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873)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南宋时期的陆游、辛弃疾等词人都受到了苏轼的影响,而且后世、包括海外,对苏轼非常喜爱,不仅封苏轼为“词圣”,四处建生祠,还多有模仿。】

【其中,日本对苏轼的喜爱非常深刻,甚至因此诞生了日本的几位女文豪,这里稍后再说。】

苏轼笑得裂开大嘴,嘿嘿,不好意思,又被夸了。

因为天幕前面夸他,苏轼已经从被贬的地方召回京城,现在在朝堂上与众臣一起看天幕。

苏辙摇了摇头,朝廷中的党争因为天幕现在缓和许多,开始一致对外主战,但是对苏轼也是一致对外,还有些芥蒂。

天幕再次这样夸奖兄长,大臣们的眼神都不对劲了,不知道会不会又被拉一波仇恨。

【南宋前期,国难当头,许多词人不仅词风豪放,内容还慷慨悲壮、沉郁苍凉,代表人物是李清照。】

【李清照,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历经了国恨家难,她的《漱玉词》从曾经“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情怀,变成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女中英豪,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

【沈谦在《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煜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因为时代不同,赵匡胤无缘见到李清照这位宋朝的才女,却对词中的气魄颇为欣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好词,好气魄!”

此时已经被囚禁的李煜一阵阵的失神:“男中李后主,原来后世还记得我的词。”

李煜一阵阵苦笑。

虽然父亲和国民一直对他寄予厚望,他最终还是投降了大宋,不知道史书对他这位亡国之君会如何评价。

但是看来,至少自己在文采上还是被认可了,这岂不是与北宋那位亡国之君宋徽宗很像?

李煜有些无奈,又有些绝望:明明,自己不是那宋徽宗。

他不想当皇帝,为了避免太子猜忌主动退让,被迫登基后还设置了龙翔军苦练水军,可奈何金陵被围,米粮断绝,他派人求缓兵,宋太祖却表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最终将领战死,他被俘虏,南唐灭亡,自己成为了亡国之君……

【到了南宋中期,出现了史上最能打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不仅开创了爱国词派稼轩派,以散文为词,以报国效忠为主题,还骑马仗剑,孤军杀敌,带兵杀回心心念念的南宋朝廷——可惜,他遇到的是宋朝的皇帝,但凡他遇到的是秦皇汉武,也不至于后半辈子去当个小官调来调去浪费一身武将才华。】

辛弃疾想起曾经在沦陷区的快意恩仇,再想想与理想完全不同的现实,脸色一阵黯然。

原来,他的结局已经注定,回到南宋,被当成“归正人”还不是最差的,还有更差的境遇?

那他过江又是为了什么?

.

“能文能武,这里厉害!”刘彻不得不承认,天幕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骑马仗剑,孤军杀敌,这不就是他最想要的将军吗?

刘彻挑剔地看了一眼司马相如,人,就怕对比。同样才华横溢,但是要说能文能武,司马相如这小身板,算了。

司马相如:“……”

【到了南宋后期,主要有两派词人,一派是稼轩派,主要人物有刘克庄、文天祥等,风格偏向壮志未酬,情调沉痛悲郁;一派是白石派,主要人物有吴文英、周密等。他们重视音律技巧,内容凄凉哀怨。】

天幕放出这些词人的代表作。

哪怕是豪放派,到了南宋末年,风格一个比一个悲痛,看得大唐文人憋屈的很。

李白十分不适应:“怎么一个个都愁苦的很……”

此时还年轻的杜甫,还没有感受安史之乱,看得心头压抑:“宋朝的平民看来过得很惨啊。”

连文人士大夫都如此沉痛,那那些平民百姓岂不是更加艰难!

【宋朝的文风兴盛,许多文人是先后相继的。】

【比如欧阳修扶持起来的文化精英有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等;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二苏”,成为“二杰”;此后苏轼又培养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此外,陆游是曾巩的学生,陆游、辛弃疾以词为友;】

【还有李清照,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有个好友就是晁补之,从辈分和两家交情上来说,李清照得叫苏轼一声“爷爷”;李格非自己也是“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在馆职,俱有文名,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从师承来说,李清照得叫苏轼“师祖”。】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