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872)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嬴政不想为这弱鸡宋朝废话,只是盯了几眼儒家,看得儒生们冷汗淋漓。

“满朝高官都是读书人,那就都是文官,这重文抑武也太扭曲了。”一直渴望武将的刘彻鄙视道:“何止是瘸腿,这分明是自断一腿!”

【宋朝的诗人估计有九千多人,词人约一千四百多人,创作词两万多篇。】

【从题材上来说,宋朝文学不但囊括了宋朝的诗、词、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还发展了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太宗赵光义骄傲了:“看,我大宋的文学种类多数量大,哪里不如唐朝了?”

他擅长文,这不文治还是很有成绩。

【那么,咕咕为什么要说宋朝不如唐朝呢?】

【且听我细细分解!】!

第149章 第 149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0

【宋词虽然是宋朝的代表风格,但是作为新兴题材,起初其实并不受重视,被称作“诗余”,是在民间街头巷尾传播的。因为短小精悍,便于传阅,歌者喜欢,普通百姓也喜欢即兴吟唱,雅俗共赏,得到了快速发展。】

清朝,田同之抚须与其他学者介绍:“诗言志,歌咏言。诗贵气端庄,而词太过轻佻,难登大雅之堂。”

从一开始,诗歌就被尊崇为庄重高雅文学的范本,词作为晚生代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市井俚俗的特质,是文人士大夫关起门来吟风弄月的“淫.词艳.曲”,传统文学界始终怀有偏见。

【北宋前期,词的主要领军人物是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等一批词作者;此后,范仲淹的词跌宕起伏,豪放悲壮,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代替小令,加入草根格调,突显楼阁茶馆,情丝缠绵的风格,成为了宋词新的接力者;】

已经年迈退休的晏殊在自己的府上,看到自己和儿子晏几道都榜上有名,颇为得意。

但是紧接着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一声冷哼。

“虽然欧阳修小有才华,但是那脾性,不堪大用!”

晏几道奇怪:“欧阳修不是很尊重您吗?”

晏殊依然没什么好态度:“吾重修文章,不重它为人。”

您最初点人家为第一名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晏几道看着父亲的脸色,满脸嫌弃,挠挠头,最终聪明的没有追问。

.

欧阳修在朝堂之上,身边是范仲淹,同样也提到了晏殊。

范仲淹与欧阳修交好,看到二人都榜上有名很高兴,看到晏殊的名字心情复杂:“永叔,当年,还是晏师提拔的你。”

欧阳修犀利道:“那又如何,晏师可看不上我们的庆历新政。”

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岁,是忘年之交;

有意思的是,欧阳修比晏殊也小18岁,曾经是师徒之谊。

欧阳修参加礼部考试时,晏殊正是主考官,非常欣赏欧阳修的才华,点欧阳修为“省元”,也就是第一名。于是欧阳修一度以“晏殊门生”自居,执弟子礼。

但是两人的师生情谊却十分短暂。

在庆历年间,西夏侵扰边境,晏殊主持朝廷军务,欧阳修担心老师日理万机太辛苦,就冒雪去探望,结果看到晏殊在家中设宴饮酒,奢靡无度,欧阳修当时赋诗嘲讽“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批评老师花天酒地。晏殊看后差点没气到断交,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吾重修文章,不重它为人”,一度对欧阳修到了嫌恶的地步。

欧阳修却觉得十分委屈,多次主动示好,还给晏殊写信表示对老师的感谢以及被冷遇的委屈,但是晏殊依然不改态度。

欧阳修知道,这其实主要因为两人政见不和。

“晏师是一位太平宰相,虽然文采的确不错,却毫无作为。”欧阳修对晏殊的尊敬,始于晏殊对自己的提拔之恩、以及以文论交。

但是说到政治,欧阳修从未退让,也让晏殊为欧阳修不给老师面子更为恼怒。

会退让也就不是欧阳修了。

范仲淹因言被贬,高若讷推波助澜,欧阳修写信痛骂高若讷:“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范仲淹为主的庆历新政被反对,欧阳修连续向宋仁宗上书,弹劾十几名反对改革的官员,言辞激烈,举朝震动;

而晏殊去世后,欧阳修为之写挽辞,批评道“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可见对晏殊政治态度的不满。

【到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词人是苏轼,他以诗为词,诗词结合,体裁更加宽泛,可豪放也可柔情。】

李清照听到“诗词结合”微微皱眉,评价苏轼的词道:“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其词是句读不齐之诗。”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