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249)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几下下马进棚,棚里设着案几胡床,分两下入座。

店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上来招呼,直言无茶,“还剩几碗酢浆。”

“那就上酢浆。”

“欸!”

棚下除了他们,还有几个歇脚的行人。

其中一个端起面前陶碗喝了口,立时吐了出来,眉毛眼睛皱成一团:“怎回事?这酢浆一点也不比往日香醇,酸得牙倒!”

店主赔笑:“实在对不住,这样,今日不收你们钱了。”

那人咦了声:“店家今日好生奇怪,发生了何事?”

店主无奈叹息:“家中粮食已被县吏拉去抵债,又无余钱买粮,如何还酿的浆?不瞒诸位,今日是我这小铺最后一日开张了。”

听了这话,众人皆露出一幅心有戚戚之色。

只有一个黑塔似得大汉气得擂案:“盼走了吴友德,又来个杀千刀的!”

“小点声,新县令是刺史公子……”

“管他谁家公子!把老子逼急了,豁出命去也要砍了他,大不了一起见阎王!一条贱命赚一个县官,值!”

其他人见劝不住,纷纷摇头。到底心有不平,亦跟着小声议论起来。

“听说没有,前村刘家的儿子,上山作匪啦……”

“我们村也有几个,虽未明言,明眼人都知道……”

“那你们可要小心些。”

“左右也不会抢自己村,穷成那样。”

“实不相瞒,再这样下去,我都……实在是没活路了。”

休屠将这些听在耳里,砍了范广的心都有。

“巫雄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范广嘴里就没一句实话!还劝公子你放心跑马游猎,公子剿个匪他也七拦八劝,就知此人没安好心,竟还长了颗豹子胆,打着公子名号在外头如此作恶!”

萧元度紧咬牙关,一双眼睛阴冷至极。

“……好好的乡民,为何安生日子不过,宁冒杀头的风险也要与乱贼勾结……”

“……饥饿可驱民为盗、苛政亦可驱民为匪,酷吏为患更甚于盗匪……”

“……夫主喜养恶犬,但若这条恶犬在你面前伏低做小,却以民脂民膏为食……”

姜女的话一遍遍在耳边回响,咔嚓一声,手中陶碗四分五裂。

“公子!”

府兵留下付钱,休屠追出茶棚,萧元度已经策马走远。

-

“女君何不亲自说与五公子听?”衙署后宅,菖蒲不解。

姜佛桑手里拿着个团球正在逗弄雪媚娘,“那样不知又要废多少口舌,他也未必信我,还是眼见为实的好。”

“真是画皮难画骨,那范县丞成日笑得像个弥勒,没想到心都黑透了。”

姜佛桑却不意外,“偌大一个穷县,偏养出他这么个富县丞,心不黑手不辣可做不来。”

“莫非他也是这样欺瞒前任巫雄令的?”吴友德走了,范广仍没罢手,菖蒲下意识以为吴友德也是为其背锅。

姜佛桑摇了摇头:“范广是吴友德一手征辟,在范广任县丞之前,吴友德就已开始了他的敛财大计。”

吴友德敛财之道老练狠辣、炉火纯青,恰如种豆得瓜,姜佛桑听了都叹为观止。贪吏何其多?似他这样有耐性,逐步敲骨吸髓将老百姓吃干抹净的却是罕见。

范广显然是得了他的真传,甚至青出于蓝。

“范县丞平日里惯会在五公子跟前讨好献媚,女君觉得五公子会不会处置他?”

姜佛桑笑了笑,没再接话。

范广此时正如热锅上的蚂蚁。

“上官昨日不是去了城郊游猎?如何就把四方寨给剿了?”

最要紧的是,他拦住左县尉,“怎么你们都知晓,独瞒着我?”

第177章 半喜半忧

县令一职在高门大族眼里虽是斗食之官,却也不是一般人轻易够得上的。

要么需有辟入公府或军府的经历,要么得有为郎、博士或国学助教的经历,再不然也要经历过察举——这些人中多数出身于县令长或令长以上官宦之家,真正孤微单寒子弟可说少之又少。

北地经历过大动荡,用人方面不比南地严格依从家世品流,更多还是参照前期施行过的察举制。

这固然有其好的一面,譬如化元元、移风俗。却也难免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察举兴起于前朝,燕朝一度延用。作为搜罗人才、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也是求仕者必由之途,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不少都是察举来的孝廉出身。

然而发展到后来,这种乡举里选之法也和时下盛行于南地的九品中正制一样,被世族大家所垄断,成为他们互相吹捧、安插私人的工具。

孝廉,顾名思义,在家做孝子、出门做廉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