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天严格地按照计划执行每个步骤,包括训练也包括饮食的部分,坚决不碰一点油腻的食品。他不再如过去在省队时那样常常自以为聪明地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或是叛逆地照着反方向来,他越发明白时间紧迫,这里容不得他花心思为满足那点吃喝上的简单欲求去搞任何小动作。
因为有了同伴,白天多了一对一的抵肩对抗等训练内容,夜晚的训练则多了游戏环节和踩腿环节。据谢鑫鑫说,秦老师的游戏观念很过时,前些日子还给高中的投掷运动员玩过“消灭大灰狼”的游戏,被一众人哀声连连地说幼稚,把他们当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徐捷带来了追逐跑、障碍跑、运球跑、接力跑等更成人化一点的游戏,队员们很喜欢,但秦老师坚称“你看这种游戏多无聊,一点都没有趣味性”。
徐捷当然会反驳:“你这是自私地把自己的趣味建立在大家的痛苦之上。”
李桓怡也说:“秦老师,我们这里最年轻的也有十五岁了,还玩大灰狼小白兔这种游戏,那不是把我们当幼儿园小朋友吗。”
秦老师则振振有词:“你们不管长到多大,在我们眼里可不就是小朋友。”
众人“嗷”的一声,觉得不甘心,但又无从反驳。
同伴帮忙踩腿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感。白天的核心力量练习太累,加上天气炎热,没多久就让人大汗淋漓。夜晚踩腿能很好地放松腿部肌肉,当然,前提是同伴不能太重,否则被踩的人说不定有骨折之虞。谢鑫鑫很瘦,总是借机控诉祁天和袁朗“肥胖”,每回都接近于把他的骨头踩断。大家开着善意的玩笑,气氛十分活跃。
有一只小猫不知道从哪儿窜进来,身上白黄相间,是只花猫。猫瘦的只有皮包骨头,引起了田径队一众人、特别是女生的怜爱,每每它跃过栏杆步入校园,他们都会拿些吃的喂它,还摸摸它身上柔软的皮毛。这事本是不被允许的,但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秦政打趣说倘若是只肥猫,受到的待遇必然会大大不同了。
大多数时候,田径更像是属于一个人的项目。人们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训练,专注于自己的成绩,但在这些特别的时刻,每个训练者又仿佛构成了一个大家庭。两种迥异的感觉可以互为补充,毕竟前者往往让人觉得专注又孤独,而后者是一种不一样的快乐。
短暂地离开赛道,再度重返,祁天才越发强烈地意识到他有多么依赖这条跑道。跑步是一项那样迷人的运动,无论长短,每个运动员都在有限的距离内和时间展开对抗。当有人带来崭新的运动节奏,这种感染力将跨越性别、国家、种族的界限。
时间的奔流那样迅疾,寻常人光是追随它的步伐就已经要耗尽全部的力气了。而赛道是人们得以挑战时间的唯一路径。祁天沉浸在这种快感里。
夜幕降临,操场四角开了路灯,淡淡的幽光照着地面,也照着绕着它舞动的飞蛾和微尘,像一种发光的朦胧的雾气。
队员们在进行放松训练,隐约的光线勾勒着他们的形状。
袁朗问祁天:“你又要回去比赛了?”
祁天点点头,“我得先比很多场。”
祁天没有详细讲他们的计划,因为尚未拿到锦标赛的资格,前路未卜。
他现在已经学会不对自己还没做到的事发表意见。
袁朗也没有多问,他只是说:“挺好。”
秦政和徐捷站在器材室旁,一人点了一支烟。
秦政说:“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做教练。”
徐捷手夹着烟,看了看他,“怎么讲?”
“我觉得这段时间是我看你最快乐的时候,”秦政说,“整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你平时写东西多痛苦,在这里就很放松。”
徐捷想了想,笃定地摇头,“我觉得是你心理作用。”
秦政一下急了,“当然不一样,我给你表演一下你现在的状态。”
说着,他做了一个十分搞怪的鬼脸,然后一跳一跳地走了一段路,就像许多小学生喜欢做的那样。
徐捷不忍直视,脑海里只剩下了“应该把这人送去精神病院”的念头。
他实在看不过去,抬腿给了在嘚瑟的秦政一脚。
他承认,在一中参与教练工作的日子很开心。队员们并不见外,很快就热切地与他打成一片,开些无关痛痒的玩笑,追着他玩。有时他会恍惚自己身在何处,是不是又回到了三年多前洛杉矶的大学校园里。
祁天也不经意地对徐捷说过,他现在笑的比以前多了不少。
八月三日,南城分站赛,11秒12。
八月十七日,津城分站赛,11秒09。
八月三十日,农城分站赛,11秒15。
九月二十七日,万城分站赛,11秒04。
十月四日,京城分站赛,11秒07。
大巴、绿皮火车、动车、飞机,几乎所有交通工具徐捷都和祁天尝试了一遍。最开始到一个新的城市祁天还觉得兴奋,比赛后会在路上逛逛拍照,但后来同时要上课、训练和比赛,他来去匆匆累得不行,比赛后马上就在宾馆的床上躺下不起来了。
“总出差的人真不容易。”意识到徐捷的话很有先见之明,他感慨道。
最终祁天顺利拿下连续五站的男子百米冠军,获得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外卡资格。按照规定,他所代表的省份按照所在的学校而定。祁天将要代表南江省参赛。
十一月初,锦标赛的预赛名单公布在官方网站上。
一天晚上训练时,徐捷接到一个电话。他看来电信息陌生,本来以为是传销骗子没去管,但无奈那人锲而不舍,最后他还是接听了。
电话那头的女人自我介绍是《华国体育报》的田径记者,说自己是通过比赛主办方联系到徐捷的,主办方提供了祁天现在教练的电话。他们报社想要对祁天进行一个简单的采访,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不会耽误训练进程的。
徐捷说:“我会征求他的意见,回来给你消息。”
那个女人又问:“我可以也对您进行采访吗?”
徐捷说:“不可以。”
挂了电话,他向赛道望去。已经快入冬了,天气寒凉,白日的热气没多久就悉数散尽。而祁天穿的很少,还在赛道上跑着。偌大的操场上只有他们两个人,高空中星月为伴,显得他们那样地渺小,但又因骨子里的执拗凸显出了种平凡人的伟大感。
第二十二章
祁天通过外卡战重返赛道,代表南江省出战,这事很快在田径论坛上就传疯了。
一日训练结束后,徐捷在家与祁天展开一场长谈。
祁天刚刚训练结束,外面寒气逼人,刚做完10组20米橡皮带阻力加速跑的他却一直在流汗,肌肉放松活动后这汗也没消停。他坐在那里,一边不断地用毛巾去擦,一边听徐捷讲话。
他告知了祁天报社记者想要约他电话采访的消息,同时提醒他对方很可能来意不善。报社记者嗅觉敏锐,善于捕捉新闻热点,而热点恰恰是祁天身上最不缺少的东西。冠军赛前他少年轻狂,天不怕地不怕,有违大众心目中运动员该有的谦卑形象。冠军赛上他立下夺冠之词却又在赛道上受伤跌倒,被指为欺骗观众,仓皇退队离开北城。而如今他再度回归,偏偏又代表了一个陌生的省份,引得众人指摘和猜测。
深入一想,便觉得这采访里必然话里有话,暗潮汹涌。
若你拒绝采访,人家可以发条微博,说昔日天才少年如今落寞,却仍耍大牌,对记者邀约置之不理。若你真采访了,年轻稚嫩,只怕被人家带进一个个坑里却仍旧浑然不觉。
徐捷将每条路的利弊都放在祁天眼前,让他自己抉择。
祁天坐在桌前,目光注视着桌上在徐捷面前摊开的训练日志,久久不语。
他想,沉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应该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是需要更为谨慎,更经斟酌,避免未来被人诱导或利用。
他说:“我可以接受采访。”
徐捷问:“如果你依然是众矢之的,再被网友骂个狗血喷头,怎么办?”
祁天引用句名言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徐捷再问:“如果舆论的反馈并不乐观,你不会因为他们而从江海县再逃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