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89)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副将说话的当,齐汝钧已经一目十行地把朝廷的批复看完了。

“十月中旬……”齐汝钧冷笑一声,“若是真的军情紧急,等赵天明来了只能给老子收尸了!还真是偷袭偷习惯了!”

十月中旬到达燕云,那么补给军饷进到北寒关就得十一月末,那时候不说这里,就是京里也早下雪了。

副将接过朝廷批复:“啊?大帅,会不会陛下猜着咱们谎报军情了?”

“放屁,”齐汝钧又拆开了方俞安的私信,“若是猜着了,他才舍不得给我拿钱呢……不让赵天明来?小表弟这是甚意思?”

副将也凑过来:“大帅,赵天明是谁啊?”

“你整年在北原,朝廷的人不认识,自己家的人也忘了?”齐汝钧轻笑,“这不是前些年离羽营前锋将军么!”

副将怔愣半晌,直到齐汝钧已经起身他才回过神来:“他,他竟然已经到了这个位置了么?诶哟乖乖……大帅,我也想回京吃香喝辣的!”

齐汝钧给了他一脚:“喝你的西北风去吧!备马,跟我回一趟燕云府,咱们不让赵天明来。”

燕云府虽然地处北原,但也是燕云一地的州府,不算太过萧条。灰白的城墙看上去有些破败,应该有年头了,像个迟暮的将军,依然持刀守卫一方百姓。

从北寒关到燕云,如果是小股队伍,那么用不了三天就能到。但大部队就比较麻烦,毕竟讲究一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会耽误很多时间。

这也是之前太祖皇帝时,北寒关屡次易手的原因,胡人在山间十分灵活,在平原上的劣势,一下就成了北原军根本打不过的优势。

后来英宗皇帝单独为北原军开辟了一个新的兵种,专门对付胡人灵活又隐蔽的小股骑兵。到延元年间,白家军的骑兵,已经可以满山追着胡人打了。

可惜白家军附逆,被清缴了个干净,当年的行军之术排兵布阵,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虽然在京,没人敢说白家军冤屈,可在燕云不一样,有些地方依然保留着当年给白家立的生祠——不过现在不是生祠了。

逢年过节,当地百姓对他们的祭奠也没少了。而且这边的官府大多行伍出身,只要不闹出太大动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百姓们不晓得朝廷的明争暗斗,他们只晓得当年那支所向披靡的骑兵,能保护他们不受胡人侵扰,安心地过冬。

人们时常愚民,白丁地叫,可有些人还不如这些愚民的心肠干净,他们的里子早就被蚀烂了。

燕云府地势高,所以齐汝钧和副将到时,正好赶上了今年北原的第一场雪。

下了雪天气反而不冷,齐汝钧就这么大喇喇地穿着单衣,按照方俞安信上的地方,找到了一家药铺。

“这是甚去处,我怎么不记得小表弟还有这能耐呢?”齐汝钧站在药铺门口,掏出方俞安的私信仔细看着,忽然发现……这个笔迹不太对。

先前在北寒关看得太过匆忙,此时仔细辨认他才感觉出来……这是有人模仿出来的。

他晓得方俞安的字是刘凤枝一手教出来的,一般人还真模仿不来。然而此时信上的字迹,如果不是逐字看过去,确实能以假乱真,连方俞安平日细小的习惯都带着。

“不对……”齐汝钧收起信,“带刀了没?”

副将紧张地点点头。

“现在不晓得是谁把我诓到这来的,不过我还是得进去会会。”齐汝钧拍了拍自己肩头落上的雪,“走,进去讨碗人参汤,暖暖手。”

北原风大,然而到了京都时,就不一样了。湿润又柔软的雪都被燕云拦下了,到了这里只剩下无尽的干冷的风。

不少树的叶子还没来得及枯黄,就被这席卷天下的风给吹了下来,化作薄薄的利刃,打着行人的面庞。

然而宫里十分热闹,丝毫看不出秋日的萧瑟。

九月廿四,方效承的五十大寿,也是赵天明九月末才出发的原因。

“这东西好啊!”常安手里摆弄着软剑,两眼放光,“俞安,这个别给陛下了,给我罢!”

方俞安坐在石阶上翻了个白眼:“你可别让武宁郡主看见,不然你们俩抢坏了,我到哪找第二把去?”

常安兴致勃勃,还用了几下:“太上品了……俞安,你不会去倒卖家产了罢?”

“小长安可别乱说了,”严彭从王府书房中走出来,“若是殿下为了送个贺礼,把家产都给变卖空了,那我这幕僚当得也太不称职了。”

常安一笑:“我就说嘛,俞安这么穷,肯定找不来这么好的东西!不过……陛下寿诞,送一柄软剑去,真的好么?”

方俞安与严彭对视一眼,默契地笑笑,没做声。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