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自难忘(15)

作者:时有落花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白珣特别不爱听他们说什么皇上和太子特别关心这里的战事,或者是挂念校尉的伤势,于是趁机立马打断御医的话,说道:“好了,皇上的心意我们都收到了,大家还是把心思都用在正经事上,好好研究研究,看要怎么把我妹妹的伤养好才是。我告诉你们,明日我便带兵向西,如今西边那几座城池,可不像这耐宛这般易守难攻,最多不过十日,我便和父王领兵回来。若是倒时我妹妹还像现在这样,你们,可都给我小心你们头上这颗脑袋。到时候,可不是我要治你们罪,你们这可是叫抗旨,严重一点,可是要诛九族的,知道吗?”

那几个御医一听白珣这话,额间已经开始冒冷汗了,立马战战兢兢的回答道:“是是是!世子放心,臣等定然照顾好校尉,早日把校尉的伤势养好,定不负皇恩。”

白珣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对着白郁笑了笑,使了个眼色,语气沉重的说道:“行了,把这些东西全带下去,你们也都退下吧!校尉需要静养,一直在这里吵吵闹闹的怎么养伤?”

说完,那几个御医便跟着军营里的大夫们退下了。

等到人走远了,灵霜和尼亚进来后,白郁才开口说道:“这药膏的事,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灵霜,记住,最近千万不要提及尼亚,免得隔墙有耳,知道吗?”

灵霜看了看尼亚,然后点头。

……

其实,今日见到这几个御医的时候,白郁心中便有了猜测,尤其是在发现那两个女御医之后,白郁心中的想法瞬间便得到了证实:之前皇上病重,听哥哥说,一直是太子在监国。照这么看来,他们应该是太子派来的人,尤其是那两个女御医。就是不知,他是派她们来监视自己的,还是真的只是体桖下属。

若是换了从前,定然会觉得他细心周到,特意安排了两个女御医前来;可如今,怕只是以此来放松自己对他的戒备罢了。

人生,有时候就像是一盘棋,稍有不慎,走错了一步,失了先机,往后无论如何弥补,都为时已晚。

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笛声。

笛声轻扬欢快,不像之前那次哀怨悲凉,倒像是在分享吹笛人心中的欢乐。带着少年人独有的恣意畅快,无甚忧愁。

想来,应该是之前的那个士兵得知世子明日要带兵继续向西,知道自己又有了建功立业杀敌泄愤的机会,所以便没有了之前的忧愁,一心迫不及待想要出征,好早日凯旋归来,与家人团聚吧!

塞外曲,离人绪,曲中有相思,离人伤别离。曲外有豪情,离人建功勋。

每个战士,都是离家千里的离人,他们心中装着家与国,肩上担着保家卫国的使命。

战士,就是一个国家最坚实的城防。

他们是第一道城防,总是御敌在前;他们也是一个国家的最后一道城防,因为他们一旦倒下了,国家,也就完了。

战士,是一群不分年龄但又万古长青的松柏。

说他们不分年龄,是因为他们中间有老有少,有稚气未脱的十四五的孩子,也有过了知天命,甚至是花甲之年的老兵。这么一群老老少少的战士,上了战场,敌人可不会因为你年龄小或者是年纪大就让着你。相反,这些人更容易成为敌人斩首的目标。

说他们是万古长青的松柏,是因为他们不论严寒酷暑,始终为国家镇守边疆,守卫着大好河山,保护着地方百姓。他们没有姓名,只有一个统一的身份-----士兵。这是烙印,更是一份荣耀,从古至今,一直延续,如长青松柏,傲然挺立,不屈不挠。

白郁躺在床上,听着帐外的笛声,想到自己这两年在军中的日子,思绪万千。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修行与历练呢?出家人在佛门修行,百姓们在凡尘俗世历练。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位,大家都只是在拼尽全力走完自己的人生罢了。

就好比这万丈红尘,大家都在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人扮演的是统治者,有人扮演的是商人,有人扮演的是战士;有人一生需要劳其筋骨,有人一生都在饿其体肤,有人却是在苦其心志……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身份不同,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也不同。有的是别人带给你的烦恼和压迫,有的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了。

但是,这世间最大的难题,往往就是,你心中明白该如何去化解那些你遇到的难题,但是,你就是没有办法或者说是没有勇气或是能力去化解。毕竟,有些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轻松了。

就像这笛声,闻者,虽能知其情,但难以与之感同身受。我们不过是他们故事里的过客,他们才是他们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一个过客,总是难以理解主角们心中的千千结。

就好比,有些伤害,在某些人眼中,是可以弥补的。但对受伤的那个人而言,就算是伤好了,也会留疤!玉碎了,即便是重新镶好,哪怕是你给它镶上黄金,它也不再是从前那块儿玉!

有些事情,既然无法挽回,就不要执迷不悟,若是趁早放开,或许彼此还能留下几分颜面,保留一些回忆可供余生回味。若是一直放不下,只会闹得两败俱伤。

本是无忧少年,如今变得尔虞我诈。不知,这一切,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是从什么时候,变得一去不复返了?

白郁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望着帐顶,追忆着记忆中的那个清俊少年,心中不免有些好奇:怎么就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了呢?太子,皇位,真的就能让人迷失了自我,深陷权力漩涡并甘之如饴吗?

急诏

白珣父子带着西北大军所向披靡,白郁则被护送回了雍州的王府养伤。

进城时,白郁看着城墙上大大的‘雍州’二字,心中涌现出了久违的亲切和归属感:似乎自己每一次受伤,都只有这个‘雍州’城可以依靠,只有这一个地方,可以接纳满身伤痕的自己。也许,只有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能遮风避雨。

王妃见到女儿后,上前抱着怀中,轻轻摸着白郁的后背,担心道:“是不是很痛?我的宝贝女儿受苦了!”说着说着,王妃就开始抹眼泪,带着哭腔说道:“你知不知道,我在家里收到你哥哥的急信,都担心坏了。不过,现在没事儿,都过去了!平安就好,回来了就好!走,进屋 去,别站在外面,外面冷。”

紧接着,王妃便扶着白郁走了进去。

王府里毕竟是要比军中各方面都要好很多。王妃让厨房每日都炖着鸡汤药膳,白郁又一直用着尼亚给的药膏,加上诸位御医一直在身边调理,白郁的身子骨恢复得很好,背上的伤也不痛了,伤口愈合得很好。如今,白郁已经能自己下床简单活动,整个人的气色也恢复了许多。

九日后,西北大军传来捷报,端王率军正在回来的路上。

五日后,大军终于平安归来。

白珣一回府就来了白郁这边。战甲未卸,带着满身的寒气闯了进来。

王妃见了,立马把他往外推,说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回去换身衣服再来?赶紧回去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再来。快去!”

等到白珣把自己重新收拾好了之后,已经到了晚膳的时辰。一家人终于可以坐在一起好好吃一次饭了。

白珣见白郁气色不错,于是在席间讲了许多自己在途中的事。说完,白珣还不忘问白郁:“那几个御医,最近没什么异常吧?”

白郁摇头,说道:“倒是没有。”

端王听了,心中有了猜测,于是看着白郁,说道:“今年你身上有伤,下个月,还和前两年一样,就不随我一同去皇城了。”

王妃听完,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如今御医还在府中,若是他们传了消息回去,怎么办?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吗?”

端王:“即便是他们向宫里那位传消息,又如何?我女儿受了这么重的伤,需要静养,不适合舟车劳顿,他若是心中有愧,想必,不会拿此说事。”

白珣听了,看着白郁,兄妹二人隔空交换了眼色:还是父亲厉害!不愧是端王,霸气!

……

只不过,好景不长,就在白郁暗自高兴,又可以不用回永兴的时候,一个急诏从宫中传来,彻底粉碎了她的快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