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再嫁之财阀的宠妻(92)

作者:江城太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叶沁渝一把抱住薛淳樾,闭起双眼。

“别怕,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以后再不会遇到了。”

“襄王妃一直在嚷嚷海光别苑、私情、幽会……还说了……还说了……”

“还说了什么?”

“还说了她不该嫁给他,否则一早就是大业的皇后了!淳樾,襄王妃还说……禁军、内应……他们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襄王妃要襄王谋反!”

“沁渝?!”薛淳樾直直地盯着叶沁渝,似乎在确认她的话,“你说是,襄王妃要襄王谋反?!”

“记忆太零碎,原话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小时候不懂这些事,只知道害怕,但是现在把那些零碎的画面拼凑起来,才发现襄王妃说的皇后、禁军、还有机会等语,应该就是撺掇襄王谋反!”

“不可能……据我所知,襄王从海州回去之后,很快就启程前往封地,直到他途中突然病逝,一直都风平浪静,从来没有半点意图谋反的迹象……而且襄王从未领兵,在军中威望不高,城外的京都戍卫军都调不动,更何况是皇城内的禁军。”

“襄王妃说有内应,那说明还有其他人,那个人……可能调得动禁军。”

“能调动禁军的人少之又少……而且此人还和襄王妃有关联,还听她指挥,关系不会远,若说是襄王妃外家郑氏一族,但郑家也没有领兵的人……真是不好猜……”

两人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叶沁渝才说道,“现在襄王府一脉只剩下仪安郡主,应该不会再闹事了吧……既是如此,此事不如就此不提,反正也与朝堂无碍了。”

既已时过境迁,岁月无痕,那些记忆不如永远尘封。

“好,就此不提。”

薛淳樾把她冰凉的小手握入掌心,轻柔地安抚她进入梦乡。

窗外寒风凛冽,落雪声似乎更大了,还隐隐传来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噼啪”声。

薛淳樾久久无法入眠,如果襄王背后的那个人,还在呢……

泓远二十年春,空缺了十几年的尚书令职务,终于迎来了新主人,那便是曦王。

从此中书令刘安的相权被瓜分,他不再是朝堂上唯一的百官之首。

尚书令一职,当年旭王都不曾得到。

打铁趁热,曦王雄心勃勃,下一个目标便是要把太府寺一举拿下。

太府寺权利越来越大,宋遐志年纪大了,又是外行,根本压不住风头正盛的太府寺少卿李璟风,须得再加一个副职才能制衡……

曦王几次三番进言,泓远帝终于动摇,着吏部尚书韩阳以及太府寺卿宋遐志再荐一人。

自曦王掌权,宋家便俨然以未来国舅自居,宋惠妃的父亲,曦王的外祖父宋遐志开始毫不避嫌地往太府寺插人,连吏部尚书韩阳的面子都不给,通过宋惠妃和曦王这层关系,直接在太府寺少卿的候选人里抹掉了韩阳的人选,换上了自己的门生崔永。

韩阳乃两朝元老,封爵韩国公,是当今天子都礼敬三分的人,哪容宋遐志这个老匹夫如此放肆?再说,当年曦王为了笼络他,三天两日便到韩国公府登门致意,谦卑有加,这才将其纳入营中。不想如今曦王一朝得势,倒把当年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

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宋遐志怎么也想不到,就在皇帝准备御笔朱批同意崔永出任太府寺少卿之时,御史台上了一则弹劾奏章,直指崔永在关南道任邛州刺史时强抢民女,其两位小妾,都是强抢而来,还呈报了当年被抢人家告到关南道府衙门的状纸。

户部尚书韦应时本在户部衙门与众人议事,忽然来了一道圣旨,宣其到御书房觐见。

众人议论纷纷,“不消说肯定是崔永被弹劾的事,既是人家家里人曾告到道府衙门,韦大人这个当年的道府节度使肯定脱不了干系。”

“那是,不过韦大人一向谨慎,当年崔永如确有犯事,怎会悄无声息的就给他结了案?”

“嗨,这种私德之事,对错都在三言两语之间。那女子的家人今日说她是被抢,来日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地享受上了,自然就是亲家了,哪里还有衙门什么事?”

薛淳樾对众人的议论置若罔闻,仍是优哉游哉地品茶,看午时将近也不见韦应时回来的踪迹,便做主散了议事,上马回家。

叶沁渝已经准备好午膳,等着他回来。

一到府门薛淳樾便翻身下马,顺手把缰绳扔给了学诚。

叶沁渝迎了出来,薛淳樾快步走过去,将她拦腰抱起。

“淳樾!这里是前院……”

叶沁渝羞红了双脸,捶了他几下。

薛淳樾勾唇一笑,走到厅堂才把她放下,“夫人怎么如此见外,莫非你是我抢来的媳妇儿,见不得人?”说着便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放肆……”,叶沁渝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颊,这才拉着他坐下,“试试我做的糖醋鱼,有没有海州的味道?”

“唔,不错!海州祥庆楼也不过如此!”

“没正经……”

第85章

韩阳与曦王的同盟关系并不牢固。曦王和旭王一个毛病,用人唯亲,当初为了要借韩阳吏部尚书的东风才对他客客气气、以礼相待,现在羽翼已丰,坐拥三省六部不少关键职位,做为吏部尚书的韩阳,就从东风变成了阻碍。

先前薛淳樾和叶赐准悄然洗牌,在太府寺和各道均输平准机构安插襄王府人脉一事,韩阳为保既得利益,不愿触犯雷厉风行改革的泓远帝,采用中庸态度,并没有强令吏部卡人,就已经惹恼了曦王。

这次曦王只是借太府寺少卿一职试探韩阳,看看他的承受底线究竟在哪里。如果他揭露崔永的恶行,那证明吏部考课失职,韩阳这个吏部尚书脱不了干系。

曦王是低估了韩阳这只老狐狸。

从宋遐志举荐崔永那天起,薛淳樾便知道韩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韩阳掌管吏部近十年,天下五品以上官员的污点把柄尽在囊中,要整一个崔永还不简单?之所以要翻出他在关南道之时的旧案,就是一不做二不休,把韦应时也拉下水。

包庇崔永,韦应时这个时任节度使也脱不了干系,韩阳与韦应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韦应时能翻转,那更是最好的结果,届时宋遐志这帮人肯定彻底凉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时候让叶赐准出手了。

叶赐准等人在南诏国处理完泰祥兴的铸铁后,便专注于寻找当初与大业朝廷约好做情报交易的南诏国细作。

当年叶赐准以关南道节度使的身份进驻蜀州,就是暗中受命于泓远帝,与此人接头的。

可是大业朝局的连番震荡让此人萌生退意,尤其是襄郡王谋反案发,牵连甚广,一众人等身家性命尽失,更是让此人从此之后彻底消失,连韦知雨这个西南边境的活地图都出动了,也毫无进展。

既然毫无头绪,不如先返回中原,叶赐准的心肺旧伤还需净源道长施药断根,羽茗的身子也要调理。旭王阵营已经倾覆,料想不会再有太大危险。

三人才返回关南道,韦知雨就收到韦家家书,称韦应时涉入崔永一案,当前情况不明,要韦知雨先不要回去,留在关南道等消息。

获知此事的韦知雨当即愤懑不已,想韦家驻守边关十数年,立功无数,现在韦家独子韦绍卿还在羁縻州前线浴血奋战,朝廷这帮腆居高位、蝇营狗苟的权贵竟然还为了区区私利寻思着利用韦应时!当真是让人心寒!

韦知雨连夜收拾行囊,准备星夜兼程,赶赴羁縻州前线与韦绍卿汇合。如果局势当真对韦应时不利,他们兄妹二人不惜倒戈相向!

叶赐准将她拦了下来,“知雨,如果朝廷当真要对韦大人不利,那朝廷的爪牙早就对韦绍卿布防了,你现在过去等于自投罗网,刚好将韦家一网打尽。”

“叶大哥,你不知道崔永这个伪君子在关南道犯下过多少恶行,简直是劣迹斑斑。每年吏部的考课都是父亲帮他掩饰,如若不然,他死一百次都不够!”

苏羽茗不解,“韦大人向来谨慎,也从不结党,为何会帮崔永做这些掩饰之举?”

“唉……说来话长。关南道和荆南道相邻,两道之间有不少政商要务往来,父亲因此与前荆南道节度使宋遐志略有交情。曦王入朝之后急于建立自己的势力,大肆提拔亲近之人。崔永是宋遐志的得意门生,又是门阀世家清河崔氏的子孙,自然是他重点培养的对象。当初不仅是宋遐志,连吏部尚书韩阳也曾帮崔永说情,父亲不想卷入朝廷争斗,自然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崔永得过且过。”

上一篇:绕指柔下一篇:一曲凤舞七星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