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的众人再度坐回原地,静静等着刘三的回答。
“陈大哥、罗嫂子……劳烦你们帮我做一下证。”
一阵布料摩擦的声音传来,似是有人跪下了,片刻后才再度有说话声传来。
“大人,小民是溪头村的更、更夫,刘三说的都是真的!俺亲眼看到的!”
“是啊大人!俺当时在家里正纳鞋底,突然听到了隔壁的争吵声,走出去一看才发现刘家妹子已经……已经……就是那个王闻畜牲!”
两人的话无疑为刘三的供词更添了一份有力的证据,原本安静下来的学子们又有几分蠢蠢欲动起来。眼看着他们一个个面色愤慨的样子,叶明苑半皱着眉将人拦了下来:“不要急,再等等看。”
似是附和她的话一样,前厅又响起了询问的声音。
“你之前说的木簪可在?”
“在此。”
“呈上来给本官瞧瞧。”这句话音落后,前厅好一会儿没有声音传来。就在众人抓耳挠腮之际,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你可是京城人士?”
品了品,叶明苑这才发现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在街头拦下她的灰衣人。难道,他就是冯科?
“但讲无妨,这位是我们京兆尹冯科大人。”
心中升起一丝果然如此的想法,叶明苑微不可查地松了一口气。虽然刘三情真意切,愤恨情绪也不似作伪,但叶明苑心底却总有一种诡异的别扭感。偏偏,她还说不出来究竟是哪里别扭。此刻经冯科一提醒,她这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刘三虽然自称猎户,言辞间却满是文人的感觉。和那更夫农妇的话一对比,反差就显得更大了些。
“草民原籍是定州人士,三年前才迁居至京郊一带。”
冯科似是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虽然你的描述已极为详尽,但官府还需公开调查一番。正式审理便安排在三日之后,你可有异议?”
“但凭大人安排。”
眼见人走了,后厅这才重新热闹了起来。
“人证物证俱在,为何不当场判刑?难不成还要给凶手逃亡的时间不成?”
“话也不能这么说,那位大人说的不错,总不能就听了三个人的话和一枝木簪子就定别人的罪、要人家的命吧?”
……
众人的讨论一直到上了马车离开才结束。不同于其他人的议论纷纷,叶明苑却是一路沉默。
眼看着车中三人都没有说话的意思,李玖只能无奈打破沉默。
“叶兄,今天的案子你怎么看?”
叶明苑微微掀开眼皮。想到连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的冯科,她微微摇头又微微点头:“此事冯大人自会有公正的决断,我们只需看着便是。”
李玖张了张嘴,却在看到叶明苑重新垂下的眼皮后收住了声。摸了摸下巴,他小声嘀咕:“怎么今天一个两个都这么少话?”
叶明苑自然听到了,却也没再搭话。
在明义堂众学子的翘首以待之下,这桩案子终是要开堂审理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一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蔡文也出现在了京兆府中。
“都看我做什么?仔细听案子,回去一人交一篇文章给我!”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的3000可能要十点以后了,宝贝儿们先别等了
第33章 案情
呜呼哀哉了好一通, 眼见蔡文仍旧冷面冷情的样子,一众学子终究老实了下来。
和上次在后厅坐了一下午不同, 此次在审理前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便有人将他们请到了前厅。
正堂中只有些衙役, 显然还未到审理时间。即便如此, 大门前也聚集了一群旁听的百姓。
“听说这次是冯大人亲自审理案子,之前我家老幺的事我还没感谢他, 这次一定得当面谢谢他!”
“好多人都是抱着这个想法来的, 你到时候得抓紧时间了。”
“冯大人……”
叶明苑心中微微一动。她此前听说了冯科在民间的风评极好,却未曾料到会好到这个地步。之前她只当这些百姓是来凑热闹的,没料到都是为了感谢而来的。
看来, 那些竹篮中应该也不是她以为的烂菜叶和臭鸡蛋了。
心头发窘地摸了摸鼻子, 叶明苑偏头转过目光,却发现明义堂的学子们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她突然间就反应过来这是蔡文的套路。
明义堂的学子们大多是高门贵户出身, 日后七八成人定然会入仕途。虽然一个个心中想的都是做一个好官,但何为好官?
这个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此刻,每个旁观的明义堂学子心中都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如冯科一般,能够被百姓真心称赞的官员就是好官。
感慨了一句姜还是老的辣,叶明苑目光一偏就瞧见有人从后厅折到了正堂。
来人一席深紫色的官袍, 步伐极稳,脸部线条坚毅, 整个人显出种刚正不阿的气势。只一眼,叶明苑就认出他正是三日前的灰衣人。
正当她心中感叹着果然如此,一声惊堂木的声音响了起来。
“带证人、嫌犯。”
两个衙役分别带了人上来,施了礼之后便离开了。
冯科瞧着地面上的两波人, 拿起了手中的卷宗。
“刘三,你状告王闻奸.淫你的幼妹、行凶杀人,可是?”
跪坐在地上,刘三愤然瞪了王闻一眼,眼中满是红色的血丝,“正是!”
“且将事情原委叙述一遍,不可添私,更不可隐而不报!”
叶明苑眼皮跳了跳,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冯科这句话是话里有话。低头看了一眼刘三,她却没发现什么异样。
“……草民在王闻的门口发现了舍妹的簪子,一时心急便撞开门冲了进去,谁知竟看到王闻想要将舍妹尸体丢入井中!”
叶明苑回神后恰好听到了这一句,她记得清清楚楚,三日前刘三并未交代这一点。是他当时忘记了?还是此刻迫于压力才说了出来?
叶明苑心中思索着,那厢冯科却已经再度询问起其他证人来。
“刘三所言可属实?”
那陈姓更夫和罗姓农妇倒仍是之前的言辞,冯科闻言点了点头,毫无征兆地再次重重一敲惊堂木。
“王闻,眼下人证物证俱在,你可有话说?”
出乎叶明苑预料的,这王闻倒是一个威武高大样貌周正的男子。单单从外表来看的话,定然没人会相信他是一个奸.杀女子丧心病狂之人。此刻被冯科的惊堂木骇了一跳,他也没有如同其他人一样惶惶不安。俯身跪地,他磕了一个头。
“人是我杀的,我愿承担罪责。”
眼看着人证物证俱在,嫌犯又认了罪,围观的不少人议论了起来。
“作孽哦!斩了这个天杀的吧!”
“可怜那刘三了,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一转眼没了娘又没了妹妹。”
“谁说不是呢!”
“不是他。”
一众窃窃私语中,耳边的清朗声音就格外突出。叶明苑偏头看了一眼七皇子,眼见他没了再开口的意思这才收回了目光。
冯科已经从桌案后走到了正堂中,正当所有人不明所以时,他从袖中掏出了一枝用布裹着的木簪子。
“刘三,你可识得此物?”
刘三眼中划过一丝慌乱,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他快速道:“不认识,不知道大人从何处得来?”
屋子内外都安静了下来。
冯科没有回答他的话,转而向着罗家嫂子问道:“溪头村很多人用的都是这种木簪子,罗嫂子应该也是吧?”
摸了摸头上的木簪,罗家嫂子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将手中的两支木簪并作一处放到阳光下,冯科指着尾端的一处再次问道:“据我所知,簪尾的刻字是用来区分主人的?”
这次不仅是罗家嫂子,便是其他人都跟着点头。刘三刚才已经说过了,他就是通过簪尾刻字才发现这簪子是自家妹妹的,难道这簪子有什么古怪?
就在众人好奇间,一直跪爬在地上的刘三突然大声道:“是草民眼拙,这只簪子也是舍妹的,不知大人从何处获得?”
冯科收回了手,语气淡淡道:“这簪子,正是从你方才说的王闻想要抛尸的井边找到的。”
刘三眼眶都红了,他死死盯着冯科手中的簪子,好似这样就能将它毁灭掉一样。
围观的众人已经看出了些不对劲,俱是一脸疑问地看向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