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步生莲续写篇+番外(31)

作者:凰九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画坊中同湮澜多呆一刻都成了折磨,转身朝着厚重的木门跑去。

从前我总想着就算再不济也还有三殿下,可如今,我却说什么都不能再让他为我担着这一切了。

这样的恩情,我越来越承受不起。

跑出去画坊好几步,听见湮澜轻声喊我的名字,我急着去嵋芜轩寻连宋,匆匆回头瞥了一眼,坐在轮椅上的美貌少女,身后悬着的是天上才有的琼楼景致,仙气茫茫。只不过少女的面容让我觉得陌生又熟悉,但因心系三殿下,并未多想。

一路上湮澜方才的样子不断的在眼前浮现,直到气喘吁吁的跑到嵋芜轩门口,我才猛得悟了。

陌生是觉得湮澜怎么配得那样一张脸,熟悉是因为,那张脸长的同我一般无二。

心惊得同时,听到三殿下的声音从屋内隐约传来,话说得从容不迫,可字字都含着刀子,锋利凛冽,直中目标。

“圣上若是坚持牵连九族,那成玉即是你金口许给我的妻子,自然是我大将军府的夫人,反倒是圣上,在典正寺清修的太上皇是静安王的同胞弟弟,这九族之罪,怕是圣上都躲不过去。”

第三章(五)

“连将军脑子转的倒是快,不过此话倒是有理有据,皇族成家本是同根,灾祸相连,自当含在九族之内,阿筠那点气魄,自己几斤几两都掂不动,更妄论同连将军辩什么了。”

我本是胆战心惊的站在嵋芜轩门口,扶着门框的手犹豫着要不要此刻便将门推开, 被身后如寺中晨钟般苍老低沉的声音吓了一跳,下意识的退了一步,慌乱中手指撞上门上的铜环,铜环相撞,一声清脆的声响过后,屋内的人声霎停,有人将门大力拉开。

连宋垂下开门的双手,脸上的薄怒还未来得及完全退去,见门外站的是我,径直走到我跟前,伸手为我理了理因门风带得有些凌乱的发丝,顺便低头探了探我的额头,语气中还带着些责怪:“不是让你在园子里等着么,怎么跑过来了,身体怎么样,还能不能撑得住,不如我们回将军府。”

我点点头,跟着摇摇头,又觉得此刻自己糊里糊涂的没表达明白,安抚他说:“我没什么事,你不用像护着小孩子一样,我——”偏身越过连宋的肩膀望去,方才同我说话的老者正笑意吟吟的负手站在连宋身后,瞧清楚老者的样子之后,我整个人又是一惊,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生生卡在嗓子里,别扭得厉害。

醒来之后所有的一切都邪性得不行。在湮澜得画坊我已经被打击得几乎力竭,却没料到此刻又见到一位。

老者白眉白须,脑袋上却清风徐徐,一根头发也没有,可身上着得却是明黄色的袍子,袍上的绣纹在阳光下莹莹发亮,绘的是龙身图腾。

上次见这位老者,还是两年前,送去丽川的旨意便是我亲眼看着他写在圣书绢帛上。那个时候我十四岁,因着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迫流放,两天之内慌乱得接了前后三道旨意,从成筠到太后在再眼前的,太上皇。

而我流放的地点,也从西北大漠换到北寒之地再被牵回了丽川的挽樱山庄。

走的那日是我的生辰,我和朱槿梨响终于在落日之前找到一处可以落脚的驿站,朱槿很是贤惠得用驿站内所有能利用得食材给我下了一碗面,当夜我们三个一边吸溜吸溜得吃面条,一边想着这三个旨意下来的缘故。因我那个时候还病着脑子很不灵光,所以没怎么参与发言,主要是梨响一个人在大胆猜测,朱槿偶尔搭两声腔。

梨响的结论是,既然我是熙朝郡主,被冠上流放等罪名自是很难听,也会让以后写史书的史官们很为难,所以才是顶着出去游历的名号,那游历的话,大漠和漠北自然不怎么适合游历,丽川听上去要好一些。

虽然梨响这个丫头常常胡乱猜测,但是那个时候我却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本来皇宫里是个容易勾起伤心事的地方,现在我又撞上了皇宫头子里的头子,自然免不了一番难过。

连宋顺着我的目光回头,看到太上皇也只是稍稍一顿,扶好我之后,转过头对太上皇微微欠了个身,道:“不知典正寺了悟大师入宫,恕连宋未能远迎之罪,大师此番入宫,所谓何事。”

我一向知道连宋在宫里不用从什么虚礼,即便是对着成筠,也从不必行大礼,可对着太上皇,这只欠了身也忒⋯⋯

太上皇却没计较什么,点了点头把这个礼带了过去,冲着我们笑道:“此番入宫,因是了却俗事,自不能端着了悟的名号,龙袍在身定是行君主之道。”

太上皇把话摆在这里,再清楚明白不过,静安王生前叛变之事,定夺之权回到了我父亲的同胞弟弟手上。他说完这话,意味深长的瞥了一眼连宋,慢悠悠的踏进屋中,我听见屋内有茶盏打翻的声音,果然成筠对他亲爹的忽然造访也吓了一跳。

我以为这是件好事,比起成筠才登基两年多的道行,太上皇当然更能巧定夺顾全大局,想着两年前他将我送去丽川前的一番话,我渐渐觉得这件事还有转机。

他把书了圣意的绢帛交到我手上,跟我说:“阿玉,你心中一定很怨恨,但你从小聪明,该知道身在皇家有多少身不由己,又有多少事是牵一发动全身。静安王只有你一个女儿,也因为只你是静安王的女儿,皇族之内,很多时候并不是犯了多大的错,而是谁犯了错。你父亲身后名须由你这个小女孩担着,实在不公平了些。去吧,丽川虽无皇城富庶,但至少能保你平安,那里才是你名副其实的平安城。”

太上皇说得对,我本不该回来,离开属于我的平安城,我将自己完全没有防备的扔进了斗中之中。

而我回来的原因⋯⋯我低头苦笑,跟着连宋一起进了屋。

成筠见到连宋身后的我,一脸担忧,这幅忧愁的神色实在不适合他那张清隽的脸,还未等我开口安慰,他已经走到我身边,扶着我坐到就近的一张椅子上,担心道:“听说郡主姐姐受了伤,孤很想去探望,可太——”成筠的话被太上皇一阵轻咳打断,成筠一顿,眉间一颦,没了声音,垂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

我被成筠的样子弄得很心软,仿佛回到很多年前我们还是玩伴的时候,那时我常常把犯的错嫁祸给他,他每每被训斥,就是这幅模样,委屈的低着头,可怜巴巴的像是每个人都欠了他一袋子糖。

看着他眼下的阴影,我有些内疚。上次见面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天真活泼的少年皇帝,却因为我的家事,此番定是弄得他几日烦忧睡不好觉,他平日是那么个爱睡觉的人,睡不好对他来说真真折磨。

我很同情成筠,遂伸手拍了拍他扶在椅子上的胳膊,安慰道:“圣上不用担心,我已经好多了。”

连宋不知什么时候蹭过来,一只手拎起成筠,半提半扶把他挪开我身边,冲着我低声问:“听说他小的时候还想娶你来的?”

我老实回答:“恩。”连宋听了,面无表情得把忧愁的成筠推了推,我只好不忍心的加上一句:“后来晓得同宗不能成亲就作罢了。”连宋听了,挑了挑眉,反问道:“也就是只因同宗的规矩他才被迫放弃娶你?”说着面无表情的又推了推,成筠被推得离我老远,到了自家老爹跟前。

太上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带过了连宋对成筠的欺负,成筠一抬眼发现眼前站着的是目光如炬盯着自己看的老爹,万般无奈的又垂下头:“父皇,这桩事儿子实在拿不了主意,事实是证据确凿,可郡主姐姐和王妃婶娘万万不可⋯⋯可母后那边⋯⋯”

这件事果真牵扯到太后。

那我有些明白为何面圣这件事被安排在青岚苑。十四公主对大将军的爱慕人尽皆知,大约也是借得这个由头,连宋才带着我过来。进宫时小河子半途便下了车,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虽一向晓得湮澜对连宋的情,却不知道她肯未他这么冒着风险自降身格的谋事,再想到连宋对湮澜的态度,我忽然觉得十四公主她其实,也是个可怜人。

太上皇抬手止住成筠的话,没有即刻回答自己的儿子,反倒是望着我,和蔼道:“只不过两年,两年前你走的时候,还是个孩子。现在已经出落得这么漂亮,马上就要嫁作人妇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