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婆先是不肯接,推辞一番方才把银饼接下。
酬劳如此重,心下难免不安,忙吩咐儿妇烧水,又唤来两个儿子,让他俩亲往山上寻马。
这小渔村的房屋瞧着和别处没有不同,都是编竹苫茅的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
下层栽以多根竖立的木桩,使得居住层高离地面,等同于是把屋室凌空建在柱子上,如此即可避免蛇虫走兽的侵扰,也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环境。
姜佛桑洗漱好,换上干净衣裳,被请至晒台纳凉。
从晒台上可以望见广袤的大海,蔚蓝相接,本该是海天一色,却被西天的霞彩把个海面映得一派绮丽。
海风徐徐吹拂,沙滩上除了忙碌的大人还有许多戏耍的小童。
姜佛桑一眼便注意到萧元度的身影。
渔婆似乎在忙着拾掇渔网,萧元度偶尔搭把手,多数时候只是抱臂看,帮不上什么忙。
几个顽皮的小童偷偷爬上了渔婆家的船。
渔婆脱不开身,摆手驱赶,他们兀自嬉笑不听。
萧元度走过去,一手提溜一个,全给拎了下来。
带头的那个似有不忿,一通挥拳踢脚,耍得倒是热闹,奈何短胳膊短腿,被萧元度单手罩顶,丝毫近身不得,力气全冲着空气使了。
不一会便累得气喘如牛,一屁股坐倒在沙滩上。
其他小童像发现了惊奇事物,叽叽喳喳地围着萧元度转悠。
萧元度带理不理的。
小蛮牛指着他不知放了句什么狠话,爬起身跑远了。不一会儿拖了两根长长的东西过来。
南州小儿喜爱赌蔗之戏,姜佛桑会心一笑,等着看萧元度应不应这“挑战”。
没想到萧元度还真就应了。
甘蔗树立,持砍刀自尾起,一破、又一破,既快又稳,不偏不离,直至蔗首。
丝毫不觉胜之不武,还冲尚不及他腰高的挑战者抬了抬下巴。
把一群小童看得目瞪口呆,更围着他不肯走了。
姜佛桑摇了摇头。
有的人可能浑一辈子、莽一辈子,但也可能在某个瞬间就沉淀下来。
她之前方觉得萧元度沉淀下来了,他又做出这样幼稚的事来。
事实上萧元度被这群小孩弄得烦不胜烦。
想着姜女也该好了,跟渔婆招呼了一声,先走一步。
姜佛桑心里默数着。
先是传来登楼声,不一会儿脚步声就到了身后。
跟着一只大掌探到身前接过她手中葛巾。
姜佛桑半转身盯着他。
他比她更快拾掇好,又去海边转悠了一圈,头发早便干了。穿的也是干净衣裳,赤膊,裤管高卷。
方才逆着光看他朝这边来,身形健硕,宽肩窄腰,两条长腿遒劲有力。
这会儿离得近了,能清楚看到他身上锻炼适宜的肌肉,充满力量却又不过分偾张。
姜佛桑垂下眼,目光落在半敞的襟口上,突然探进一只手去,一寸寸地抚摸过。
第639章 伶仃岛上
萧元度一僵,手上动作顿下,凸起的喉结上下滚了滚。
姜佛桑似无所觉,手还流连在结实紧凑没有一丝赘肉的腰身……
回头看了眼入口处,萧元度一把抓住那只手,低下头贴着她耳廓:“阿娪,你再招我,我可不保证——”
姜佛桑抬眼,冲他笑笑:“人来了。”
话落,脚步声已近。
萧元度一脑门汗,双目似能喷出火来。
见她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咬了咬牙,到底松了手。
姜佛桑转过身把纱巾戴上。
来人是渔婆的大儿妇。
才进来就见男客绷着张黑沉沉的脸,却在帮妻子擦拭头发。
脸一红,搁下饭食赶忙就走了。
渔婆也从海边回来了,手上同样端着两个食盆:“穷家破舍,没有好物招待,尊客勉强用些罢。”
姜佛桑看到其中一个食盆里盛着“海月”,又称江珧柱。
此物白如珂雪,一沸即起,甘鲜脆美,不可名状,属海中珍品。
渔家捕得江瑶后,除去不中口的腥肉,仅保留四肉牙,多制为干品鬻卖,价甚高,自家是舍不得吃的。
此外还有蚝肉、蚬肉……最常见的鱼虾反而不见。
“饭食已十分丰盛,多有劳烦。”
“哪里哪里,尊客给了那些银钱,吃什么也使得。”
渔婆出去后,姜佛桑搛了一个海月递到萧元度唇边。
萧元度眼也不眨,张口吃下。
“如何?”
萧元度点了点头。
姜佛桑见他不似硬撑,又搛别的给他,他也都尽数吃下了。
萧元度这回的确不带半点勉强。
不知是不是心境转变,曾觉得最是腥气之物,而今再食,却觉肉质鲜嫩、美味可口。
“别光给我,你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