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329)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姜佛桑并没有察觉他的异样,还在徐徐讲述,“陂塘的主要功用就是蓄水抗旱,或是以陂塘为轴心引申出浇灌水渠。有了这些,水旱从人虽未必,多少能够抗旱保收。

“南地诸多世族庄园都是承陂之家。正是因为有着千顷之陂这样优越的灌溉条件,哪怕积年亢旱,贫穷农户禾稼不登,富室大族也照旧保收保熟,所失甚微。

“陂塘的建造也有讲究,就以镜湖为例……两县界之间筑塘蓄水,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洪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

“这些堰堨陂塘一般都有专人管理,譬如堰有堰官、陂有陂吏。也定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样就能避免百姓因争水而生乱。”

萧元度听完,沉吟良久,却是摇了摇头:“南地水网纵横,雨量也充沛,兴建陂塘倒也便宜,在北地却是功大于用。”

姜佛桑对北地的了解到底不如他多,不过将气候与地理相结合,稍想了想也便明白了。

“夫主之意,还是要以引水灌溉为主?”

萧元度确有此意,“巫雄有几处旧渠堰,年代久远,废毁多时,多不能用;疏通旧水迹的同时,还要营造新得才行。”

不过如此一来必然需要大量人力。人力若足,一春之功便可成立。

“导渠引流,脉散沟并。”姜佛桑颔首赞成,“今日这场雨解了燃眉之急,后面争水之事应会大大减少。农忙业已过去,入冬之前的这段时间工价极低,衙署可趁此时机征发匠役民工,如此,贫民多份收入过冬,衙署也能节省些开支。”

萧元度扯了下嘴角,“那些参与械斗的刁民也有了安置之处。”

姜佛桑眉眼微弯,“夫主英明。”

萧元度这才意识到自己竟与姜女聊了这么多,还一唱一和起来。

笑容顿收,转头继续盯着房梁。

这回换姜佛桑打破了沉默,“夫主在想什么?”

姜女大抵以为他在想具体举措,事实是他又跑神了。

“我在想——”清了清嗓,“种个地可真够麻烦的。”

虽是信口一说,却也是实言。近几个月他深有体会。

种田有多麻烦呢?赋税之繁、耕种之累且不提,还要求天告地。

老天爷一摆脸子,一家子便全年无靠,届时鬻儿卖女、他乡行乞也不是没可能。

水而已,不拘是河水溪水江水海水,他见得多了。谁能想到就为争这么点水,有人竟肯豁出命去。

萧元度最初确实震怒不已,震怒之后又有些不是滋味。

如姜女所说,争斗只是表因,根本还在于民生无靠……

他此前也读了几本书,只是书斋所学全不足解民间百事之艰。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能想到有一天他也会考虑起安老怀少、民情民瘼这些。

琐碎死人,处处憋屈,远不如行军作战来得痛快——这也是萧元度的心里话。

不过没敢跟姜女说,怕她又拿那句“何不沙场逞威”堵自己。

第236章 一碗豆羹

“民间有‘一岁一饥、六年一衰、十二年一荒’的说法,足见自古以来灾害就多发。天下兴亡,苦的是百姓;水涝干旱,苦的也是百姓——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米一粟,粒粒皆辛。这天底下最不容易的就是百姓。”

诉完百姓不易,姜佛桑突然拐了个弯:“亏得还有夫主这样肯纡尊降贵体会稼穑艰难的父母官,既能解衣推食,又能含蓼问疾,巫雄百姓何其有幸。”

“少来这套。”萧元度耙了下头发,终究没忍住,还是往那边瞟了一眼,“真说起来,你倒是比我适合做这个巫雄令。”

至于他,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就像是被硬嵌进一个不合适的模子里,言行皆不能随性,虽也能应付,到底有些勉强。

当然也有跟姜女赌气的成分,不想输给她、不想让她轻视……姜女则不同,萧元度看得出来,她是由心而发,根本不需人教。

姜佛桑静默片刻,一笑:“夫主忘了,妾是女人。”

“女人又如何,女人也能——”萧元度顿住。

他是想起了在南州之地所遇的那些女人。

只是姜女和她们毕竟不同,她是贵女出身,许多事应是不屑为之的。

不过,回想起她与乡民相处时的那份自在,以及夜宿灵水村时帮老丈一家做活的情景,似乎也没甚么不一样。

按说不应该……萧元度又陷入了沉思。

天光越来越暗,雨完全没有停的意思,不知还要下到何时。

姜佛桑看了眼外面,起身将书卷搁回原处,而后找来火镰点亮灯盏。

灯火昏昏,萧元度回过神来,见她竟是要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