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问:“读到哪里了?”
蛋子不用思考,便答:“读到‘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知道何意吗?”
蛋子点头:“不过,要和前面两句连在一起,才好读。”
“那你连。”
蛋子认真道:“‘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然后才是‘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小小年纪,居然记得这么清楚,太后来了兴趣,加大难度问:“你来解一下这些话的意思。”
“意思就是说,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之上,询问大臣治国的良方,就可以使天下太平,当然,也要考核百官,体恤百姓,这样才可以使各族人心悦诚服地称臣,那么,天下皆会归顺于王。”蛋子很流畅地解释。
太后继续加大难度:“那你可知垂拱平章出自哪里?”
“尚书。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这下不但太后愣住,连肖喻也惊讶蛋子的学习能力:“大殿下,你应该没有学到尚书吧?”
明河接话:“小舅舅,老师说了《尚书》啊,还说‘率宾’出自《诗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男主!
大反派!
真不愧是你们两个!
小小年纪就这样聪明!这样强!
难怪《帝王梦》的读者说,男主要是和大反派联手,分分钟将大靖带飞起来,肖喻现下真的期待蛋子和明河能够齐心为大靖出力。
太后和贵嬷嬷听了明河的话,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儿来,二人互看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对两个孩子的欣赏,太后转向两个孩子道:“学的不错。”
两个孩子脸上写满了高兴。
太后心里不由得起了波澜。
贵嬷嬷也明白太后现下心绪难平,转而望向肖喻,转移话题道:“肖子卿,今日在忙什么?”
贵嬷嬷的言外之意是说“今日怎么没有按时送陈皮雪梨茶”,肖喻是在赌,赌太后、贵嬷嬷会好奇地来九号院子,所以他故意让蛋子在那儿煮陈皮雪梨茶,用感情去淡化太后心中的成见。
这些蛋子、明河都不知道,他已经想好理由应付:“嬷嬷,这不是秋季了吗?天气干燥,容易受凉咳嗽,恰好我从青石镇带来的陈皮还有很多,就做些陈皮姜糖,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最重要的是好吃,刚刚做好,大殿下也将陈皮雪梨茶煮好,正打算让人一并送到慈和宫给太后尝一尝呢。”
贵嬷嬷笑着看一眼太后,道:“原来如此,恰好太后来了,你也不用送过去了,太后,不若就在这里喝喝茶吧。”
太后点点头。
肖喻拎着茶壶,将太后和贵嬷嬷引到九号院子的石桌前。
蛋子端着一碟子陈皮姜糖过来。
太后日日喝陈皮雪梨茶,就不稀奇了,这个陈皮姜糖倒是第一次见,浅褐色的一个小方块,上面沾了些椰蓉,看上去很好吃的。
她捏一块尝尝,轻轻咬一口,甜甜辣辣的,甜的自然,辣的柔和,软软糯糯的,口感极妙。
她还是第一次吃这种糖,问:“这就是明河第一次见哀家时,给的陈皮糖吗?”那次她和明河不熟悉,对明河还有防备,所以她并没有碰那颗陈皮糖,现下想来,倒有些对不住明河。
“回太后,小孩子容易生病,每每天气多变,卑职都会做些姜糖水之类的,防止大殿下和明河生病,时间久了,两个孩子都不爱姜,所以上次的陈皮糖,没有放姜,是卑职怕两孩子晕船晕车所做的。这次加了姜的,是为太后所做。”
太后笑了笑道:“你有心了。”
“应该的。”
太后没再说什么,安静地喝完一碗陈皮雪梨茶,吃了两块陈皮姜糖,然后看了一眼九号院子,带着贵嬷嬷离开皇子所。
恰好一阵秋风刮来,树叶簌簌而下,看上去有些萧索。
她有些感慨地唤一声:“贵嬷嬷。”
“奴婢在。”贵嬷嬷应。
太后默了默才出声:“其实,淑妃那孩子就是不够聪明。”
贵嬷嬷微微一愣,接着道:“淑妃娘娘是性情中人。”
“是啊,看着懂事,实则犟的很,你说她和皇帝生了嫌隙,说些软话不就过去了,偏偏对着来,将哀家的孩子们都惹一遍,哀家能喜欢她吗?”
贵嬷嬷没说话。
太后又道:“元衡长得就像她。”
贵嬷嬷道:“可大殿下性子是像先帝和太后啊。”
太后侧首看贵嬷嬷。
贵嬷嬷连忙低头请罪道:“奴婢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