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记(31)

作者:海中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刘妈妈从库房里取出来一小叠如意云纹粉蜡纸,怕小丫头拿了纸给弄皱了,自己亲手捧着送过去了。

还没到亭子里,老远就能听见那个尼姑道:“我却觉得这句‘帘外风轻雨乍晴,清簟凉生暑’写的好。你那‘少来懒学老来痴,不知世事如斯’,也未免太教条了。好好一个五月,对着莲花儿就别学习了。”

端娘道:“我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这‘风轻雨乍晴’,一下子就把前几天刚下雨的时候写出来了,也难为了三姐儿,没正经读上几年书,这诗词却做的不错。”

薜荔笑着道:“我不外乎是套了‘昨夜雨疏风骤’罢了,说好,也是人易安居士的词好。后人不论怎么套都差不到哪里去。”

静安口直心快,“你就莫要再谦虚了,旁人想套的好还不成呢!就说我游历南方,那些子矜为某某地方才女,某某地方几女先生的诗词多有不如你的。可人家却傲的很,还问我‘我这词与那大名鼎鼎的陈正思那个好?’”

静安学那个不知名的小姐学的像,又故意掐尖了嗓子,模拟出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惹得这群姑娘们又笑成了一团,连大姐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小刘妈妈见她们越说越偏,便上前把纸放到了书案上,劝了句,“姐儿们也要注意些。虽说是在家里,可这要是传出去一句两句,那可如何是好?”

众人一下子便收敛了些,薜荔忙向小刘妈妈告饶,只说她们不会闹出格,让妈妈放心。

等小刘妈妈走了,佳娘才急忙问静安,“南方那边到底如何?我之前只听说是南方多才女,常有一个地方有好几个才女的。只是不知道和咱们大姐儿比如何。”

静安道:“那些算什么才女?无外乎是会写几首诗,便被家里找名士攥成集造出来的。你是不知道,南边极看中自家门楣,多有讲究‘书香世家’,‘在世班家’的。不过就算如此,名气最大的还是咱们大姐儿,那可真是我说出自己来自向县,便有人问的地步。”

佳娘端娘和薜荔都不约而同的“哇”了出来,一副与荣幸在的样子的,纷纷看向了大姐儿。端娘还拉着大姐儿的袖子,艳羡的问道:“大姐,你说将来你会不会是大齐的易安居士?”

大姐儿还未说话,佳娘却先道:“什么大齐的易安居士?你莫不是盼着大姐的命不好?说,你是不是嫉妒大姐!”

端娘气的脸色瞬间红涨了起来,回嘴道:“你这才叫嫉妒吧?易安居士才学过人,比起男儿也不差,怎的一提起居士你就不高兴了?莫不是觉得大姐儿被比作居士多了,心里不舒服吧!”

大姐一手一个,把两个人按住了,“不管是不是居士,可咱们今个却人人都是名士。即是名士,那就该作诗取乐。口舌之争未免对不起这满池子莲花。”

说罢,又拿回来两张粉蜡纸给二人,“我与三姐儿皆做过了。静安自请当了裁判不算,可就差你们两个。快写,写完我也给咱俩集个册子出来,画上几幅好莲花,把你们都捧成才女。”

端娘还好,她就爱写个诗,如今听大姐儿给她画饼,架也顾不上吵了,眼睛亮晶晶的去做词了。但佳娘却不太行,她喜欢听人讲故事,可作诗就………

佳娘咬着笔杆,皱着眉毛看着纸,就好像纸突然变成自己最讨厌那条绿瑞兽缎子袄一样。然而对面的端娘却已经在白棉纸上勾勾画画,眼见着就要做出来。佳娘心一横,偷偷勾住了薜荔,请求场外帮助。

薜荔见大姐儿假装不往这边看,就知道是有心放水,便装着拿点心的样子,走到佳娘身边为她捉笔。

写这个好弄,薜荔也不觉得自己有天赋,只是照着音调找字填词,只要格律对就行了。管它词句通不通,碰上了就是好词,碰不上也能说句“捷才”。

反正她前世语文课的小作文就是这么糊弄过来的,到了这里就更加如鱼得水。

不多时,这二位也做出来了。倒是都填的卜算子,一个说“雨过莲花深”,一个道“荷叶满池塘”,都称不上佳作,只是倒也能读一读而已。

大姐儿也不为难这两位,只是把做的词放到了一边,继续招呼大家开始吃酒占花名儿,只等日头照干了荷叶上的露水,才主宾尽欢的散了各自家去。

这诗会的习惯便就此固定下来,每年都开。一晃,便是四年后,薜荔十三岁了。

作者有话要说:

1.这章里面的诗词来自于AI作诗网——九歌,我把链接放到围脖里面~

2.这张只有两千字,磕头道歉_|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影下的青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 菊花庵的邻居们

诗会已经结束了,但薜荔还意犹未尽的坐在大姐儿的屋子里,拿着册子谈论席上说过的事情,“江南果然是学问渊博之地,那十岁神童写的诗和文章可真好。最难得是,静安师傅居然见过他一次!”

静安向着薜荔双手合十顿首,只是面上神情却是极得意,“早年我见他的时候,还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子,被那家的奶奶带出来一起看戏。我见了他心下欢喜,也是为了讨个吉利,便道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谁知现在他会有此般出息!”

大姐儿道:“你如今已经升了庵里的班头,就稳重些。知道你被人家神童写进册子了,回头我也把你写进自己的诗集里,你就是天下独一份的尼姑——神童也给你写诗,才女也给你写诗。”

薜荔笑了起来,“那这么一说,千百年后若有人考究咱们这段历史,考究在这年月的神童才女,可就要迷惑了,”她清清嗓子,学着老学究的样道:“哎呀,这尼姑不得了。江南也有她,向县也有她,莫不是什么菩萨化身?说不定也是文曲星座下的女婢来保驾护航了。”

静安道了句“阿弥陀佛”,叹气道:“初见你的时候,我还能与你斗上一斗。这些年下来,你这嘴上功夫愈发厉害了。贫尼甘拜下风,只能给施主算个姻缘挂,以表敬意。”

这话一出,薜荔和大姐儿脸都红了。大姐儿不自在的拿起扇子扇风,那张白瓷般的秀气脸蛋微微的低了下去,难得出现了一副小女儿的羞怯之态。

薜荔出面解围道:“菊花庵是清静之地,算什么姻缘挂?依我看,咱们每人给菩萨上柱香,保愿家里人都长长久久的才是真的。”

可静安似乎是没看出来眼前两人之态,依旧坚持自己的姻缘之说,“还是算算吧。世上多有痴男怨女,早日算出来,早日破除情业之障。”

这不对劲,薜荔微眯起了眼睛。静安是一个既诙谐又有颜色的姑子,能长袖善舞从个外来尼姑做到庵里的班头,已经说明她的厉害了。最难得的是,她身上没有傲气,也没有自怜自哀之意,也从不会强求别人听自己说话。

像这样如此反常的行为,明明知道这事很敏感却还是反复提起,那很可能说明这里面有问题。

大姐儿放下了扇子,只轻吐出了两个字,“王家?”

那边静安轻轻的点了点头,低声道:“多余我也不好多说。只是自打王家从京里回来,这王大少爷,可没少了往菊花庵的邻居那边逛。这些日子我听那些上香的人私下里嘀咕,说王家多了个孙少爷。”

称呼爷是这些年兴起的风气,说奴仆喊主子爹娘,到底也有失主人家的气度,显得狭隘,失了圣人之训。所以便从京里逐渐蔓延到了京外,从官场逐渐延伸到了民间,一律只称老爷奶奶,少爷少奶奶,不然就会被人称为土包子。

这个恰好和原著的背景应上了,但现在薜荔没空管这个,她颇为惊讶的看向了静安,“这是真的?有无可能是妇人闲言碎语造谣中伤?”

静安笑了出来,“他去拜访菊花庵的邻居这事还能说我眼拙。可王家有了个孙少爷的事情,却只瞒着你们陈家呢!你出去问问,王家这些日子是不是常请治妇人小孩的大鞋任家上门?”

薜荔看向了大姐儿,大姐儿不开口,她满肚子的抱怨之词也只能憋下去。只见大姐儿脸上的红润之色慢慢褪了下去,脸上交织着几种神情,最后一一都沉淀了下去,仅剩下了平静,“这事我谢你告诉我。你放心,我也不会对外说是你泄的密。你们都先出去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