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砚道:“唐将军,燕地离边境并不远,确实是最佳的收粮地,我认为此法可行。”
“燕地许多年没有交税钱,万一他们不给粮,士兵们岂不是吃不上饭了?”唐朴显眼角的皱纹更深了,眼里满是担忧。
被蛮敌搅和,他们现在的粮食仅够他们撑两个月,一旦发生唐朴显所说的情况,他们只能退兵,不能再完好地守着边境了。
“京城里的粮一定不会这么快断,也一定不会全部断了,我们至少还有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调整。我觉得,宫里既然能够提出这样的计策,也一定会派人前往燕地协调,想来是有人已经做好了游说的打算,会让燕地接受这样以粮充税的方式。”
谢砚语气笃定,唐朴显拿着书信和回令深思了好几日,最后同意了这样的方法。
第280章
转眼便是多雨的六月,繁华的京城蒙上了盛夏的湿意,聒噪的蝉鸣在午后扰人酣梦,皇帝邀了路君年到皇狮园避暑。
因为近来朝中事务繁多,且国库紧张,今年夏天宫里没有安排去峳城避暑,改为在皇狮园待上数日。
今年的春日宴没有结束多久,皇狮园还残留着春日的气氛,园内的酒香还未散去。
路君年坐在皇帝的殿内,周围能开的窗户全被人打开,园内的清风招摇过境,在殿内轻抚过众人的额间发梢,又悄无声息地窜出窗外,将那残余的酒香带到众人身边。
待一盘碎冰呈上殿中,那酒香更是清冽,香气轻撩人鬓边碎发,清爽得仿佛仲夏夜的晚风,清凉的余韵过后便是酒意回甘。
路君年一问那味道,就知道是唐石山的竹子清,他曾在唐石山上喝过很多回。
竹子清的酒液浸入了碎冰之中,有宫人拿出木勺,将沾了酒味的碎冰舀入木碗中,又从旁边的大碗中舀出果酱淋在碎冰上,随后小心地呈递到了皇帝手边。
酒香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清甜果香,皇帝吃上一口冰,双眼都明亮不少。
“路臣也尝尝这碎冰,在普通人家可不常吃到。”皇帝又吃了一口冰,眉眼都舒展开不少。
路君年察觉到皇帝心情不错,敛下神,道:“多谢皇上。”
-
路君年在东宫的时候其实吃过不少这样的碎冰,当时他因为腿伤躺在偏殿的床上数月,谢砚便隔三岔五地端着一碗冰来喂他吃。
当时碎冰里浸的酒还不是竹子清,而是宫里的皇家佳酿,上面的果酱时有更换,通过观察,谢砚很快摸清了路君年的喜好。
路君年尤其喜爱杨梅制成的果酱,有种酸甜的清爽口感。
于是,宫里当天没有杨梅酱的时候,谢砚便会出宫采摘新鲜的杨梅做果酱,再将它淋在碎冰上,举着木勺喂到路君年面前。
“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采摘到个大饱满还很甜的杨梅,临走的时候还被果农的恶犬追了好几条街。”谢砚边喂边说,语气中却不全是对果农的控诉,反而带着恶作剧得逞的笑意。
“这不算偷吗?”当时路君年问,并注意到了谢砚被树枝划破的衣袖和衣摆。
一点点小的磕碰就容易拉断金丝,在柔软的绣面磕出小洞,金贵的衣物就这点不好。
“我留了铜钱,不算偷,何况也没拿他们多少。”谢砚理直气壮。
路君年浅浅笑道:“你身手这么好,怎么还会让恶犬追着跑?别是一边跑一边在路上挑衅人家的狗罢。”
谢砚喂了路君年一口碎冰后,就着同一支木勺自己也吃了一大口冰,还特地挑的果酱少的冰多的地方,唇瓣覆盖过路君年接触过的地方,将果酱和酒液尽数舔进了口中。
“我就想看看那狗能追多远,才一直吊着它,没想到追了几条街。”谢砚嘟囔着说,唇瓣被碎冰冻得眼色更深。
路君年看着再次舀到自己面前的木勺,碎冰上是满满的杨梅果酱,谢砚接触过的地方被掩盖在了酒液之下,他对上谢砚灼灼的目光,默了默,还是张口接住了那勺碎冰。
-
回忆突然涌现,又很快戛然而止,一碗碎冰呈到了路君年面前,他看着上面的果酱,是宫里难得有一次的杨梅果酱。
仿佛昨日重现一般,这一碗碎冰将他拉回了东宫那个夏天,就好像坐在路君年对面的不是皇帝,而是谢砚。
路君年捧起这碗碎冰,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浅浅的笑容,舀了一勺碎冰入口,清甜的杨梅果香夹杂着竹子清的冽香,比之前的更加好吃。
“这碎冰竟有这般好吃,让不苟言笑的路臣都露出了笑容,看来朕以后要常带你来吃。”皇帝自然注意到了路君年脸上的变化,也跟着笑着说道。
路君年微怔,随后很快垂下头收敛表情,道:“能得皇上赏赐这一碗冰,微臣很是感激,这才忍不住笑了出来,让皇上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