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来得很汹涌,一出门就流眼泪流鼻涕,眼睛红肿起来,浑身起疹子发痒。去年五月份的时候厂里给伊万放了一周多的病假,今年依例还是给了带薪假,让他在家避一避。厂里说是有需要他看的文件会直接送到家里来,实际上除了一些决议会告知性地给他看一眼,实在也没什么事情来麻烦他。
阿夫杰的夫人知道他过敏,白天在家没事就过来看看,要是伊万需要什么东西就帮他去特供商店里带回来,不用他再出门去买。
伊万放假了不代表王耀也不用上班了,考虑到可能会有人来看望伊万或者找他商量事情,王耀还是得跟着伊万。他白天待在伊万家里,有时厂里领导会来看望,大多数时候是无事的,就和伊万聊天或看书。
家里一般门窗紧闭,最大限度地避开了花粉,之前的症状很快就缓解了,只是眼睛还有点发红。
和伊万待了一两天,王耀就觉得伊万平时吃饭太随意了。苏联来的专家可以去职工食堂吃饭,不过由于不合口味一般只有中午吃食堂,晚饭都在家吃。扎伊采夫同志家里是夫人做饭,伊万一个人只能将就,一般就煮面或者吃土豆泥,只有周末偶尔会认真做两个大菜。
王耀觉得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伊万做做饭吧。伊万一开始是拒绝的,尽管说的很委婉,但意思就是质疑王耀的厨艺。毕竟他去王耀家从来都是王妈妈做饭,他可不想拿自己的晚饭冒险。
王耀不满地哼了声,说:“你当我没做过饭吗?再早几年我娘工作忙,经常很迟回来。春燕那时候年纪小禁不住饿,都是我给她做饭的。你今天有口福了,就等着吃吧。”
伊万听王耀说他小时候照顾春燕,想起自己以前也照顾娜塔莎,继而又想起了冬妮娅。
王耀没注意到伊万陡然阴沉的脸色,自己下楼去厨房看有些什么菜。专家局给厨房配了冰箱,这在当时算是顶级的奢侈品了。国内两三年前才刚能造,这一台还是苏联进口的。王耀听说过这玩意,还没见过真品,绕着圈看了半天,心想这铁箱子真神奇,为什么插上电就能变冷呢?
王耀在冰箱里翻了翻,有牛肉有香肠、有鱼有蛋,蔬菜有白菜蘑菇胡萝卜,还有各色酱汁以及黄油奶酪面包,真是应有尽有。
王耀不禁感叹苏联专家待遇是真的好。他知道伊万工资高,但考虑到现在物资匮乏,看到这么多大鱼大肉还是有点震惊,和这个比起来平时自己家的饭菜简直算是糠咽菜了。
王耀上楼问伊万想吃什么,伊万闷闷不乐地让他随便做就好。
王耀想了想,他知道苏联常吃土豆烧牛肉。自己家做过类似的烩菜,大概不是苏联的烧法,正好让伊万试试中国版的土豆烧牛肉。有鱼又有酱汁,做个松鼠桂鱼好了,再炒个青菜,足够两个人吃了。
最费时间的是土豆炖牛肉,要慢慢炖一两个小时。王耀把牛肉焯好过油炖下去,趁等着的这段时间把鱼理了,再洗菜切土豆。他在伊万的一堆酱里面翻了翻,找了瓶酸甜味的用来做鱼。
松鼠桂鱼得现炸,青菜最好也吃热的,主食煮点通心粉就好,都可以等牛肉煮得差不多了再动手。五点左右,王耀算着差不多母亲该回家了,打了个电话回去,说今天晚上在伊万这里吃,家里不用准备他的饭。
再过半个小时肉煮的差不多了,王耀把土豆加进去,打算先把青菜炒好再做鱼。伊万被肉香吸引下来,问他在做什么。王耀一边炒菜一边把今天的几道菜给他说了一遍,添油加醋地说得特别诱人,尤其是说到松鼠桂鱼的时候,说:“这是我老家最有名的几道菜之一,一般要年节的时候才能吃得上。鱼肉外酥里嫩,配着酸甜的芡汁特别好吃”。伊万听得眼睛都发亮了,王耀嘿嘿地笑,对伊万说:“刚好你下来了,去把通心粉煮了吧。”
伊万听话地点头,从柜子里把通心粉拿出来,拿个锅装上水放在炉子上面烧。伊万站在炉子旁边等水的时候被炒菜的油烟呛得咳了好几下,王耀才注意到他们把门窗都闭着,自己做的菜油烟又大。
他让伊万赶紧站开点,但伊万还是咳,王耀急忙说:“别管通心粉了。你去楼上把门关好,我开窗把烟散了,做好了叫你。”
伊万本来不想上去,但是实在咳得难受,还是上楼去了。王耀把厨房上方的一个小窗打开,往锅里加油开始炸鱼。
不一会儿王耀喊伊万下来吃饭。桌子上一人一碗通心粉,土豆牛肉和炒青菜都色泽鲜亮,看得人食指大动。倒是那盘鱼,虽然刚才王耀说得那么热闹,倒是平平淡淡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但伊万不是那么挑剔的人,这一桌菜对伊万来说已经算得上是盛宴级别的了。
伊万从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和父亲两个人过的时候大多是在单位食堂吃,偶尔在家做也是能吃饱就行,充满着斯拉夫男人粗犷的线条感。后来和冬妮娅一家一起吃,继母的厨艺不错,但工作比较忙,只有节日才会有丰盛的饭菜。战争年代更不用说,能不饿死就不错了谁还挑剔好不好吃呢?战后继母病了,家里冬妮娅和伊万轮流做饭,厨艺只维持在能吃的水平线上。
王耀专门为他做这么一大桌菜,伊万心里很是感动,站在一边呆呆地看着桌上的菜。
“发什么呆呀,快坐下吧。”王耀招呼伊万,自己又跑到厨房端了个锅出来,在伊万疑惑的眼神中说了句“看好了”,然后慢慢把锅里半稠的红色汤汁倒在鱼上。鱼刚炸好没多久,芡汁一浇上去就嗞嗞地响,等汁液渗进去后,刚才还索然无味的鱼一下就鲜艳诱人起来。
伊万睁大眼睛看呆了,这像是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令他惊喜万分。王耀得意地讲解:“这道菜因为浇上去的时候嗞嗞地响,像松鼠在叫一样,所以取名叫松鼠桂鱼。怎么样,有意思吧?”
伊万眨眨眼看着王耀,用力地点头,开心得眼睛都在发亮。等噼里啪啦的响声安静下来,才小心翼翼地问:“现在能吃了吗?”
王耀看伊万那慎重的态度着实有趣,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把锅往旁边一放,坐到伊万对面,说:“快吃啊!这个一定要趁热吃。”
伊万挂着大大的笑脸,边吃边变着花样夸王耀。松鼠桂鱼自不必说,又是有趣有创意,又是酱汁味道香。还把王耀的土豆烧牛肉详细地和苏联做法做了比较,说这如何独特。连普通到不行的炒上海青也说什么颜色鲜亮,味道咸淡合适特别爽口。东欧人比起中国人本就健谈,不过几道家常菜,一顿饭夸得王耀都不好意思了,心里美滋滋地想这一下午不算白忙活。
两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伊万直吃到打嗝了才停,还被王耀取笑了一阵。
牛肉还剩一些,王耀用一个小碗装好,把一个碟子倒扣在上面,一边说:“虽然天有点热,放一晚上总没问题。”
伊万正在厨房热牛奶,听王耀这么说感到有点奇怪:“放冰箱不就好了吗?”
噢对!王耀从没用过冰箱,哪里会想到这个?他把剩菜放进去,有些好奇地问伊万:“你在苏联也能用上冰箱吗?”
伊万笑着回答:“用呀。我们夏天也很热的,冬天虽然外面冷但是室内有暖气,都用得上。”伊万显然误会了王耀这么问的意思,回答得文不对题。
王耀不是这个意思,他原本以为冰箱在苏联也和在中国一样是奢侈品呢,但看伊万这意思只是很普通的东西。他有些吃惊地张了张嘴,半晌苦涩地笑道:“我以前还从没见过冰箱呢…”
这回轮到伊万惊讶了,瞪大了眼睛盯着王耀,觉得这很不可思议。
王耀抿着嘴角,羡慕地说:“要是什么时候中国也像苏联一样就好了。要是每个人都能有冰箱,这就是社会主义了吧?”
伊万看见王耀那又是羡慕又是心酸的表情,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他走过来拍拍王耀的肩膀,说:“一定会有这一天的!小时候我家也没有冰箱,但现在在苏联人人都能用上——你看这才十几年呢!中国将来也是如此。还不止是能用上冰箱,以后什么东西都会有;也不止在苏联和中国这样,我们要一起把红旗插满全世界,解放所有无产阶级,完成最后的共产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