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栋这会儿吃了她特地加了猪腰子和大补药材的升正扶阳粥,把平时食补最温和的地方下了猛药,这一晚怕是不好过。
回到家后,叶知秋栓上门就催着三个孩子赶紧洗澡睡觉了。
临入眠前,叶知秋稍微脑补了一下林国栋身上可能出现的场面,险些笑出声,她笑骂道:“让你贪嘴,活该!”
-------------------------------------
每天都有老军医负责给孟首长检查身体,孟首长头天中午吃了满满一份,晚上又吃了小半份,等第二天早晨起来找老军医给把脉的时候,老军医的眉毛都跟着抖起来了。
瞧着老军医的这架势,孟首长心里紧张啊,“谢老哥,我这身体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你怎么把脉把了这么长时间?”
“你的肾……”老军医犹疑不决地说。
还没等老军医把话说完,孟首长就一巴掌糊在了自己的额头上,他后悔不跌地说,“我的肾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是不是亏损得越发厉害了?我就怀疑那粥里头不对劲,果然是。”
老军医疑惑,“你说什么?我可没说你的肾亏损了,你是肾阴虚,而且虚得很重,连带着肾阳也跟着虚了,按理来说,就算下猛药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给补起来,可现在我发现你的肾阴真的有些抬头的趋势了,你最近吃什么药了?谁给你开的?”
这下轮到孟首长迷惑了。
孟首长问,“要是被人下了春-药之类的,会不会也是这个情况?”
老军医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这个荒唐的说法,“怎么可能,如果是用了那种药,你的身体只会更虚,越来越虚,渐渐被那种不正经的药给掏空。你的脉象显示,你很明显不是用了那种药,而是用了很是滋补肾脏的药,是大好事,药方是什么,能不能给我看看?”
听老军医这么一说,孟首长放心了,老军医的医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国内杏林都算得上是丰碑一座,鲜少有人能够跨过。
“药方我手头没有,不过谢老哥你可以去问问,就是那个险些伤到心脏的小林,我吃的是他媳妇儿给弄出来的药膳。我之前听说小林伤的很重,就算现在勉强看着治好了,那也是外强中干,稍微遇到点情况就能要了命,但前阵子他媳妇儿不是来了么?顿顿都给他做药膳吃,身体都补起来了,就动了也吃点药膳的念头,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我昨天还怀疑是不是这粥里下了什么强效药呢,我听说西方国-家就有那种吃一粒就能让人那个那个的药,怀疑粥里有那个。”
老军医哈哈大笑,“你这心眼儿是真的多,不过我敢肯定,绝对不是那种药。如果你吃的是那种药,那你现在这会儿就不是肾阴虚了,肾阳也肯定很虚了,说不定会变成肾亏和肾衰竭。继续坚持吃那药膳吧,巩固一段时间,我估摸着你的情况会好转很多。”
送走老军医,孟首长就气愤地在自己大-腿上捶了一拳,他心疼昨天晚上分给林国栋吃的那半份粥。
孟首长心想,如果林国栋也和他一样,叶知秋肯定早就用药膳给调理好了,林国栋身上那么重的伤都能调理成现如今的样子,人家会缺那么一口滋补的粥?他就是穷人装富,明明自个儿最缺,却把那粥推出去半份。
孟首长打定主意,叶知秋再送来那滋补药膳时,他一定会吃的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剩,吃完之后还得用开水烫一下饭盒,把烫饭盒的水也喝干净。
可惜啊,孟首长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想着怎么省着吃,把滋补药膳的药效发挥到最大呢,叶知秋却因为林国栋的一句‘孟首长说他吃不下这么多’就觉得孟首长胃口小,也觉得这滋补药膳有点腥臊……等多个原因,她把孟首长的药膳饭量减半了。
既然孟首长吃不下,那就不能多做出来浪费是不?
-------------------------------------
等到了饭点儿,孟首长忙完手里的那摊子事儿后,他就揣着虔诚的心思等叶知秋送饭过来,左等右等,总算等到了拎着饭盒进干部病房的林国栋。
林国栋手脚麻利地把饭盒打开,递到孟首长面前,说,“领导,您吃吧,还热乎着呢。”
孟首长看到那少了一半的药膳,傻眼了。
第13章 上学
孟首长看着那半盒饭,脑子在疯狂地转,他不能同林国栋说实话,还不想说漏嘴穿帮,只能绞尽脑汁地想,试着找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还真叫他给找到了!
孟首长灵机一动,同林国栋说,“国栋啊,你是不是领会错我的意思了?我没说我的饭量变小啊,那一份都不够吃呢,只是昨天下午赶了巧,我吃了别的东西,而且还吃得挺多,所以实在吃不下了,这才分了你点。之后还是按正常的分量送来就行,多送一点我都能吃得下。”
老实巴交的林国栋不疑有他,就这样同叶知秋传达了孟首长的诉求。
叶知秋哪里会知道自个儿做出来的药膳因为功效太过强悍而被孟首长怀疑里面是不是掺了春-药,她只当孟首长说的是真的,还在那儿因为自个儿的药膳手艺被人认可而偷乐呢!
之后再吃那升正扶阳粥,孟首长心里极高的期待,皇天不负有心人,等到那反应再出现时,他激动得险些哭出来。
自从之前执行任务伤了腰,这件事就成为了他心中的隐痛。为了重振雄风,孟首长各路医生都找过,中医西医都看了,药吃了不少,效果倒也见了一些,可总是反复无常,吃药的时候还能稍微感觉到一点儿反应,一停药,那反应就也跟着没了,后来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压根没想到会遇到叶知秋。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里,孟首长那张素来不苟言笑的脸上总是横陈着隐隐约约的笑意,让他的下属时时感觉毛骨悚然,还被送了个‘笑面虎’的称号。
孟首长自个儿受益之后,还不忘同那些与他关系不错的人都介绍了叶知秋的药膳手艺,给叶知秋介绍了不少客户。
原先只做孟首长的升正扶阳粥赚点小钱,叶知秋在自己家里就能搞定,可后来陆陆续续又加了不少人进来,家属院里的那个小铁皮炉子实在忙不过来,叶知秋就去见了炊事班的老李头,在炊事班里借到了灶。
炊事班的食材充足,哪怕需要一些比较少见的食材,负责采购的人也能找到买回来,比叶知秋之前从商店里买方便多了,而且炊事班做的是大锅饭,各种锅碗瓢盆都有,灶火眼也有很多,可以同时给很多人做药膳。
不过叶知秋做药膳耗的时间比较长,她不想耽误炊事班做正餐的时间,就选了半上午和半下午的时间过去做药膳,也就是炊事班的早灶一停,她就过去开始做了,做好之后就放在大蒸锅里温着,等炊事班打算开灶做中午饭时,她正好做完,赶回家去做午饭恰恰好,下午三点多过来,五点多就做好了,一点也不耽误事。
最最最吸引叶知秋的,不是那些吃药膳的人给开出来的工资,而是她能从那些给炊事班采购食材的人身上沾上光,家里想吃点什么都能买到了,而且花费的价钱也不算高。
炊事班的老李头看叶知秋一天都忙忙碌碌地来回跑,就劝叶知秋说,“你家孩子天天都过来这边玩,路也都认识,咱这营区里面安全得很,不用担心走丢。林连长更是不用说,我看他身体恢复得不错,现在已经能在营区内溜达了,自己过来食堂吃就行,你为什么每天要在路上折来来回回折腾时间?”
“直接在这边把三顿饭做了多省事,回去都省得开灶。而且啊,孟首长同炊事班这边打过招呼,给你发津贴的,你家里人吃的东西直接从你津贴里扣费不就好了?”
叶知秋原先不大好意思带着孩子来炊事班吃饭,就是因为担心老李头不收三个孩子的伙食费,现在听老李头说三个孩子的伙食费可以直接从她的津贴里扣,立马就答应下来,回头等三个孩子过来找她的时候,她就把这事儿同林英说了,让林英去卫生队跟林国栋讲一声,到了饭点儿也得让林英带着林刚和林凯过来。
家里那铁皮炉子也就只是平时烧点喝的水与洗涮用的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