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世家+番外(38)

作者:夫子红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47章

护国将军府

护国将军府有四房, 现在几房里最老的一辈儿还活着的也就剩下大房的大老太太,二房的二老太爷和四房的四老太太了。

护国将军府孔家,本是衍圣公府的后代。衍圣公府的后代本是世代不为官的。但在元末明初时, 护国公府的这一支押了当时还是吴国公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宝。因他们这一支做官违反祖训, 遂和曲阜孔家分宗。

不过他们和衍圣公府的关系还是十分友好的。如今护国将军府的大老太太六十大寿, 山东曲阜那边就有族老着小辈以及厚厚的礼前来祝寿。

弘治这一朝,护国将军府的人为官的不少。他们家大房的大老爷孔德方是御史台佥都御史,二老爷——也就是刚刚回京的孔德怀是新上任的大理寺卿。他们家二房的大老爷孔德处在五军都护府, 如今已然是一个副指挥。且他们家又素来与人为善,京中不少人家和他们交好。

不说别的, 在京中这么多年, 徐氏就和这位孔家的太夫人成了极好的密友。

因此, 七月初一孔家太夫人生辰的这一天,护国将军府门前自然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这其中固然有给太夫人祝寿的意味在,却也有不少人是盯着孔家的几位老爷来的。

谢棠和自家祖母, 母亲以及被祖母拉来的小姑一起到了孔家。到的时候,只见孔令文正和另一个年轻男子一起在门口迎接客人。

谢棠下马, 孔令文迎了过来。只见孔令文今日穿了一件浅色的直身,头戴白玉冠。很是贵气。谢棠上前道:“令文兄好,祝令祖母福运连绵, 千秋长乐。”

一旁的孔令安只见这位和堂弟说话的公子头顶戴着青黑色提花纱罗折上巾, 后分两扇, 飘动尔雅。一身儒士衫,水色素软缎上绣着铁画银钩的地藏王菩萨经。他手上一把折扇,檀木作骨,香云纱作面。上面细细画着江南景致。

果真是风流人物, 一身儒家风范。

“这是我堂哥,孔令安。”孔令文向谢棠介绍着眼前人的身份,这位是佥都御史孔大老爷的长子。

谢棠手执折扇,行礼道:“见过孔家兄长。”

孔令安回了礼。这时孔家备好的小轿子到了。谢棠轻轻掀开了马车帘子的一角道:“祖母,可以下车了。”然后又去后面的马车告知母亲和小姑。

须臾,谢家女眷下车。只见为首的那一位外着藏蓝色缠枝花纹云锦褙子,内着古香缎如意云纹的衣裙。后面是一位年轻夫人,一件撒花烟罗衫,一件百花曳地裙。年轻夫人身边儿跟着一位更加年轻的小姐,那小姐穿着羽纱衣裳和蝶戏水仙百合裙。

这三位女眷都戴着浅色绣着别致花纹的面纱。他们几人身后总共跟着三位嬷嬷和六个丫鬟。嬷嬷们都着褐色棉布衣裙,头上戴着不同式样的银扁方。丫鬟们都穿着浅青色棉布衣裤。衣裳上绣纹各有不同。梳着双挂髻,都是一模一样的打扮。

谢棠扶了祖母和母亲上轿。小姑则是扶着丫鬟的手上去的。抬轿子的婆子起轿后,这些婆子和丫鬟跟在轿子身后。行动和脚步都悄无声息。规矩至极。

孔令文道:“贤弟家的规矩真真是好。看这些丫头,一个个都谨言慎行的很。”

谢棠道:“令文兄这是在笑话我了,谁敢和圣人之后讨论规矩严明?”

这俨然是恭维了,当年护国将军府的先祖出宗的时候,还是一个年青少年。闯荡江湖行伍,哪里知晓什么规矩礼仪?后来孔家发达后,也不过是一般仕宦人家的规矩,哪里比得上谢家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礼法?吴越两东山,谢家三相公。这是怎样的底蕴?

谢棠见祖母和母亲等人都进去后才笑道:“令文兄在此迎客,我就不打搅你了。这就进去给令祖母磕个头,然后去喝一杯酒来!”

孔令文笑道:“好。”

徐氏,杨氏和谢故到了二门,进到孔家内院后把戴着的面纱摘掉递给丫鬟。

孔家的丫鬟见了贵客前来,忙把这三位谢阁老家的女眷引到举办宴会的小楼里。

三个嬷嬷和贴身大丫鬟跟着夫人小姐上了楼。另三个跑腿的二等丫头则被孔家伺候的婆子带到了丫鬟婆子们休息的院子里。

孔家太夫人听到门口的丫鬟通报谢家老夫人,大夫人,故二姑娘到的时候立刻起身去迎接徐氏。孔太夫人起身,孔家的其他女眷和许多低位诰命也都起身迎接。因此徐氏,杨氏和谢故还没进去就看到乌泱泱的一片人迎了出来。

徐氏见到孔家大老太太迎了过来,笑着握了她的手道:“老姐姐,妹妹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孔家大老太太笑道:“多谢妹妹,,妹妹今天能来,我高兴地很!”

杨氏笑道:“娘早就念着孔太夫人的生辰,还特特地亲自绣了荷包给您祝寿。”

徐氏笑道:“我这儿媳妇和我,比女儿和我还要亲上几分。老姐姐你看,我这绣了一个小小荷包,她就过来向老姐姐您替我卖好来了!”

孔氏道:“我看你这媳妇好的很。为你掌家事,又给你生了那么一个出息的小孙子。我家老二赞不绝口的!”杨氏红了脸。徐氏却笑道:“这是不好意思了!”

众人携手进到小楼的正厅里。杨氏和谢故好好地给孔家大老太太拜了寿。

孔家的大老太太拿出一个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把那镯子给了谢故,笑道:“我见了你,就像见到你娘年轻的时候。你拿着,万万不可推辞。”

谢故见到徐氏点头后才接了镯子。然后行礼谢孔家大老太太的赠镯之情。孔太夫人说了好后才走到徐氏身边的八仙六角凳那里坐下。

这时,只听丫鬟通传道:“三姑娘,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七姑娘到。”

谢故抬头望过去,只见三个秀美的姑娘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一个相貌清纯甜美,一身鹅黄的衣裳,她是见过的,是孔御史的嫡次女。第二个是孔指挥使的姑娘,身形修长,眉眼秀丽。仪态端方——据说这是因为她娘亲家几代都在礼部供职,十分重礼的缘故。

最后的两个年纪稍小的谢故也知道,那是三房和四房的姑娘。三房的那个姑娘皮肤雪白,眼若银杏。极其美丽——可惜是个庶女。四房的那个年纪还小,梳着苞苞头,玉雪可爱。

唯有正中的那个姑娘,她没有见过,想来应该是刚刚进京的大理寺卿的嫡长女了。

那位姑娘着月白色绣着昙花的锦衫,兰色织锦缎长裙。裙裾上绣着墨色兰草,腰带是月华缎上绣着浅色经文。锦衫则用金线勾好了边儿。因此这衣裳虽然清雅,却绝不显得素淡失礼。再加上那腰带上绣着《阿弥陀佛经》,正是孔家太夫人喜欢的。因此又讨了长辈的欢心。她将乌黑的秀发绾成如意髻,戴着一根垂着坠子的兰花步摇。容貌姝丽,眼神清正。真真是绝秀人物,姑射仙子。

几个孔家姑娘走过来给孔老夫人磕头拜寿。孔老夫人笑呵呵地叫了起。

“嫂子,那五姑娘可真好看。”谢故小声对杨氏道。她坐在徐氏和杨氏中间,拉着杨氏说着悄悄话。“她眼睛真清。”

杨氏抬眼看过去,果然是个好姑娘。长得好,眼睛又清亮。光是看起来就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第48章

几个女孩儿行完礼后坐在下手处。徐氏笑着对孔太夫人道:“老姐姐, 你家的这几个姑娘里面好像有一个是老身没见过的。”

孔家大老太太听她这样说,笑道:“华儿,过来, 见过谢家老夫人和大夫人。”

孔令华起身, 款款走到徐氏和杨氏面前, 行礼道:“令华见过谢老夫人,谢大夫人,谢二小姐。”

她离得近了, 杨氏才发现这个女孩子的礼数极其不错。行个万福礼都是赏心悦目的。

徐氏道了声好,解了腰间一块蓝田玉佩给她。这位孔五姑娘丝毫不怯地接了, 笑意盈盈地道:“谢老夫人赐玉。”

杨氏很是爱她这样从容不迫的风度。温声问道:“五姑娘今年多大了?”

孔令华此时尚不知自家娘亲的打算, 因此看到谢家的夫人与常人没有不同。她毫不胆怯地回答道:“回谢大夫人的话, 小女今年十二岁。”

杨氏问道:“平时都读了什么书?在家里无聊时都做些什么?”

孔令华道:“已经跟着女先生读完了女四书,后在家里常读些史书。小女没有作诗的才气,平时在家里做些女红打发时间,也帮着母亲做些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