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自难忘(14)

作者:时有落花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白珣听了,有些着急和遗憾,说道:“是,你我身为皇室宗亲,肩上确实担着责任。可是,你要知道,我们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再说了,你我二人,如今不过是王室宗亲,比不得宫里那些个皇子公主。有些责任,应该是落在他们肩上的,你何必要自己一个人扛?”

白郁不说话,白珣越是有些生气,起身,然后来来回回走了几步,说道:“若是当年,祖母肯争取一番,这宁国的天下,哪里就轮得上永兴城里的那些了?若不是高宗皇帝当年以战功相逼,得到了太子之位,如今的天子,应该我们的父王才是。高宗当年,无非就是仗着皇爷爷在西北平叛内乱时丢了性命,祖母怀着父王,在雍州城里孤立无援,所以才主动领兵前来解围。一举两得,不仅落得了重情重义的名声,更是让祖母对他心存感激,后来才被他轻而易举地夺去了太子之位。若是不然,你才该是这宁国的公主。如今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更应该是你。你不应该在这里的荒漠,忍受着这满天的风沙和一身的伤痛,你应该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妹妹。”

白郁见白珣说得越来越激动,于是出言制止道:“哥哥别说了。”

白珣越想越气不过:“为什么不说?难道我说错了吗?宫里的那位皇帝,咱们的圣上,你知道吗?从前,小时候,咱俩在皇城那会儿,我还觉得他十分的慈祥和蔼。”

说到这里,白珣忍不住叹了叹气,缓了缓胸中的怒意,接着说道:“可是,就在两年前,就在他当着当时在座各位大臣以及诸位王公贵族的面,说我妹妹‘胸怀天下,气度不凡’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张脸的背后,是一个多么恶心至极的丑陋灵魂。他那哪里是在夸你,分明就是在高兴自己得了一把利刃,炫耀而已。我想,世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叔父,都不会为了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侄女逼婚逼到这样的境地。这是在把人往火坑里逼啊!他父子二人,联合起来设计我们,故意拦下使者,赶在使者之前先替太子释放求亲的信号,若是你不答应,便只能往火坑里跳。可若是你答应,这辈子就再没有机会见到你喜欢的人。总之,就是在你刚准备踏进幸福的大门时,他们硬生生将你拦在外面。让你一辈子只能远远望着那道门,永远也进不去。”

白郁回想起当年宫宴上的情景,心中越发悲凉:从始至终,自己没有负他半分,却不想,遭他如此算计。不知,自己究竟是哪里错了?让他这般不肯放过自己,不让自己幸福。

白郁语气悲凉的说道:“已成定局,哥哥就别说了。每次回想,不过是让自己生气而已,何必呢?”

白珣:“我还真是瞎了眼,从前还觉得他人不错,却不想,满肚子的阴谋算计,还算计到了我妹妹身上。之前我还劝你放下,这次见你受了这么重的伤,我是说什么也不会再劝你原谅他了。就算真有那么一日,你原谅了,我也不能原谅。就因为他当年做的那件过分之事,害得我妹妹此前差点儿丢了性命。我想,若是换了他,应该也不会选择原谅。”

白郁叹气:“什么原谅不原谅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了,哥哥何必为了这些人气坏了自己的身体,不值得。”

白珣见白珣这满不在乎的神色,立马说道:“对,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罢了。只要你平安开心,往后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哥哥都永远支持你。不怕,哥哥永远站在你这边。”

塞外曲,离人绪

夜里,白郁并未听见笛声,想来,昨晚吹笛的那个士兵今日并未有太多的心思吹笛,也早早的回营地睡觉了。

偌大的军营,空旷的塞外荒漠,没有哀怨悲凉的笛声,就不会带起战士们心中的思念,想来也是好事。

五日后,皇城传来旨意,嘉奖西北大军勇猛无敌。因听闻平西校尉伤势严重,还派了几名御医前来,由随旨前来的御医接回雍州,调养身体。

白珣接过圣旨后,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看不透那父子二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了。莫不是自古以来,君王都是这般扮演着两种角色?此前那般不留余地的把人往火坑里逼,现在,一听说人受伤了,不仅传来慰问,甚至还不远千里,派了几名御医前来,而且其中还有两位女御医。倒是不知是虚情假意,还是真的体恤下属。

尼亚和灵霜二人此时正守在帐外。

大帐里,白珣站在一旁,看着几位太医替白郁检查完伤口,然后就听见几位御医在一旁和军营里的大夫讨论校尉背上的伤口。

照着军营里大夫的描述看来,校尉背上的伤应该是很严重的。且不论伤口恢复的情况,就拿止血这事来说,当时伤口那么大那么深,又流了那么多的血,按理说,要止住血已然是不大可能。可如今不过才过了十来日,不仅伤口的血止住了,更神奇的是,伤口愈合得十分的快,如今依然结痂,找如今伤势的恢复速度看来,至少再静养十多日,便可简单活动。

但是,这不论从哪方面来讲,似乎都不大可能,简直就像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一般,不然,寻常药物,不可能使伤势恢复得如此之快。

若不是有军营里的大夫作证,几位御医定然是不相信校尉之前受了极重的伤,因为她的恢复速度,可比常人,甚至是男子还要快。

大家在一旁讨论了许久,唯一觉得可以解释得通的,不是校尉的身体好到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而是校尉用的药物,应该与寻常的药物大有不同。

可是,校尉每日喝的汤药都是军营里大夫们开的方子,御医们看过方子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之处。

如此,只能是外敷的膏药了。

听到这里,白郁突然想起之前尼亚给自己的那一小瓶药膏,于是把它交给几位御医。

御医们检查后,也是一筹莫展。

这药膏,大家之前并未见过,仅凭味道,根本无法辨别里面究竟加了什么药物,尤其是这药膏的味道,还十分特别,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不似药香,所以很难分辨。

白郁见诸位御医对这药膏心存怀疑,心想:这药膏是尼亚给自己的,说不定尼亚应该知道这药膏的配方。可是,既然尼亚之前并未向自己提到这个药膏有如此神效,再加上尼亚言语不便,又时常神情寡淡,想来,他应该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才是。他既是那延烈安排留在自己身边的,若是因此药膏让尼亚引人注意,接着牵扯出那延烈,应该会给他们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此,还是不要说出来比较妥当。毕竟,这些御医是从宫里来的,他们可保不准是谁派来的眼线。

果不其然,白郁这边在心中暗自思忖时,那边,就有一女御医过来,问自己:“敢问校尉,不知这药膏您是从何得来?”

白郁看了看白珣,二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白珣上前,接过那女御医手中的药膏,说道:“哦,这个药膏啊,就是之前在雍州城时,我在街上遇见一江湖郎中,当时听他把这药膏吹得是天花乱坠,奇效非常,就差能起死人活白骨了,当时我也是闲得无聊,一时来了兴致,所以就买了,不曾想,这药膏还果真有奇效。”

白郁接着说道:“这次多亏了哥哥这药膏,不然,伤口也不见得能好得这么快。看来这民间,还真是神人不少。”

白珣接受到白郁的眼神,于是上前,看着那些个御医们说道:“这话还真不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高手在流浪,小丑在大堂,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不知诸位可知如何配置这药膏?以前还以为无非就是个寻常药膏,如今看来,可真是有奇效啊!若是能得此配方,在军中多配备一些,就好了。不知大家,可有办法?”

御医们一听,纷纷低下头,神色有些微妙,面面相觑,说道:“此药膏绝非凡品,还望世子恕我等才疏学浅,尚未得知其配方。不过,太子殿下倒是让臣等带了不少滋补的名贵药材前来,想来,也是对校尉的伤势恢复大有裨益。”

一边说着,御医们一边从带来的箱子里拿出盒子里装好的药材,在白珣面前纷纷打开,然后说道:“这可是宫里珍藏的上好的野山参,总共就两根,一根给皇上用了,剩下的一根,就给校尉送来了。还有上好的阿胶和三七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