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一连贼狐狸的笑,等林国栋回来听着自家仨崽子兴奋地说认识了多少个新朋友时,林国栋好奇地看了叶知秋一眼,问,“你做什么了?咱家这几个不是一直都不怎么合群么?怎么一下子就交了这么多新朋友?”
叶知秋赏了林国栋一个白眼,“你才不合群。这三个孩子被我养的性格都挺好的,怎么会不合群?之前没玩到一块儿去,那完全是因为隔壁的不老实,同我吵过一次就挑拨孩子,原来那些孩子都玩熟了,有人支招就有人迎合,我懒得搭理,现在想要瓦解那孩子们的小团体,还不是手到擒来?”
林国栋越发好奇,“那你给我说说是怎么一个手到擒来法?”
叶知秋脖子一扬,“我偏不说。”然后她就像一直战胜的大鹅般翘着脖子走开了。
林国栋嗤笑了一声,搂过林英,用自己下巴上的胡子扎了林英几下,把小闺女闹得笑个不停,然后才收了手,问林英,“你娘到底怎么做的?”
林英就把叶知秋做薯塔的事情给一五一十地说了。
林国栋听后,满脸复杂,他同叶知秋说,“你这做法,简直就是把对付敌特的手段拿来对付这些孩子了,离间计反间计用的,不觉得心虚么?”
叶知秋一脸坦荡,“这有什么好心虚的?我家孩子刚过来,就有人从中作梗,给我家孩子制造困难,我现在给她也制造点困难怎么了?你以为我这样做就只是给英子她们姐弟仨找个朋友?你低估我了,好戏都在后头呢!”
她去把放在暖气片旁边的凳子上的衣服都收好,仨崽子和她的衣服都放在床头,余下的一套打算收进柜子里。
林国栋无意中一瓢,就发现叶知秋捧着一身颜色看起来像是给男人穿的衣裳往柜子里塞,连忙凑过去,待他看清楚后,他一脸惊喜地说,“这是你给我做的衣服?”
叶知秋:“……”她就是故意收衣服给林国栋看的。
原本她觉得下雪了,应当给林国栋穿这身更暖和的衣裳了,可这会儿听林国栋说她是把对付敌特的手段用在了孩子身上,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拿了衣服就要往柜子里塞。
林国栋赶在叶知秋把衣服塞进柜子钱拦了下来,抓住那身衣裳惊喜地说,“我还以为你没给我做呢!我就说嘛,我媳妇儿怎么可能不给我做衣服!”
叶知秋冷冷一笑,“这是给我爸做的衣裳,过几天就寄回去。”
林国栋拿起那衣服来一抖,见身量都是按自己的尺寸做的,当下就拆了叶知秋的台,“你可拉倒吧,就你那抠抠索索的性格,每年正月初二都是我让你多拿点回娘家,你死活不愿意,连包烟都没给老丈人买过,你说你给老丈人做一身衣裳,你觉得我会信么?还有,这衣服尺寸一看就是给我做的,就我老丈人那五短身材……”
叶知秋眯了眯眼,“你再说一遍。”
林国栋瞬间就意识到了危险,他赶紧讪笑着解释,“你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老丈人虽然个子不高,但胜在短小精悍不是?不还有一句话叫浓缩的都是精华么?老丈人就是精华~”
叶知秋掐住林国栋腰边的软肉狠狠拧了一圈,这才放过林国栋,那一身衣裳到底是让林国栋给穿上了。
等到了晚上,叶知秋又同林国栋说了开年送三个孩子上学的事儿,林国栋起先没吭声。
叶知秋伸手又要拧林国栋腰上的肉,“你是不是觉得念书没用?”
林国栋不愿意背这个见识短浅的锅,这才吱声了,“上学得明年开学了吧,我听我领导和我说过,我大概过年就要转业回地方上去了,上学的这事儿我看成不了。”
“我倒不是觉得念书没用,国-家要发展,哪一行不需要人才?我就是觉得对不起仨小的,营区小学怎么着都比回村里上小学强,可是我没办法,总不能我回去了,你们还留在这儿。”
叶知秋听了林国栋的话,悬着的心落回肚子里,她还以为是林国栋不愿意让林英也跟着林刚林凯兄弟俩上学呢!
“回去就回去吧,只要是读书的料,寒门照样能出贵子,如果不是读书的料,那就算请来孔圣人教他们,也照样学不会。”
叶知秋嘴上是这么说的,她心里实际想的是,她对这个年代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并不抱有太高的期待,早就做好自己的孩子自己教的打算了,所以于她而言,林英姐弟仨在哪儿上学都一样。
“对了,你专业回地方上,是回咱老家么?去什么单位能打听到么?”叶知秋有些关心这个。
林国栋把叶知秋给他新做的衣服穿上试了试,刚好合身,心里美极了,“应该是做行政工作,虽然去的是地方,但走的不是地方的路子,关系还在这边。”
话说到一半,他就苦笑了一声,“就等于是给地方扎了根钉子,不是我把地方上的问题给捋顺了,就是地方上盘综错杂的关系把我给捋平了,虽然不是真枪真炮地干仗,但也不轻松。”
叶知秋联想了一下时代大背景,大概明白了林国栋要干什么。
这一宿,家属院外格外安静,以至于第二天叶知秋醒来的时候,她听着都感觉营房那边晨训的号子远了许多。
林国栋虽然身体不大好,但晨训是需要去的,叶知秋惦记着去炊事班做早餐,把三个孩子都催了起来。
林英掀开窗帘看了一眼外面,急吼吼的就催着林刚和林凯不让磨蹭,“快点快点,外面下雪了,姐带你们堆雪猴子去!”
第15章 回家
这场雪下得很大,有四五寸厚,晨训完的士兵们拎着铁锹在营区内铲雪,叶知秋早饭没打算去食堂吃,她在家里煮了油茶,让三个孩子都喝了把身子给暖起来,还叮嘱三个孩子饿了就去食堂找她,然后才匆匆去了卫生队。
同家属院里住着的人家不一样,家属院里住的这些人都有家里的媳妇老娘操心,穿的薄一点厚一点都有人盯着,不至于冻着,但那些睡大通铺的士兵们就没这待遇了,好些人都是喷嚏不断咳嗽不停的,还有好些人发起了烧。
叶知秋拿着自己的红旗本将上午和下午得做的药膳都登记了,在去食堂的路上,她就在想有没有什么祛风散寒的药膳方子,干想了一路,人都到了食堂,却什么都没想出来。
老李头见叶知秋顶着一头雪过来,同叶知秋说,“赶紧抖抖身上的雪,然后到灶上待着去,灶上暖和。”
叶知秋把围脖和帽子都拿下来挂到大灶间后头的休息室里,没听老李头的安排,而是去了存放食材的仓库,把做药膳的食材都找到后,拎着那一大兜的五谷与菜蔬去了大灶间。
将五谷的分量称出来淘洗好,菜蔬也择好放到一边备着,叶知秋看着手中的粳米,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祛风散寒的方子了!
她同老李头打了一声招呼,“李师傅,我骑一下咱炊事班的自行车,去卫生队拿点药材回来。”
老李头纳闷,“你刚刚不是才拎了一兜回来么?难道有什么药材忘拿了?”
叶知秋从墙根下推上车就往外走,边走边应声,“今天被冻着的士兵太多了,中午我做一道祛风散寒的辣汤备着吧,吃过辣汤之后好的快。但做辣汤的药材还缺一些,我去卫生队拿点儿去。”
“行,你去吧,路上当心点。要不……”
老李头的话还没说完,叶知秋就蹬上自行车走了,老李头的话被憋回了肚子里,他嘀咕说,“这大雪天的,路上那么滑,骑啥自行车?也不怕把你给摔了……”
事实证明,像老李头这样在营区内生活了好多年的老同志还是很有经验的。
叶知秋骑着自行车没走出两百米就摔了个大马趴,得亏地上的雪厚,不然怕是真能给摔出个好歹来。
余下的路,就算后面有狼撵着,叶知秋也不敢骑车了,她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去了卫生队,将煲辣汤需要用到的药材都拿了,又将炖药膳常用的药材也备了一些,这才把东西挂在车把儿上往食堂一小步一小步地‘挪’。
“哎呀,哪个混球往地上泼水了,怎么这雪下头还有冰呢,不怕把人给摔了?”
“我的亲娘嘞,这路也忒滑了吧,不知道三个兔崽子有没有摔跤,可千万别摔出个好歹来。”
叶知秋一路叨逼叨逼地碎碎念着回了食堂,在灶上趴了半天,药膳都上灶开煲后,她才感觉自己被摔过的地方有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