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翅膀硬了,就想全都夺走,据为己有,渣都不给自己剩一点?她不甘心!那比剜她的肉还要疼,简直要了她廉心的命!
因此廉氏完全乱了方寸,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叫嚷起来:“不可能!你那是假的!不择手段地想要诬赖我!”
“真的假的,我们核对一下就可以,这账簿上详细地记载了大项生意往来的主顾身份,时间地点,只需要寻人前去打听一二就可以,绝无半分虚假。”
月华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终于激怒了常凌烟,她几乎是跳起来,指着月华的鼻尖,破口大骂:“果真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我就说她如何这样好心,竟然主动帮母亲管理侯府家事,原来是包藏了这样的祸心,图谋我家的财产!狼心狗肺,不要脸的娼妇!”
常凌烟骂得极其难听,简直便如泼妇骂街一般,不堪入耳。李氏与丁氏等人皆摇头侧目。
被辱骂的褚月华反倒不急不恼,淡然一笑:“果真是贼喊捉贼,凌烟表妹,你要清楚一点,今日是你母亲将我逼上了绝路,我不讨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难道应该被身无分文地扫地出门,流落街头吗?养育之恩可以报答,但非生养之恩,我褚月华用不着搭上性命去回报吧?”
月华不想装可怜博取同情,因为在场这多人,没有一人是有同情心的,纵然是她今日果真是走投无路,也没有人会向她伸出援手,这多年的人情冷暖,她比谁都看得透澈。她要让自己强大起来,胜券在握,淡定自若,有比廉氏更大的利用价值,那些坐壁旁观的人才会衡量再三,帮她说一句好话。
今日这样的情势,他们的态度至关重要。
常凌烟被一句话驳斥得哑口无言,她锦衣玉食习惯了,从来不会操心侯府家事,并不清楚月华口中的那几家店铺究竟对于没落的侯府来说意味着什么,气急败坏,还又带着几分鄙夷道:“你的东西?不过几间破铺子而已,谁会稀罕不成?”
“既然表妹都说了不稀罕,那就请舅母完璧归赵吧!”月华趁机咄咄逼人地向着廉氏伸出手来。
廉氏被将在了这里,暗地一拧自己的大腿根,痛得眼泪“噼里啪啦”地就掉落下来,一声长,一声短地叫唤:“智柔啊,四妹啊,你睁开眼睛看看你这好女儿吧,这是一步步想要将我逼死啊,这些年来,我的一片苦心那都是喂了狗啊!”
手捧着账簿的两位长者就有些为难,他们虽然的确是长辈不假,但是常家长房这一脉在朝中举足轻重,那都是了不得的人物,谁也得罪不起,若是摸不清状况,擅自表态,可能就不小心得罪了谁。
他们转头将账簿递给了一旁的二爷至义:“余下的弟兄里,数你年长,这事你看如何决断?”
二爷漫不经心地翻开瞥了一眼,将账簿随手递给了五爷:“我是个粗人,看不懂这些东西,老三是常年替朝廷管账的,老五又是大理寺断官出身,这样的案子经手也多,你们看看其中有无纰漏?若是账册属实的话,我们也帮理不帮亲,更何况智柔原本就是我们的亲姊妹。虽然她不在了,但是孩子一样是我们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晚辈。”
月华没有想到,二舅父一直默然不语,但竟然会为自己说了一句话,虽然只有一句,但是举足轻重,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而且他明里是将账簿推诿给了三舅爷与五舅爷,但是也只是讨要一个真假,那么他们二人就不会因为怕得罪廉氏而不敢表态!
三爷与五爷接在手里,翻看两眼,见里面果真记得详细,每一笔收入,每一笔开支,存余多少,清清楚楚。账簿显然是重新誊抄过的,一律蝇头小楷,字迹端庄秀丽,应该是出自月华自己的手笔,而且,很有可能还另有一份底档。
想要辨别真假并不难,叫过店铺的掌柜伙计过来问话就是,这对于五爷来说,那都不叫事儿。
------------
第十六章 乘胜追击
廉氏见势不妙,哭嚎得愈加热闹。
“够了!难不成你还嫌丢人丢得少吗?”一直静默不语的常乐侯终于忍不住,沉声怒斥一声,带着极浓的火气。廉氏立即像被人捏住了喉咙的公鸡,憋得脸通红,却发不出声音来。
“赶紧将一应地契,印章等全都取过来交还给月华!”
“凭什么?”廉氏“嗷”的一声跳起来:“这些年白养她了么?她说拿走就拿走?就算是养一条狗,还知道向着主人摇摇尾巴呢!”
“你!”廉氏的不可理喻令常乐侯顿时火冒三丈,高高地扬起巴掌。
“侯爷好大的威风!您打死我吧,反正我也不想活了!嫁给这样的窝囊男人,眼睁睁看着我受憋屈也就罢了,还胳膊肘向外拐,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廉氏抿得油光水滑的发髻散落下来,横眉立目,掐腰挺胸,一副狰狞泼辣之相,哪里还顾忌往日脸面?
褚月华一声无可奈何的轻叹:“原本我被逼无奈,只想讨要回店铺与田产,作为日后的安身立命之本的,既然舅母这般斤斤计较,那就清算吧。香沉,将我住进侯爷府这几年添置的家当全都搬出来!”
“是!”香沉终于觉得扬眉吐气,利落干脆地应答一声,与香澈两人进屋,一会儿便抬出一口樟木箱子来,放在中间,当着众人的面打开:“我家小姐每年每季可以添置衣裳里里外外各三套,逢节或宴会添置过五套衣裳,进府五年,所有针头线脑也全都在这里了。”
常家几位爷倒不觉怎样,几位奶奶却不约而同地轻呼一声,廉氏这也太刻薄了!寻常百姓人家但凡日子过得去,也断然会给自家小女多添置几件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自家府里的丫头每年每季也要按照惯例各添置三套冬衣夏裳,更遑论是跟着主子人前走动的体面丫头。月华所有的家当竟然只有一箱而已!连个体面丫头都不如!这些值不得几两银子的脸面功夫廉氏竟然都舍不得做?
廉氏脸上青红一片,恨得咬牙切齿,偏生都是事实,反驳不得。
月华继续道:“我的饭食午餐最为丰盛,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厨房里得了凌烟表妹命令,肉菜一天不得多于二两肉,米饭不得盈碗。我身边的两个丫头,一个婆子就都按照与我相同的标准,五年一共不足两千天,这些便是我所有花销,在此基础上翻五倍,作为报答舅母养育月华的恩德,所余数额,麻烦舅母如数返还吧?”
这一番话,可谓是实实在在地打了廉氏的脸,将自己这些年来在侯府所受的苛待一并翻开,晾晒在了众位爷的跟前。并非月华小肚鸡肠地锱铢必较,而是不将廉氏苛待自己的作为摊开来,廉氏那样叫嚣,众人会以为她褚月华忘恩负义。
五夫人丁氏还不待廉氏狡辩,就当先义愤填膺地出声道:“都说长嫂为母,我们妯娌几人都是将大嫂放在心里尊重,但是大嫂这番所作所为的确令人心寒。月华是没有了娘亲,但是她还有我们这些舅父舅母,大嫂若是觉得无力抚养,尽管知会一声,我们接走就是,怎的让孩子吃了这多苦楚?今日还让我们怎样帮你说话?”
三夫人李氏因为自己老爷在跟前,闭了半晌的嘴巴,不敢多嘴揶揄,现在丁氏一开口,她立即便按捺不住,落井下石道:“弟妹说得轻巧,我们若是接走了月华,她还如何有借口贪吞四姑奶奶的细软财物?如今已经将月华逼出侯爷府,还紧攥着不放,有些说不过去吧?”
言罢抬眼看看三爷,见他并无怪责之意,胆子就立即大起来,得意洋洋。
众人一表态,廉氏便完全被孤立起来,纵然再巧舌如簧,那田产每年收益都是固定,而月华主仆几人花销再大,也大不过几亩田的粮米,更何况还有账簿在手?
五爷轻咳一声,也表了态度:“大嫂,这事若是见官,到京兆尹那里,可就不是我常家的家事了。若是万一太后她老人家再过问起来,你想,对孩子们的前途,是不是......”
五爷至信这话说得极透澈,一句话就捉住了廉氏的死穴,若是廉氏仍旧还想不通的话,那就太过于愚笨了。廉氏对于利弊权衡方面那是千伶百俐的人物,尤其是凌烟如今正得太皇太后赏识,她千方百计是想将她送进宫里的,最不济也要让太后给指个好人家。若是因为此事惹恼了太后,那岂不全都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