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起居录(重生)/五十弦(60)

作者:绮里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前后左右都是入宫朝拜的女眷,夫人们身后跟着花一般正当好年龄的小娘子,却没有一个敢放松一点,唯恐发出些声音,在御前失了仪态。

顾崇是二品的尚书左仆射,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朝一等一的实权文官,钟老夫人诰封郡夫人,云弗亦有郡君品阶,顾氏女眷在队列中的位置十分靠前,顾瑟稍稍抬眼,就看得到走在她们前面一个身位的荥阳公主府众人。

身材高挑而微微丰腴的秦溪挽着一位老妇人的手臂走在最前列。

她身上有县主的封爵,因此按品穿了一身宝蓝色的礼衣,扶着她手臂的老妇人亦是礼服严妆,脚步微微蹒跚,内侍也尊重地放缓了速度,只是稳稳地走着。

顾瑟收回了目光。

本朝后宫不盛,内、外命妇没有分别赐宴,而是都安排在了蓬莱殿里。

这时节一众宫妃已经先在皇后的率领下向太后娘娘贺过寿,外命妇们到了殿前,先在内侍的指引下三跪九叩、山呼万寿,才由宫人引着,分别往不同的座次上入席。

顾瑟就感受到斜下方有一道锐利的视线不偏不倚地落在她身上。

她垂下眼,以袖掩面,将茶杯微微沾了沾唇。

抬起头来的时候,就对上那目光的主人。

她心里默默地数了数座次,那一桌是三品外官的家眷,少女踞坐在席上,她身材娇小,容貌明艳,但神态十分的矜傲、醒目,几乎不加掩饰地看着她。

与她四目相对的时候,微微嗤了一声,别过了眼去。

顾瑟几乎有些失笑地转过了头。

她与顾笙那日不欢而散之后,只在钟老夫人房中见过两、三回,彼此都淡淡的,这一回重新坐在一张桌上,也有些泾渭分明的味道。

她没有去看顾笙,也不知道顾笙一直留意着她,这时轻轻笑了一声,道:“阿苦当真是夺目,那范氏一眼就瞧中了你。”

声音极轻,若不是顾瑟耳目聪敏,几乎就错过。

顾瑟微微抬了眼,道:“素昧平生,她却瞧中我做什么。”

顾笙抿起了唇,一副笑吟吟的模样。

顾瑟不耐烦与她猜谜,索性不再说话。

就听上首的荥阳大长公主笑道:“……要让臣说,这世间再没有比太后娘娘更有福气的妇人了。陛下这样的孝顺,太子爷也这样的出色,如今太后娘娘竟就只等着太子爷给娘娘生十个、八个的皇孙孙,到时候不知道先抱哪一个才好呢!”

太后就笑道:“罢了,儿大不由娘,咱们喜欢的,爷儿们可不一定喜欢。”

又十分给面子地道:“这上头,哀家就不如荥阳你的福气,满朝勋贵谁不知道贞哥儿争气,如今眼见着福安也这样大了,满京城的出挑儿郎,竟随你挑拣呢。”

荥阳大长公主“嗨”了一声,道:“福安这丫头,臣都没脸说。”

众人的眼光都聚了过来,秦溪就微微红了脸,娇嗔似地喊了一声“祖母”。

荥阳大长公主就拍了拍她的手背,十分亲昵的模样。

白太后坐在蓬莱殿的主座上,荥阳大长公主和凌皇后的席面一左一右地布在两翼。

凌画约被皇后带着坐在身侧,此刻以扇半掩了口,笑盈盈地道:“县主平素里最大方的,如今这样的小气起来,我是不信的,一定有别的事。”

她是凌皇后的族侄,凌皇后与白太后又是姨甥,关系素来有些扑朔的亲近。

她敢说的话,别的人却未必敢接,因此气氛就一时有些诡异地静了下来。

凌皇后就轻斥道:“你这丫头,县主的事也敢乱说起来。”

白太后看了这对姑侄一眼,笑道:“画姐儿还年轻呢,没有出阁的小娘子,就是跳脱些也不为过。倒不要拘束坏了。”

凌皇后就恭敬地应了声是。

冉贵妃娇笑道:“可见皇后娘娘是最尊重太后不过的,怪道陛下时常同嫔妾说,要学着皇后娘娘的人品行事……”

凌皇后却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只是向太后道:“姨母,画姐儿从八、九岁上就离开家里,跟在我身边,这么些年,多亏她陪着我……如今她都十六、七岁了,女孩儿的花期眼看就耽搁过去,我这心里又是舍不得,又是心疼,总想着要给她寻一门叫我放心的亲事……”

全然把冉贵妃丢到了一边去。

冉贵妃倾了倾身子,慵懒地支在了桌面上,好像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似的,又招手唤了个小内侍,低声吩咐了句话。

众人心中各有思量,面上却都是一副其乐融融的神情。

荥阳大长公主就绵里藏针地道:“这做娘的心思,臣也懂得,好好养大的姑娘,纵不是亲生的,也想把她嫁做个正头娘子,夫妻尊重,才能放得下心……画姐儿样样都好,纵然是出身低些,有娘娘的情面在,想必也是求娶者众了!”

凌画约像是羞窘似的遮了面,扇子后头微微咬紧了牙。

秦溪看了她一眼,也若有所指地笑了笑。

凌皇后却丝毫不给面子地冷笑道:“我凌氏一门忠烈!大长公主,你敢在我凌家历代男儿的灵前说一句‘出身低些’?”

她是晚辈,荥阳大长公主被她这样地问到脸上来,也不由有些色变。

第54章

今岁除夕大宴的时候, 荥阳大长公主因病没有出席, 因此已经有一年余没有见到凌皇后了。

她没有想到凌皇后如今言辞这样的直白, 一时竟有些狼狈,因为尚且记得此刻是在白太后的万寿宴上,压住了心里的火气,和声道:“皇后瞧着有些清减, 正因为世人都知道凌氏忠公殉国,皇后才更要多多保重些才是。”

凌皇后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转头道:“姨母!太子是您看着长大的,可他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难道我就不心痛他?”

白太后也有些头痛。

她没有接凌皇后的话茬,丹墀上片刻的寂静之间,就听到冉贵妃曼声道:“笙儿,给本宫倒一杯酒。”

众人这才注意到冉贵妃的桌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妙龄少女。

少女颜色十分的端丽, 即使是被许多目光看着,也落落大方的模样, 先执起案上的酒壶,倾了一盏澄黄的酒液在杯里, 才看向冉贵妃,得了示意之后,站起身来向众人行礼:“臣女顾氏,见过太后娘娘万岁、皇后娘娘千岁。”

团团地福了一周。

“顾氏。”白太后多看了她一眼, 问道:“你父亲是哪一个?”

顾笙唇角含笑,柔顺地道:“臣女是永昌坊的顾氏,家父是今任的梁州刺史。”

白太后就点了点头, 笑道:“你是瑟瑟的姐姐,不错,果然是个好性子的。”

不是“顾平章的孙女”,也不是“顾德昭的女儿”,而是“瑟瑟的姐姐”。

顾笙扣紧了手指。

她垂下了眼帘,含着笑柔声应道:“正是。舍妹颖慧,素来远胜于臣女。”

白太后今年已经七十岁,早年大权在握,后来修身养性,早就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

在这样的地位上,被她问一句、赞一句、斥一句,都只能当做是福气。

顾笙也明白这个道理。

她恭顺地站在那里,听着白太后又问道:“既你来了,怎么不见你妹妹?”

也没有等她回答,就向站在一旁的女官道:“去叫瑟瑟来陪我说话。”

荥阳大长公主就凑趣地笑道:“做姐姐的这样柔顺端庄,妹妹也一定十分出众了。”

又看着秦溪,道:“这位顾娘子,我记得你们一向玩的很好的,怎么家里还有个女孩儿,我都没有见过?”

秦溪笑道:“祖母有所不知,顾家的小娘子从前一向跟着顾刺史在任上的,回了京以后,我也只见过一回罢了……”

众人就看见丹陛之下,朱红织金的地毯上,寿康宫的女官黄晚琼亲自引着一名少女姗姗地渐行渐近。

那少女腰纤一握,身姿笔挺。殿中寂静,行走沿途多有人注目,但她微微抬着头,半点不受影响地跟在女官身后,像是棵风中岿然不动的幼松似的。

一直像个隐形人似地坐在一旁的永王妃就赞了一声“好姿仪”。

她虽然是永王的继室,但今年也近五旬。老永王爷嫡妻早逝,如今的世子也是这位继妃所出。

永王府行事低调、稳重,在这样的场合更是常常沉默到最后,白太后虽然有些意外她竟然开了口,却也笑道:“瑟瑟这个丫头,行动、礼数是最不能挑剔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