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再嫁之财阀的宠妻(91)

作者:江城太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是,长兴西市远比这几个孩子想象的要大,平时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的他们,不出意外的迷路了。

襄王聪慧,隐约记得翰林院中人曾讲过,给他们授课的夫子,翰林院侍讲陈迹的府邸,就在西市附近。翰林院侍讲府邸,问人便知。

陈府的官家时常到翰林院办事,是见过几位皇子的,听得门房通报出来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派人到翰林院通知老爷。

陈迹赶回来时,只见几个孩子不知所措地坐在厅中,府里的人跪了一地……

也就是这一次,襄王和薛成贵,第一次见到陈迹的小女儿,闺名陈奕心。

从此,陈府成了襄王和薛成贵经常造访的地方。

一晃十余年过去,薛成贵向父亲请愿,他与陈家小女陈奕心两情相悦,希望父亲向陈家提亲,求娶陈氏。同样有意向陈家提亲的,还有襄王,但皇子的亲事都是天子定的,他自己拿不得注意。

彼时先帝早已给诸位皇子拟定了亲事,襄王忽然请愿,要求娶陈家的小女,先帝有些为难。毕竟给襄王说好的亲家是荥阳郑氏,门阀世家,不好推却的。

但襄王是自己的爱子,陈家也是儒学宗师,如果真是郎情妾意,他乐意成全,于是先帝诏陈迹到御书房,详细询问了此事。

一问才知原来看中陈奕心的,不仅仅是襄王,还有薛荫之子薛成贵,而且薛家的聘礼已经到了陈府。听闻薛成贵是一位果敢刚毅、潇洒倜傥的少年郎,能让两位人中龙凤看中的女子,想来不简单,于是便召见了陈奕心。

一看之下,才知陈奕心长得端雅大方、婉转风流,更兼聪慧灵秀、文才潇洒,也是一位人中龙凤。

先帝惜才,不忍以天家威仪强行作媒,便亲自询问陈奕心心中所属,金口玉言,承诺绝不强人所难。

她选了薛成贵。

自此,襄王黯然退场,与荥阳郑氏完婚。

故事至此,叶沁渝已是两眼潮湿,但她也不解,陈奕心不惧天家威仪,直陈心中所属,那说明她对薛成贵,是情真意切的,两个人最后为何会成为一对怨偶?

世人总是对得不到的恋恋不舍。

襄王与郑氏完婚后,还是忘不了陈奕心,几次在宴请群臣的家宴上借酒发难,一度让薛成贵甚是为难。

薛成贵和陈奕心不忍看他们与襄王十几年的情义就此受损,便避居洛安,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新婚时光。薛成贵也因此萌生退意,欲放弃长兴名利,携妻子回海州,自此不问世事,逍遥度日。

两年后,长女薛玉绫出生,薛成贵终于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既然决定放弃长兴的功名利禄,就要尽早布局,借朝廷均输平准的东风回海州建立自己的事业。

玉绫刚满周岁,薛成贵辞别妻女,远赴海州。

不久,关于襄王与陈奕心幽会的消息,却不胫而走。

上元佳节、长兴庙会,乃至皇家园林踏春,都有两人的身影……更有人言之凿凿,长兴庙会当晚,两人在护城河外放花灯,一直相处到亥时才归。

当时城门早已关闭,还是襄王亮明身份,叫城门守将开的门。

每一则谣传,都有不少见证人。单说亥时回城那次,就有驻守城门的数十将士见证。

薛成贵自海州回来后,两人爆发了婚后的第一次冲突。

任陈奕心如何解释她与襄王只是偶遇,薛成贵心里都还是有疑虑,一次是巧遇,两次、三次呢?

薛成贵的彻底爆发,是在一次与京城王孙公子的饮宴上,一个醉醺醺的世子爷大肆渲染庙会当晚襄王与陈奕心在城外幽会,又言当时的城门守将是其族兄,亲眼所见两人在深夜同车而归。

薛成贵当场把那世子爷揍了一顿,二话不说便再次离开长兴,回海州。

不想这一次离家,竟成了薛成贵终身的悔恨。

第84章

陈奕心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她已经怀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薛成贵在海州日日买醉,一次醉酒后,马家小姐恰好登门,再次替马家商号求取资金,看着跪在地上泫然欲泣的小家碧玉,薛成贵犯下了这辈子都后悔不已的错误……

不久之后,父亲薛荫的家书送到海州,痛斥薛成贵听信谣言,弃孕妻与幼儿于不顾。

获知妻子有孕消息的薛成贵如梦初醒,连忙启程返回长兴。

回长兴不到三天,还沉浸在即将再为人父兴奋里的薛成贵万万想不到,马家小女后脚就跟到了长兴薛府,这一次,还带了一位安胎大夫……

马氏怀有薛家子嗣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薛府上下,消息不胫而走,竟然还传到了市井小巷。

马氏再卑微,也是清白人家的女儿,薛家门庭再高,也不能始乱终弃。

最后薛荫做主,替薛成贵纳了马氏这门妾室。

转眼十月已过又是八、九个月,陈奕心前脚生下薛家次女薛玉绣,马姨娘后脚便生下薛家长子薛汇槿。

长子的到来让薛家一阵雀跃,而因丈夫的背叛遭受了巨大创伤的陈奕心却难产,生产完两三个月都下不了床。

襄王听闻,带着御医不顾一切闯进了薛家后宅,跨入了陈奕心的房间……

从此,薛成贵和陈奕心的关系便越来越微妙,再加上两人之间还插入了一个马姨娘,生性孤傲、自尊心强的陈奕心开始关上心门……

薛淳樾的神情越来越落寞,叶沁渝不想他难过,便伸手抚上他的眉心,轻声说道,“淳樾,我累了,我们睡吧……”

薛淳樾抓住她的纤手,放到唇边亲了亲,“不想把故事听完吗?”

“我知道了结局,现在又知道了开头,已经足够了。”

开头是个喜剧,结局却是个悲剧,那中间的部分,不用说也知道是剜心的遗憾……

“巧了,最关键的那件事,你也在呢,不想听听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故事?”

“我也在?!这么说,这件事,发生在海州?!”

“嗯……后来,父亲把侯爷世子的名头给了二叔,然后居家迁回海州。再后来,鼎泰和崛起,先帝薨逝,传位汉王,其他藩王除在朝中有实职的,全部离京就封。坊间流传,曾经即位呼声最高的襄王,要么被新帝毒死在半道,要么终生禁足在封地。这传闻估计他自己都信了,于是在就封之前,请求新帝让他最后一次赴海州,科考吏治、稽查税赋。”

“陛下恩准了?”

“是的。”

“陛下知道襄王来海州的目的,不是吏治税赋,而是、而是娘亲吗……”

“他怎会不知?陛下自小就和襄王、敬王亲近,襄王的这个小要求,他一口答应。”

“那是……我在海州薛府的时候?”

“嗯,襄王妃也要随行,因此,襄王一家都来了。世子刘佑、郡主刘仪,还有你……我们曾一起玩耍……那时我八岁,已经记事了。”

“可惜了……我都不记得了……”

叶沁渝嘟起小嘴,往薛淳樾怀里靠了靠,取取暖。

“不记得就算了,又不是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我还记得那个下午,襄王妃拿着一纸襄王还没来得及送出的信笺,怒气匆匆地从西苑书房出来,直接到了娘亲的心颐堂,指责娘亲勾引亲王,还翻了很多旧账,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父亲听了之后,甚是难堪……”

“信笺上写的是?”

“信上说他一家长居薛府终是不便,拟举家迁往位于海州城西的皇家园林海光别苑。他约娘亲待他安顿好之后到海光别苑小坐……”

叶沁渝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些破碎的画面!

“西苑书房……海光别苑……”

“沁渝?你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看着忽然捂紧脑袋陷入痛苦的叶沁渝,薛淳樾有些慌了。

叶沁渝忽然支起身子,紧紧抱着薛淳樾的双臂,睁着迷离的双眼不知是惊还是喜,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淳樾,我、我似乎记起了一些事情……西苑书房,这个地方,我去过!”

薛淳樾温柔地安抚她的背脊,让她冷静下来,“想得起来就想,想不来就算了……”

沁渝在西苑书房听到的,可能不止这些,否则襄王妃也无需指使刘佑和刘仪推她下水,意图灭口。反正也不是什么好事,他宁可她这辈子都记不起来。

“我追逐一只蝴蝶,跌跌撞撞进了西苑……书房的吵架的两个人好凶,我很害怕……还有、还有……对,还有匕首出鞘的声音!我好害怕……”

上一篇:绕指柔下一篇:一曲凤舞七星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