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天行九歌同人)青鸾(170)

作者:霍朝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安庚哥哥。

他是我黑暗生活中唯一的一束光。

在得知我的身份后,他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诚惶诚恐,而是礼数周到地用衣袖给我擦眼泪。

“我给公主讲个故事吧?讲个公主不知道的,韩夫人的故事。但听了故事,公主就不能哭了。今天是韩夫人的忌日,夫人瞧见公主伤心,也会跟着难过的。”安庚哥哥说。

原来,这世上还有人记得我母亲、记得母亲的忌日。

安庚哥哥讲的那个故事,我没听过。因为那时还没有我呢,在安庚哥哥那里,我仿佛见到了鲜活、年轻的母亲。

若不是他提起,我都快忘了,母亲曾经也是个恣意开朗的人。

只可惜,命运生生掐灭了母亲眼中的光。

安庚哥哥是和通武侯一家一起来的,该回去了。不过他答应我,一定会找机会进宫来看我、给我讲母亲的事。

安庚哥哥的出现,让我心里好受了许多。

而且,我发现父皇也记得母亲的。

他处理好政事,安排最快的马车带我去了骊山,看母亲。

只有我们父女二人。

我看到父皇把一匣子什么东西放进了母亲的剑冢。

“那是一切的根源,”父皇摸着我的头,语气有些悲伤:“现在,结束了。”

我们在骊山歇了一晚,父皇整夜都守在我的床边,像母亲当年一样守着我。

我依稀记得幼时的某一天,父皇搂着母亲,我躺在父母中间咯咯地笑。我们一家三口,就那样睡了一晚。

幸福的是过去,可我依旧相信,父皇是爱母亲的。

安庚哥哥没能再入宫看我。

就连王瑶、王离,也几乎不再入宫。

因为大姐夫和三哥哥的事,王夫人和通武侯家翻脸了。

但是安庚哥哥还记得我,他托人从宫外带些稀奇的小玩意给我,带些滋补品给西娘……

我再次见到他时,已经十几岁了。

他的样子是我喜欢的,他的性格还是我喜欢的……他的一切我都喜欢。

我已经懂事了,长成了大姑娘。

感情的种子,或许很多年前便埋在了我心底。

他受到了父皇的重用,得以陪着王离时常入宫。我总是借着探视胡亥的由头溜到前朝,去偷偷看他。

安庚哥哥总是耐心的,就算他无法在宫中久留,依旧会听我讲完那些细小的琐事,好像,那是很重要的事一样。

在安庚哥哥眼中,我就是最重要的,我的事也是最重要的。

他是除了父皇以外,对我最好的男人。

如果必须要嫁人,那我希望,他会是我的丈夫。

西娘年纪大了,安庚哥哥求了父皇恩典,将西娘接出宫去养老、安享晚年。

那天,王瑶也跟着来宫门接。

她堂堂通武侯家大小姐肯自降身份来接西娘,事出反常必有妖!王瑶那热乎劲儿、那眼神,很明显也是喜欢安庚哥哥的。

还好安庚哥哥不喜欢她。

他对王瑶的态度,就像大哥哥他们对我。客气、关怀,又有些疏离。

胡亥那小子还挺机灵的,总是帮着我和安庚哥哥见面、递东西,我们也得以在深宫中建立起一丝联系。

安庚哥哥又要走了。

这次,去东郡。

他一直在为罗网做事,也是在为我父皇做事。

东郡的叛逆分子蠢蠢欲动,父皇如鲠在喉。

“你会回来的,对吧?”我问。

我长大些后,父皇也不大拘着我了。我可以通报后出宫,就如今日,溜到城外送安庚哥哥。

他牵着马,另一手握着剑,头发束起,像是个即将进入江湖的侠客。

“会的。”

我们的眼神交汇,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不需要语言,不需要表明,就能读懂对方的心迹。

他这些年辛辛苦苦地为父皇做事,何尝不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前路渺茫,但我不知为何,始终坚信我们会有未来的。

番外:华阳殇

庞大帝国的建立,需要牺/牲品。

尉宣就是一个牺/牲品。

说他生不逢时也好,说他娶妻不善也好……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他的岳丈。

皇帝陛下不会允许皇权分落。娶皇帝的女儿,对世家公子们而言,无异于仕途走到尽头。

尉宣当年有多张扬,如今就有多颓废。

他的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尉家已经逐渐消逝在名叫帝国的洪流之中。

元曼对自己的丈夫,总是充满愧疚。

人,是她自己选的。可若是能够再选一次,她不会再选尉宣。

她毁了尉宣的一生。

直到尉宣回京的官额被人顶替,元曼已再无颜面去面对尉宣。

顶替的人出自她舅家,这次机会没了,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有下一次。毕竟,已经动用了他们能用的最大手段。

父皇治国严苛,从不徇私。元曼不敢再进一步,王夫人也不敢。

他们分居了,是元曼提出来的。

尉宣挂着县守一职,尽管帝国建立后手中权力尽数被架空,府衙仍有他的房间。

元曼独自带着儿子居于公主府。

华阳这地方,实在比不上都城咸阳。元曼和尉宣本有三个孩子的,因医士经验不足、乳母奶水也不行,只留下来一个小儿子。

头胎是个儿子,生下来没多久便夭折了;老二是女儿,养到三四岁时,被一场病带走……

只剩下尉扬这棵独苗苗。

王夫人几次提起,要将元曼一家调回咸阳、把外孙接回来好生养着,却被嬴政回绝。

原因很简单,每个公主都是这样过来的。若只因华阳地方不好便想着回咸阳、乱了规矩,接着会有更多的公主想着回来,一切都乱了。

何况,元曼的华阳同她妹妹们比起来,已是不错的了。

王夫人无话可说,心里却在默默想着,陛下是否真的能坚守住自己立下的规矩?

他最爱的颍川公主也快到了嫁人的年纪,阳翟更远、更苦。若是那时陛下怜爱女儿,破例将颍川公主接回,她也好借此再提接元曼回来的事。

元曼收到母亲长篇大论的信,读了后不禁摇头苦笑。

几十年了,母亲还是不够了解父皇。

“母亲笑什么?”尉扬疑惑。

“没什么。”

元曼敛起笑意,板着脸开始考校他的功课。

尉扬是个很有才情的孩子,颇有他父亲当年的风范。

元曼的思绪再次陷入混乱。

她也不知道这样做对或是不对,或许离开了公主府,尉宣会活得轻松些。又或许……她死了,尉宣就解脱了。

可她舍不得孩子。

尉扬还在成长,她得活着,日后儿子成材再把他举荐入朝。父皇提防女婿,总不会提防自己的亲外孙吧?

父皇最疼爱的八妹妹嬴欢也嫁人了。

元曼独自回了咸阳观礼,站在有些失望又似乎很欣喜的王夫人身边。

失望,是因为父皇并没有徇私,母亲的打算再次落空。

欣喜,是因为嬴欢的丈夫,他身为义子娶公主,截了王离的姻缘,给通武侯家添了不少堵。

元曼看着那对新人,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嬴欢嫁给了她想嫁的人,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驸马看她的眼神温柔得令人羡慕,又家世简单。

他……或许是自愿折掉前程的。

除夕的时候,所有出嫁的公主都回了咸阳。

还有她们的家人。

在外人面前,元曼一家还维持着幸福。

元曼和尉宣并肩走在长街上,心中满是感慨。

一晃这么多年了。

她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当年的心气儿早磨的所剩无几。

宫宴前,公主们都聚在一起聊天,男人和孩子们同回都城的公子在偏殿说些客套话。

嬴欢的丈夫出身最低,婚后生活却是姐妹中最幸福的。

王安庚与其他驸马不同,他从不在意官职、身份这些东西。

安安稳稳过日子,自然和睦。

“真羡慕姐姐,得了父皇特许住在新郑,”九公主长叹了口气:“我天天被监御史盯着,同郡守家的夫人聊聊天都要被查问许久……”

“是啊,我家那个天天酗酒,嫌我挡了他的仕途……”

四公主一脸嫌弃地讲着自家丈夫,眉毛都拧在一起。

二妹诗曼是最可怜的。她丈夫是蒙恬将军的长子,随父去了上郡,夫妻俩成婚多年没有孩子,只剩下二公主孤零零地留在封地公主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