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起居录(重生)/五十弦(59)

作者:绮里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顾瑟肯对她说这样的话,已经称得上是交浅言深了。

她深深地看了顾瑟一眼,没有接她的话,只是笑道:“卿对留仙好生生疏!留仙薄名,世人都唤得,卿如此人品,若是留仙得以亲近一二,足称平生之意了。”

顾瑟看着她。

沈留仙目光诚挚,面上一点哀伤几不可见,只是沉静与决意。

顾瑟就微微地笑了笑。

她道:“世人都唤留仙的名字,没得都叫得俗了,我因此不喜欢。”

沈留仙低下头笑了片刻。

她柔声道:“我小字姮娥!”

顾瑟就笑着唤了一声“姮娥”,道:“我乳名阿苦。”

侍候在两边的丫鬟们都没有想到两位女主人原本还剑拔弩张、分庭抗礼的,却忽然急转直下,就这样交换了私密的小名。

闻藤和对面的大丫鬟就交换了一个有些震惊、有些默契的眼神。

顾瑟和沈留仙都没有留意侍女之间的暗流。

沈留仙的目光柔软下来,落在茶烟袅娜的水面上,低声道:“我认识他十年了。我不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一直到这一回进京……我本来也以为我一辈子都不会再遇见他了。”

她话语间的刻骨温柔,让顾瑟生出些熟稔而恍惚的感觉。

顾瑟轻轻“嗯”了一声。

沈留仙道:“从前我想,无非是一生一面,往后嫁给谁都是一样的。”她抬起眸子,看着顾瑟,道:“何况天家多情薄情,并不多我一个。”

顾瑟笑道:“姮娥这样想,原本也不为过。”

她神色坦然,沈留仙就轻轻舒了口气。

她忍不住道:“阿苦这般品格,顾家也是百年清望,何必行此一步?”

顾瑟柔声道:“我与姮娥,原本并无不同!”

沈留仙方有些明悟,一时又有些歉意,道:“方才是我小人之心了。”

顾瑟道:“姮娥原本不知这里头的事,怎么是你的错?”

她微微敛目,道:“倒是姮娥,委实是难行了些。”

她是河洛沈氏精心教养十余年,要进与皇室,为夙氏与沈氏诞育拥有共同血脉和利益的后嗣的“贡品”。

沈家怎么会允许她自作主张,怎么会把她嫁给一个如今看来并不出众的武将?

沈留仙看着她微有些沉郁的神色,反而笑了起来,抬手抚了抚她的发鬟,十分的亲昵,道:“所幸有阿苦在,也算是帮了我的大忙。”

她是沈家的嫡女,正是因为贵重,才更不会轻贱。

本朝初立的时候,甚至求都求不来沈家的女孩儿下嫁为皇子正妃。

太子若是自己选择了太子妃,沈家是不会把她做妾的。

即使是天子妾!

沈留仙笑道:“我初来帝都,也不知道哪里有趣些,阿苦愿不愿意做我的东道?”

她既然这样的豁达,顾瑟也不再替她纠结,只是舒了眉,道:“这时节帝都有趣的去处倒是不少,鹿溟正宜赏花,大相国寺也有香会……”

梁州州治锦城,从帝都出发一路向西南而行,沿途凡一千五百余里,即使是一人双骑、星夜兼程,也要两、三天的工夫。

玄衣男子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府衙门口的时候,府中没有人知道来的人是谁。

皂役检查了他带来的名刺,就往府衙里去传信:“顾大人,有一位京中来的公子求见。”

正在披阅案卷的顾九识闻言微有些惊讶,说了声“请”,把剩下的一点卷宗翻阅完了,才起身往待客的厅堂里去。

年轻男子一身玄色的广袖,没有坐下来休息,也没有喝衙役摆上来的茶水,背影像棵笔直的松树似的,静静地站在堂中。

顾九识一时觉得这身影过分眼熟,一时甚至疑心自己有些眼花,道:“……殿下?”

夙延川回过身来,看他进了屋,躬身向他深深地行了个礼:“顾大人。”

顾九识素来七情不上面,但心里也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

夙延川为储君十六年,万人之上,即使是面对东宫课师,也少有这样的尊重和礼数。

顾九识道:“殿下,您何故如此?”

夙延川已经直起了身,目光清亮地看着他,道:“顾大人,某此来为有一事,十分要紧,必要先求得顾大人的首肯。”

第53章

夙延川这样的郑重其事, 让顾九识心中生出一点难言的预感来。

他敛眉道:“殿下, 您坐。”

岔开了话题。

夙延川微微笑了笑, 却在下首的椅子上落了座。

知机的衙役撤去了粗劣的旧茶,换上了新的,就纷纷地退了出去。

顾九识心里有了预兆,就稳稳当当地坐在主座上, 垂下了眼等着夙延川开口。

要说的话一路上在心里已经斟酌过百、八十个来回,夙延川没有继续兜圈子,而是开门见山地道:“顾大人,我此行特为求娶令爱而来,还望顾大人允准。”

顾九识淡淡地道:“臣有两位女儿,长女年长不驯,次女尚未及笄, 不知殿下想要求哪一个?”

夙延川没有在意他的冷淡。

顾九识这些年里态度一直十分鲜明,这一次没有直接拒绝, 已经是夙延川意外之喜了。

他重新站起了身来,道:“我慕顾大人次女多年。她秉性柔善、智识过人, 于当世女子中,都罕有人及。我爱慕她性情、人品,惟愿此生有此一妻,相知相伴, 白首共老。”

他神色、言辞,都十分的诚恳。

顾九识抬起头来,注视着他, 面色像是一潭深深的水,看不清深浅虚实。

夙延川微微苦笑。

顾九识,真是一朝良臣、治世能吏。

做君王的遇上这样的臣子,明君贤臣,相得是福气。

做女婿的遇到了这样的岳丈,可真要打叠起千万般的小心。

他想起女孩儿温柔专注的眼。

那么信赖、那么深情。

夙延川沉声道:“顾大人!我知道你一片慈父之心,无论是身份、地位,我都不算是佳婿。但我也有自负,可以护持令爱一生万人之上、长乐无忧。”

他恳切地看着顾九识,道:“令爱的胸襟、见识,都不应拘束于后宅方寸之间。她胸怀天下、慈悯众生,但这样的气度,放在任何一个门第,于她都只是折辱和囚牢。”

夙延川的话击中了顾九识心中最隐秘、最柔软的忧虑。

在开原的那几年,一直协助他整顿府城庶务的顾瑟,对政事、对民生展露出来的惊人敏感,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隐痛。

他沉吟不语。

夙延川留意到这沉默。

他提振了精神,又道:“顾大人,我爱慕瑟瑟的最初,就知道她有这样的心智和胸怀。她愿意为我辅佐,我不胜欢喜,她愿意过世间小娘子的日子,我也愿意尽我所能,为她遮风避雨,辟个盛世太平。”

他再次郑重地道:“我立事多年,有所欲、有所不欲。此生若得瑟瑟为妻,但有此一人相伴足矣。”

他最初说“惟愿此生有此一妻”的时候,顾九识并没有当做一回事。

这一次,顾九识目光炯炯地看了过来。

夙延川站在地下,身形如柄长枪一般笔挺,肩宽腰窄,目光锐利而明亮,面上是笃定不移的神情。

“有此一人相伴足矣。”顾九识轻声重复。

夙延川道:“便是如此。”

顾九识冷冷地道:“殿下,君无戏言,臣亦不迫君。您可想好了。”

夙延川道:“我一生从无轻诺——人生天地之间,但求俯仰无愧而已。”

他再次躬下了身,道:“世间颜色千万,不及我心一人。顾大人家宅安宁,当亦知我所想。”

顾九识垂下了眼,良久的沉默之后,他徐徐地道:“小女是臣爱之所钟。她自幼娇憨,不谙人心险恶,臣与内子都惜之不及,许多稚弱不胜之处,只怕并不足以做殿下的良配……”

“往后,就托付与殿下了。”

他亦站起身,翁婿两人堂中相对,各自深深一揖。

随着太后万寿的临近,帝都内外的道观、庙宇也纷纷开起了连场的法会,为大燕、为太后、为万岁、为天下黎民祈福。

更时时有玄妙的“祥瑞”被报上朝廷,得来庆和帝遍地洒金似的赏赐。

万寿宴设在了扩建竣工大半的上阳宫内。

外臣与命妇在银台门就分开了两路,顾笙、顾瑟、顾莞姊妹跟在按品大妆的老夫人钟氏和云弗身后,屏声静气地随着引路的内侍前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