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臣子惊了瞬,忙道:“回圣上,不曾。”
“朝廷才下女户之律,意在激励女子自强奋进,圣后便以女子之身,开建报社并以雷霆之势迅速名扬天下,受天下人之拥趸喜爱。且,凡所出之报皆实事求是,从无虚假恶谣,建立育幼院以活人无数,育才无数,”
“一,其可为天下女子,乃至天下人作之表率,二,其才华灵秀高如日月天下孰可比肩,三,其品德以诚信立世,四,其名扬天下而不居功自傲,淡泊名利,仁爱天下,人心所向,”
“卿所言,才德兼备,雍容尔雅,倾服于众,天下可还有女子能比圣后更优,更好?”
天子一项项罗列,一条条反驳,且头头是道俱真无疑,莫说是出头之鸟,便是满殿朝臣,除身份之外,亦在心中无可辩驳,
更此时忽惊闻,原那得天下人心向善之育幼院,竟是出自圣后之手!亦方知,帝原竟早早许情!
此时,上座天子已再次发问:“依卿所言,世人乃至于众卿口中,一国之母乃只一樽供人观赏之花瓶,尔等口中女子只会舞文弄墨,养尊处优,于才华才干甚不比一宫管事,如此光鲜于面之女,尔等以为,敢配为圣后?”
众臣莫管心中如何作想,此刻却全站出来躬身下拜,齐声高呼:“臣等不敢,绝无此心,请圣上息怒!”
宗渊冷哼了声,继而道:“能与朕比肩之后,必才智过人,品德高洁,敢于直言,务实体民,众卿不如说说,天下除了圣后,可还有第二人?”
时下世人对女子要求,高便是识文断字,女工书画,贤良淑德此等只面子才名便已足矣,毕竟真有事皆有下人服其劳。平民之家虽心向往,却为现实而屈,亦要贤良淑德,任劳任怨,
而如圣上罗列诸条要求,还别说,恐普天之下,当真只那有间报社的女东家附和。
只不知那女子如何能与圣上结识,竟叫圣上如此全权维护,竟有非卿不可之态,天子欲娶之心如此坚决,众人自再无可言说,
且以圣上当下之龄,于众臣而言,最要紧便是尽快诞下皇嗣,早日开蒙以储君教导,至于圣后人选,他们已自动安慰自己,未来储君前可袭天子英明神武,后可承圣后擅财仁爱,于国朝竟实乃大善。
而有间报社能有今天如此地位,可谓是在场诸位有意无意亲手捧起,而其发展至今,俨然已有辰朝喉舌之态势,更在民间极有威望,
若叫那报社东家得知自己阻拦其一步登天之路,也不知会否公报私仇,以报示之,引天下人口诛笔伐,致名声不保。
天子既已决定,还不如交好,若得圣后欢心,说不得那报上名人事迹便也有自己一版,到那时便就是美名远扬了。
众臣心思百转,仔细思量后,竟有志一同高呼天子慧眼识珠,圣后德才配位云云。
如此,宗渊方满意颔首,却不待众臣喘气,又轻描淡写道出句再令满殿哗然之语:“圣后德才品貌俱世无出其二,有此珠玉在前,朕自再看不进世间瓦砾,朕钟爱圣后,弱水三千,惟愿一瓢独饮,不日朕便亲迎圣后入宫,储君亦只会由圣后所出,史官笔记,自朕之始,后宫无妃。”
偌大金銮殿,鸦雀无声,
与历代君王三宫六院相比,当今后宫之数已是少得可怜,却众臣万万想不到,堂堂一国之君,本可纳尽天下美色,而今却公诸于堂,道只娶一妻,
这,莫说于历代帝王之中都实乃绝无仅有之事,便是民间俗子亦少之廖廖!
殿中除已暗中还家得以补偿的零星臣子早有预料,其余人无不大惊失色,可前不久众臣才齐呼圣后德才兼备,圣上慧眼识珠,此刻还怎能再反悔?
虽说有罪妃林氏之事在先,多数深明天子脾性的臣子俨然已打消送女入宫之念,却不免仍有人欲攀附天子,妄图一朝改换门庭,然天子此言却是直接绝了所有异心者之贪念,
便有学老派学究忧天子一妻或会子嗣单薄影响超纲,却天子好不容易愿娶妻延嗣,便有满腹谏言也再暂无话可说。
宗渊深谋远虑,自知何为时机,
令诸部无关乎国朝大事,一切以婚仪为主后,满意退朝。
第84章
一生一世一双人, 多少女子梦寐所求而难得之事,并非不曾有男子如此许诺,却从一而终者罕有, 而敢于将此誓道于天下人知者,唯当今天子一人!
此消息一经传出, 当即引得天下震动, 女子歆羡推崇自不必说, 便连无数本就不喜多妻妾的男子, 亦纷纷跟风效仿, 一时, 有情人终成眷属者无数, 歌颂深情之文传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