觉到永定帝的目光向他投来,卢良骓连忙站好。

永定帝也没生气:“窗外有什么可看?”

不还是一样的景致?

卢良骓呵呵笑道:“老奴是在看,天边有只孤雁一直徘徊于此,不知是何缘故。”

作者有话要说:注:

  “二心不同,难归一意”一句,摘自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朝放妻协议。

第36章 移驾行宫

“是吗?”永定帝不动声色朝窗外扫了一眼,便收回视线。

他当然知道卢良骓在暗示谁,不得不说,那的确是一个好人选。

京中不缺家世人品都好的儿郎,但和姬璃年纪相仿的,除去已经娶妻或早有婚约的,余下能入永定帝之眼的其实并不多。

如果以谢鸿为标杆来遴选……永定帝想了半天,愣是一个也想不出来。

家世、人品、样貌、能为,总有一两项不如他。

永定帝暗自感慨,谢鸿原本就是为阿璃挑的夫婿,他又亲自带在身边看了几年,知根知底,和女儿也相处了好些年,就算没处出儿女情愫,多少也算有点别的情分在。

只可惜……

早知今日如此,还不如当初多留女儿几年,等谢鸿打下雍燕二州再完婚。

永定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乾纲独断近三十年,纵有几分悔意,也不会轻易承认,更不会又一次贸贸然地直接给女儿赐婚。

民间有句俗谚是怎么说的?强扭的瓜不甜!谢鸿一直没有娶妻,也不定亲,谁知道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

女儿才刚和离,倒也不必着急于一时,再看看吧!

心下打定主意,永定帝没有多说什么,提起朱笔继续处理政事。

卢良骓见此,一时摸不透圣意,也就不敢再开口。

一场初雪过后,天气变冷了许多。思及近来发生的事比较多,永定帝决定带姬璃去城外的行宫小住几天,也算散散心。

这次出行,永定帝只带了姬璃一人,姬瑬被他留在宫中处理政事,其余的皇子皇女和嫔妃们也都被留在了宫里。

齐德妃心里有些惴惴的,不知永定帝是否在生她的气。

自从姬璃回宫暂住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圣驾。按照宫规,若无圣人召见,她们这些嫔妃是不能去紫宸殿的。

永定帝原本就不是流连后宫之人,如今岁数上来了,愈发懒散,偶然传召嫔妃过去伴驾,不过是用膳或者说说话而已。

齐德妃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见许贤妃也留守宫中,没能随驾前往行宫,倒是安慰了许多。

在家待嫁的沐清嘉也接到了随驾的旨意,原来是永定帝担心姬璃一个人无聊,难免会想起一些伤心事。想到女儿和沐清嘉最是要好,便派人去楚国长公主府传旨,让沐清嘉一并随驾离京。

楚国长公主却有些不乐意,沐清嘉的婚期就定在冬至前,距今一个月不到,长公主只盼着女儿能顺利完婚,旁的一概不想多理。

接到永定帝的旨意,她不由跟沐清嘉的乳母抱怨起来:“每次我一提商六,阿清还是那副不情不愿的样子,眼看就要完婚了,小两口连面也没见过,这算怎么回事?如今琅川又和离了,阿清看在眼里,难免会跟着胡思乱想,我真是担心!”

乳母也无计可施,只好拿“船到前头自然直”之类的话劝了她几句。

长公主不敢违抗圣意,沐清嘉自己又乐意得很,听到皇帝舅舅召她去行宫陪姬璃,连夜就把行李收拾好了,又一个劲儿地催着下人们去帮她准备好马车。

长公主见此,只好随她去了。

御驾离开京城那天,乐融正好也要出京。如今他不再是驸马都尉,永定帝自然收回了对他的所有优待。

翰林学士院是不用去了,永定帝金口玉言,乐融年纪尚轻,还需历练。

上一篇:慕容冲之凤凰传说下一篇:表小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