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175)

作者: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几个人,”明长昱冷不防捉住君瑶的手,在她微弱的抗拒中,将她的手心展开,慢条斯理地在她手心写下几个名字。

温软的指尖轻轻扫过,酥酥麻麻撩得人心尖轻颤,君瑶木讷地垂眸看着,脑海如缭绕的雾气,混沌一片,竟悸然得认不出他写了什么。

他专注而珍重,写完后轻轻将她的手握住:“赵无非有朝廷官职,却暗地里从商,借身份便利揽了不少财路。但他竟敢贩卖朝廷严苛把控的货物,从中谋取暴利。这其中,没人给他方便,他是办不到的。”

君瑶皱眉:“除非有当地的官吏与他勾结,并在他行商公验上盖章。这章,应是县衙知县的官印……”

难道与赵家勾结的是知县严韬?可看严韬的为人,也不似那样的人,难道人不可貌相,严韬其实是个两面三刀的人。

但知县的官印,也不是时时都在严韬手里,偶尔也会交给县丞或其他户房的人,这些都需要知县本人授意才行。

君瑶轻叹一声。

明长昱趁机摸了摸她柔软的手心,没想到她人看着清瘦,手心的肉倒是又嫩又软,虽有些伤痕,但她手骨匀净,手感很好,“派去查问韩愫姐姐的人也与韩愫张姐会过面了,并将韩愫死亡一事告知了她本人。”

韩愫家贫,韩愫的姐姐远嫁,实则为了还算可观的聘礼,二则是为了逃离韩家苦寒的境地。韩愫的姐姐远嫁时,最不放心的人就是韩愫。姐弟两人分隔多年,感情依旧深厚。得知韩愫死讯,其姐悲痛万分,自责不已。在明长昱的人劝说之下,她自然悉数将韩愫的情况告知,并交出了韩愫与她往来的信件,希望从中得查出线索,还韩愫一个清白。

“韩愫的姐姐要将家中的事打理好之后才会来河安,我派出的人不出三五日就会回来。”明长昱说道。

君瑶点点头,她也不知韩愫的姐姐远嫁到了何处,能为查一个真相,远赴各地奔波千里,也不怕真相不会水落石出。

城中的雾气越来越浓,街面的行人也绰约不清,车夫只好驾车缓行。不久后,天空落下濛濛细雨,夹着雾气,视线越发模糊。

不知何处传来飘渺的琴声,低回婉转,似青燕掠影飞舞。这琴声有些滞瑟,比出云苑的嫣儿所奏要差了些。

明长昱想到什么,说:“今日下午,风雅社的人会于襄河船舫之中商议解散的事。出云苑的嫣儿与燕绮娘也会前往,你可以去凑个热闹。”

风雅社集会时,通常会让出云苑的艺女歌舞琴乐作陪,这次相约解散,也是最后一次相聚,虽因赵无非的死不能大肆行欢,但社中的人却不想失了雅社的本真。何况,一行人相聚,总要有人在旁侍候,燕绮娘也算是看着风雅社一步步走来的人,让她相伴也比较合适。

浓雾弥漫,最终不得不就近去了明长昱的宅子。

明长昱让人为君瑶拿了一套干净的衣裳换上,君瑶穿上时觉着上衣合身,下裳略短了些。

“你长高了些,”明长昱摸了摸她的头,比了比身高,“看着快过我的肩膀了。”

君瑶自己没察觉,不过她在长身体,也是不可争议的。最近穿衣让她最烦恼的是胸,以往穿宽松些稍微一裹还能应付过去,这段日子穿贴身的衣裳,都觉得有些勒了。

明长昱略略往她身上一扫,轻声道:“不用裹胸,如今也看不出来。”

君瑶脸上泛红,耳根有些烫:“对,过些日子再裹。”

“哦?是吗?”明长昱轻笑,“我拭目以待。”

君瑶抿唇咬牙,腹诽若他当真敢拭目,就要他好看!

明长昱笑而不语,优哉游哉地倚在窗前,吩咐人去为君瑶量身,好多裁几身衣裳。君瑶仔细听了尺寸,问:“怎么还要做女装?”

明长昱遥遥注视着她,“回京后,你需与我一同入宫。”

“为何?”君瑶不解。

明长昱正色敛容,沉声道:“你需以我未婚妻的身份去见见京中的那些人。”

君瑶欲言又止,轻轻点头:“好。”

第142章 画舫命案

夏日河安多雨多雾,雾霭稍散时,君瑶估计着时辰,前往襄河之畔与隋程汇合。

隋程同知县一行人沿河巡视水利,谁知半途起了浓雾,河面看不清,无法再行船,只好将船靠岸,商讨一番后,决定改日再巡,眼下先且下船。他慢慢悠悠回了关家院子,好吃好喝休憩足够,换了一身清爽干净的衣裳,才不紧不慢地往约定的地点而去。

眼下雾气也未散尽,雾里看物朦胧绰约,往日熙攘的街道依旧热闹,不过薄雾朦胧里,缭绕而起的房屋,隐约掩映的绿树及水墨淡然的江水,俨然成了另一番风致。

隋程拉着马缰慢慢地走,睁大了眼在隐隐约约的人群中搜索,终于发现了君瑶的身影。出门之前,就有人给他留了话,说是君瑶也要随他一同去船舫,并先行前往,在襄河街入口处等他。这样正合隋程的意,风雅社那些人他不熟,吟诗作文也不是他所长,若有君瑶相伴,他也许不会那么无聊。

一见到君瑶,他双眼一亮,将马缰扔给随侍就朝她跑过去,一凑近,他便将今日巡视水利的情况吐苦水般倒给了君瑶。

在来河安之前,他一直以为巡视水利,不过就是乘着船在水面上查看查看,哪儿知道不仅如此,还要测看水深、流速、甚至要严苛检查水上的桥梁和堤坝等建筑,不仅劳心劳力,还要跑断腿。若非半途起了大雾,他现在仍旧在水上吹着冷风。

“难怪赵大人以病躯混到今天的地位,”隋程忍不住感慨,“他可真是亲力亲为啊,河水那么凉,他也敢乘小船探水,堤坝那么高,离水面可有些深远,他也要亲自查实。这两日县衙安排了修筑堤坝的人去修缮,本觉得我与他年轻好糊弄,谁知赵大人三言两就将堤坝的情况查得一清二楚。严知县得知那些人有心欺瞒,动了怒,趁机让人去查了堤坝的猫腻。”

这河安,表面看似一派升平,内里却既黑又乱。严韬初来两年,的确为河安上下做了不少实事,但许多疏漏与问题,不是一两年就能彻底填补纠正的。何况这其中关系复杂,处处有所掣肘,他也不能大刀阔斧的施展。

“有关堤坝的账目,在前些日子都被雨水泡过了,赵大人趁此机会亲自监督做账,那些人想在他眼皮子底下作假,只怕难。”隋程说道。

君瑶默然不语。明长昱曾对她说过,河安县年年都向朝廷要钱维修重筑,这些钱到底用了多少,用在了何处,趁现在那些人手忙脚乱时一一比对,就能知晓结果。

隋程见她一言不发,悻悻地收了声,又忍不住问:“你今日可帮我照顾小狸猫吗?我走后它吃得好吗?”

君瑶无语,那只小狸猫,刚被送来时,也不过是一只比巴掌大些的精致小可爱,如今快被隋程喂成小猪了,成天吃了睡睡了吃,连见了老鼠都怕。见了人除了要吃的,还是要吃的,怎么会吃不好?

她随口说:“好,我让人给它喂了肉。”

隋程拍了拍她的肩膀:“多谢,喂猫之恩我一定会报答的。”

君瑶失笑,喂只猫需要报答什么?

这时忽而听到有人恭敬地喊了一声:“御史大人。”

循声看过去,见有人身着青色长衫,从雾中缓缓出现,此人气质清儒,步履有些急,走近之后,君瑶才认出他是县丞顾恒子。

“没想到竟能在此与御史大人相遇,当真是巧。”顾恒子拱手行礼说道。

隋程不冷不淡,君瑶拱手行礼。

顾恒子依旧维持着谦和的态度,客气地在前方带路,此处离襄河之畔也不远了,缓步而行约半盏茶时间,就到了约定的地方。

说来也新奇,风雅社最后一聚,没有与往常一样在出云苑,而是安排在出云苑的船舫上。近日出云苑是非多生,赵无非又在那里出事,社中的人有意无意都有些避讳。

可让君瑶惊疑的是,雾气层层的水面,没有见到什么船舫。倒是有几叶扁舟,在水面时隐时现。这里并非襄河最繁华之处,也不是祭河画舫靠岸的地方,但出云苑的画舫本就该停靠在这里,为何此时却没见着船和人?

顾恒子眉头紧蹙,正欲让人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就见一小厮模样的人匆匆跑了过来,说道:“大人,因方才雾气太大,船只停在此处视线不足恐有其他船只相撞,所以燕姑娘让人将船划到下游河面宽敞些的地方去了,那里有风,雾也淡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