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并不介意,道:“你继续说。”
贵嬷嬷便道:“当年太祖驾崩,朝中混乱,众大臣都觉得先帝性子温软好拿捏,所以才将先帝推上皇位,哪知道先帝只是看着温软,其实脑子极其聪明,有计谋有手段,行事果断,三年之内,就令众大臣战战兢兢,再不敢有二心。奴婢觉得大殿下也是看起来温软,其实心里什么都有数。”
说到先帝,太后就骄傲起来,接着又问:“哪里像哀家?”
“待人宽厚。”
“哀家待人宽厚吗?”
贵嬷嬷道:“淑妃娘娘多次出言伤害陛下和殿下,太后均未责罚。”太后只是看着严厉,其实并非如此。
太后想了想,道:“元衡那孩子确实是个宽厚的。”
贵嬷嬷接话:“陛下这一点也像太后的。”
提到永熙帝,太后叹息一声,道:“可惜皇帝温软是真的温软。”
贵嬷嬷挽尊道:“陛下宽厚待人,也是社稷之福。”
“可是他若走了,大靖怕是要乱上一阵子。”
这话贵嬷嬷不敢接。
太后又叹息一声,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也急不来,她的思绪又回到蛋子身上,道:“肖子卿待元衡是真心的。”
贵嬷嬷很快明白太后的心思,道:“太后是说,肖子卿故意引我们去皇子所小厨房?”
太后点点头,她到底浸淫后宫多年,很容易看出他人的心思,也知道肖喻打的算盘。
贵嬷嬷道:“可大殿下对太后的心思假不了。”
“是啊,哀家也明白肖子卿的顾虑,元衡初回宫中,无母妃可依仗,舅家势单力薄,未来的路很难走。”太后慢慢向前走着:“他是想让哀家看在祖孙的份上,待元衡亲厚一些。”
贵嬷嬷听着。
太后说着说着,忽然想到一件事儿,道:“对了,过几日宫中要举办赏秋宴了吧?”
贵嬷嬷应:“是。”
“到时候让肖子卿、元衡和明河都参加,多认识些人。”
贵嬷嬷笑道:“是。”
肖喻这边接到赏秋宴通知后,便开始准备起来,他特意向裴燕礼、陆鸣二人询问细节。
“没什么,就是大家一起看看菊花,聊聊天,吃吃菜,每年都会办一办的。”陆鸣浑然不在意道。
“到时候都有什么人参加?”肖喻问。
“那可多了。”陆鸣道。
肖喻道:“太后说,让明河和蛋子都参加。”
“小孩子也参加?”陆鸣道。
裴燕礼道:“那宫里宫外的孩子应该就会参加,比如世子、郡主、小郎君的都会过来,一起玩耍。”
“太后是想借此机会,让大家认认大殿下?”陆鸣问。
裴燕礼点点头。
肖喻问:“你们没有收到请柬吗?”
“暂时没有。”陆鸣道。
见肖喻有些紧张,裴燕礼道:“如果我们没有受邀的话,我会请求参加,不会让你一个人的。”
陆鸣闻言,揶揄地发出怪怪的声音:“啧啧啧。”
肖喻和裴燕礼一起伸脚,狠狠地踩在陆鸣的左右脚上。
陆鸣嚎叫起来:“你们——”
肖喻和裴燕礼没想到对方会踩陆鸣,二人同时一愣,接着看向彼此,旋即笑起来。
陆鸣骂起来:“你们两个见色忘友的东西!太过分了!”
二人都不理会,继续说赏秋宴的事儿。
转眼间就到了赏秋宴这一日。
一大早,舅甥三人都穿着簇新的衣裳,然后按照规定时间,朝益香园走去。
远远地便看到身着华服的男男女女和小孩子,走到益香园的双门前,按照男左女右的秩序进入园里。
“我们走左边!”明河道。
“对,我们是男子汉!”蛋子道。
舅甥三人进了院子后,就看到裴燕礼和陆鸣。
二人过来迎接。
陆鸣道:“女眷跟着太后皇后赏花,男的跟着信王。”
信王是永熙帝的弟弟,也是裴燕礼的表哥。
肖喻便带着两个孩子跟着一众男人寒暄。
众人便认识了蛋子和明河。
两个孩子是学习了礼仪的,所以举止得体。
信王等人点头称赞。
赏了一会儿花后,就要吃花饼、品花茶和花酒。
大靖虽然民风开放,但是男女桌还是隔很远,小孩子桌在男女桌中间,由宫人们看管。
肖喻和裴燕礼、陆鸣、信王等人一桌。
信王举起花酒对肖喻道:“肖子卿,这一杯,是我感谢你照顾并将大殿下带回来,你是我大靖的恩人。”
肖喻忙起身道:“信王爷言重了。”
“啥也不多说了,喝!”信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