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半上午和半下午忙着做药膳,因为从她这儿预定药膳的人太多的缘故,她特地去商店买了个红旗本,一页上面记一个人名,然后就记这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应当吃的药膳名字,不需要记太多,她自己看到能想起来给人做什么药膳就行。
她把药膳做完,炊事班就得忙着做正餐了,叶知秋也不好意思闲着,她先是帮忙切菜洗菜,大厨有事临时要忙时,她还会顶替上去炒几个大锅菜。
家常菜从入门到精通的技能可不是白点亮的。
林国栋一开始还担心叶知秋做不了大锅饭,炒出来的菜交待不了众人,可当他去吃了一次后,他就把这点疑虑和担忧给打消了。
林国栋每天都带着三个孩子吃饭,他不是舍不得吃喝的人,给三个孩子打饭打菜时都挺舍得,肉菜素菜和汤都会有,三个孩子吃得很高兴,林国栋就边吃饭边坐在位子上隔着打饭窗口看叶知秋。
他实在想不明白,叶知秋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怎么瞧着人还是那个人,却又觉得哪哪都不是原来那个人了?
林国栋又不是傻子,叶知秋在三个孩子旁边的时候,他管着自己的嘴不敢多问,现如今叶知秋每天都在炊事班忙活,三个孩子同他相处的时间直线上升,他能不找几个机会撬开三个孩子的嘴问一问?
哪怕是最大的孩子林英,对自家亲爸林国栋也没什么提防心,林国栋问她什么,她都会如实回答,将叶知秋夏收时忙得晕了几次,然后就大变样的事儿同林国栋说了。
林国栋听完之后,心里一半是心疼,一半是想笑。
他心疼叶知秋之前过日子紧巴巴的,连自个儿都舍不得吃,一边又觉得叶知秋总算朝着他劝的方向再走了。
他原先就经常劝叶知秋花钱舍得一些,不要总是扣扣搜搜的,反正他赚得津贴不低,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叶知秋从来没听过,甚至还会因为他多劝几次就和他生气,现在被现实这么一教训,叶知秋总算不那么抠了。
林国栋还想,原先的叶知秋应当也不是不会做饭,只是太抠了,稍微放点盐巴都心疼,做出来的饭菜能好吃才怪。现在叶知秋想通了,不再抠着过日子,做出来的饭菜滋味自然就好了。
-------------------------------------
叶知秋是秋收前来的沈城,一转眼都已经深秋了。
林国栋被叶知秋变着法儿地灌各种滋补药膳,身体恢复得相当好,给他体检的医生总说是叶知秋给了林国栋第二条命,说得叶知秋都有些不大好意思。
林国栋也无须再在卫生队里住着了,只需要每隔三天去卫生队检查一次就可以。队上给他安排了转职,从最危险的岗位上退了下来,转去训练新兵蛋子去了,新兵蛋子的训练强度不算高,他也跟着新兵蛋子慢慢练,恢复自己的体力。
叶知秋依旧每天都会去一趟卫生队,看过那些病人的基本情况后再去炊事班做药膳,津贴领了三个月,扣除一家人的伙食费后还余下不少。
等到了领津贴的这天,叶知秋连林国栋的也一并领了,跟着采购的车去了一趟沈城里头,买了一些新鲜的鱼虾,还新扯了几匹布,买了十斤棉花,打算回去再给家里人做一套棉衣。
后勤里的老太太时常找叶知秋预定一些滋补药膳,同叶知秋的关系不错,在得知叶知秋同炊事班请假却因为实在忙不开而没被准假后,后勤的老太太主动从叶知秋身上包揽过做衣裳的活儿,叶知秋熬夜把布匹剪裁好,还炖了一锅山参枸杞老母鸡汤给那老太太送了过去,可把老太太给高兴坏了。
老太太名叫魏连红,儿子也在后勤,不过管的都是些机密物事,儿媳妇在营区小学当老师,一家人都有稳定工作,在这营区里算是富户。再加上这老太太的脾气好,逢人都会露一个笑脸,人人都喊她一声‘魏大姐’。
魏大姐戴着老花镜,一边在叶知秋带去的那些布匹上比划,一边同叶知秋说,“咱这边的天儿太冷了,今年的雪还没下,等过些天一落雪,我连门都不想出,就想窝在家里的热炕上整点儿汤汤水水的东西喝。”
“往年没吃过你炖的药膳,自个儿随便煲点汤都觉得味道美,今年吃你做的药膳却是把嘴给养刁了,自个儿煲出来的汤自个儿都嫌弃得厉害。”
叶知秋道:“那还不简单?魏大姐你的身子骨硬朗得很,气血稍微有点虚,那也是人到了这年纪之后的通病,我给你炖汤补补不就成了?你儿媳不是在营区小学么?每天上下班都从炊事班过,让她直接从炊事班给你拎回来不就成了?”
魏大姐点头说,“我之前就想这么和你说呢,又觉得实在是太麻烦你了,就没大好意思开口。”
“我听我儿子说你一天到晚都在灶上忙,药膳和大锅饭不一样,得一个一个盯着,不能一锅乱炖,听着就麻烦,我想着不能给你添麻烦,不过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同你客气了。”
“对了,你家三个孩子是不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你打算把三个孩子送去营区小学跟着念?”
第14章 下雪了
叶知秋从魏大姐那边回来的路上,就发现天上飘起了小雪粒儿,她嘀咕了一句,“东北果然冷的早,这节气要是搁在老家,才刚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沈城都已经下雪了。”
回到家中,叶知秋把自己之前带来的衣裳和一开始给做的衣裳都从柜子里翻了出来,在暖气片旁边支了个凳子,把衣服都放到凳子上暖和着,然后就同三个孩子说了上学的事。
因为叶知秋之前在家里做好吃的太馋人的缘故,林英和林刚、林凯姐弟三个被家属院里的孩子们孤立过一阵子,不过姐弟三个又不缺伴儿,别的孩子不同他们玩,他们就自个儿一块儿玩。
叶知秋原本觉得是孩子们还认生,过一阵子自然而然就好了,她没在意这些事,哪能想到这么一过就是好几个月,这会儿魏大姐同她提了给三个孩子上学的事情,她才想到还有这么一个问题没解决。
这问题该咋解决?
要是搁在其它家长身上,指不定就真被这个问题给愁到了,只能任由孩子自己出去交朋友,但叶知秋怎么会被这问题难住?
她想出了一个茶里茶气地主意来——在家炸薯塔。
单单是炒椒盐那会儿的香味就已经让家属院里的孩子们都坐不住了,再加上削成环塔的土豆放在猪油锅里炸的味道,她的薯塔才做了两串,三楼楼道里就聚集了一堆孩子,看似是无意地从她门口经过,实则那眼睛都滴溜溜地盯着家里的铁皮炉子。
叶知秋一锅炸了六七串,沥掉油后,给姐弟三个一人分了一串,然后站到门口,瞅到魏大姐家孙子、孟首长家孙女以及好几个从她那儿预定了药膳的人家的孩子在,就招手挑了几个同她关系好的人家的孩子,把人喊到自己家里,将炸好的薯塔一人分了一串。
家属院里的孩子接受的教育都比较严格,叶知秋给那几个孩子薯塔时,那几个孩子明明馋的哈喇子都快流出半尺长了,就是不敢吃,叶知秋婊里婊气地说,“婶子给你们你们就拿着吃,婶子同你们家里家长的关系都不错,还能婶子家里做吃的让你们看着?这薯塔热的吃才香,凉了就不脆了,你们先吃着,婶子再炸几串,吃完还有。”
说完后,她就又削了几个土豆,然后‘无意间’把门给关上了,彻彻底底将门外窥伺的目光给隔绝了。
林英、林刚和林凯的年纪都不算大,姐弟三个虽然能互相作伴,但日子长了也肯定会闹,叶知秋为了安抚住自家三个崽子,想尽办法地在家里搞小发明小创造,纸牌游戏、棋牌游戏等都被她给DIY了出来。
林英、林刚和林凯姐弟三个一边吃一边玩,新奇的玩法很快就将那些被叶知秋喊进来吃薯塔的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吸引了,叶知秋找准时机说,“英子,你过来帮娘把土豆皮给清理一下,留个位置让他们跟着学着玩。”
林英很听话地就让开了那位子,魏大姐家孙子顶了上去,试着玩了两把后,林凯输下阵来,又换了一个人上去。
叶知秋实时地把炸好的薯塔给端了上去,小孩子们有吃的有玩的,很快就耍到一起去了。等薯塔吃完,这些小萝卜丁又留下玩了一会儿才走,还同林刚林凯约定说改天接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