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个假粉(22)

楚辞盈一边喘气一边咬开皮筋把头发绑在手术帽里,她在一大堆被打湿的医疗用品中找到一个还算完好的防护服,带上了口罩和护目镜。

“…超声还没到,我们怀疑她胎位异常。”在经过陈何时,中年男人拉住了她的手。

楚辞盈嗯了一声,直接走到床边伸手摸了一下产妇的肚子,皱眉:“脚位。”她接着迅速对斯利亚说了什么,对方愣愣地点头,拉住了助产士的手。

陈何阻止:“你要让她这么生?!这种情况要顺转剖的!”

他不赞同地盯着这个年轻的姑娘,他知道对方16岁读完廉价的社区大学后就考取了美国的纽大医学院,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学费全免的院校,然后她用了六年完成了临床八年的课程,没有选择在美国的医院做住院医,反而来到了乌干达。

她太年轻了。

他这种抵触的情绪影响了陆氏的医生,他们也不敢做这样冒险的事情,谁能保证一个已经难产的脚位产妇安全顺产?这太武断了。

见没有人伸手帮忙,楚辞盈也不生气,她只是很冷静地拍了拍斯利亚的肩膀,让她清醒着用力,跟着医生的呼吸频率收缩。被口罩阻挡了一些的声音有点闷,她看了眼外面:“你想在这里剖腹产?还是想等明天桥修好再带她回教堂。”

陈何被这句话震的头皮麻了一瞬,良久才反应过来,迅速指挥着身旁的副手过去帮忙——揉肚子的、检查产道情况的、检测出血量的。

混乱中,他看到楚辞盈冷淡的表情,好像在病人面前她不像是个23岁还会撒娇调皮的孩子。她无数次用法语盖过助产士英语苍白的鼓励,告诉这个虔诚的信徒产妇——

“玛丽亚与你同在”。

破晓时分,黎明雾散,大雨将息。

婴啼。

年轻医生的护目镜上被溅起来的脏污□□沾染,像是在她的眼角点了一颗鲜红的痣。她看到有人熟练专业地处理脐带和拍气问题,于是沉默地走到屋外找了一处干燥的瓦片坐下。不一会,身旁坐了个人,陈何也如劫后余生一般。

“…你胆子真大,我不如你。”

楚辞盈笑了笑,她也累极了:“别这么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医生。你们和我从前受到的训练一样,最大程度上保证母亲的躯体和健康。”

她垂着头,感受到冰冷的阳光洒在汗水上,整个人的头发都湿透了,一滴滴地落在泥里。

“只是这里情况太复杂了。”

她勾唇,轻描淡写地带过从前的一年——断水、断电、断路、断药,什么都可能没有。病人可能只会英语,法语或者说西语。如何沟通?如何安慰?……来不及剖腹的、有未知并发症的、对过敏史一无所知的。

“斯利亚他们比亚洲人骨盆条件好,孩子也小,其实往往可以赌一把……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地拥有剖腹产条件。”她的眉眼放松下来,声音也轻柔,“他们有的人信上帝,还有人是□□,只有了解他们的精神……才能给他们力量。”

陈何也沉默了。

他的心跳如鼓,在国内私人医院数十年的工作让他早已习惯最标准科学的流程,却忘了,这里是非洲,是与死神挣命的土地,每一个灵魂都有独特的烙印和它们独一无二的苦难。

“这是你最棘手的一个病人吗?”他问。

楚辞盈笑了。

她看了看陈何,从地上捞起了雨披,大步轻快地走进了清晨的泥泞中。

第11章 形式羞辱

斯利亚产后的第二天便能独自行走了。

乌干达教堂在主治医生换任期间经历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如一滴水沫落进了秋日的池塘,落叶卷起后便连涟漪都瞧不见影踪。

只有负责做纪要的秘书抄送了总部一份正文为仿宋黑体3号字,每页22行,每行28字的短文,简单说明了前因后果。一位特殊产妇在生产当日遇到了不可抗力与自然灾害,幸运地得到了陆氏医生和乌干达教会医院的医生共同帮助,平安生产。

万事祥和的语气。

因并没有任何后续批示,大多数人听过便忘了。

赵国林收到董事长办公室秘书电话的时候还未将此事联系起来,微微惊讶后就带着几份材料上了28层汇报。年近四十的中年人都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他虽生的其貌不扬,但到底在这个岁数混上了驻外专员人事的主管,打上发蜡后倒显得十分精神。

“赵总。”

28层门口的两个实习生一见到他就起身,替他推开了落地的玻璃门。另有一个机灵的在旁边说:“顾书记在。”

赵国林的眉头跳了一下。

顾廷敬是地方的老领导,和陆家那位不怎么出山的老爷子私交不错,据说是隔着几辈姻亲关系,陆闲上位后也帮着归拢了手下的人。但他们这些公职在身的人不会轻易参与企业的管理,更不要说听人事关系汇报这样的杂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