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261)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方俞安一脸不屑,然而嘴角却是扬起来的:“你老实待着便好了,哪用的着那些花花绿绿的……”

“行啊,”严彭看起来更来劲了,“听殿下这意思,是要备着花红彩礼,给在下个名分了?”

虽是说笑,两个人心里也都明白,但方俞安就是忍不住去顺着这荒诞又盼望的念头想下去。

夏天的风里永远不寂寞,没人讲话,就有花香挤进来。

“若是……咱们两个都是百姓家的孩子就好了……”

严彭愣了愣,方俞安说完这一句,便陷进甚幻象之中,没再讲下去。

可他好像只从这一句话里,看见了另一场,一点也不一样的一辈子。

若是真的都是平头百姓家的孩子,街头巷尾住着,按着两个人蔫坏的性子,一定是众多捣蛋缺德事的始作俑者。

每天像两个小流氓似的混迹孩子群之中,一呼百应,站得高点就敢自立旗帜,分帮拉派。幼稚得让大人们想拎笤帚打一顿,路过的士人连驻足都嫌丢脸。

估计邻里街坊都会给俩人安上一个,“绣花枕头”的头衔。每次看见这俩孩子,都避之不及,归为猫嫌狗不待见一类。

严彭是有读书天分的,只是总会跳脱,从不受甚框缚,考个功名虽是容易,估计也消停不了。而方俞安倒没他那么如此出众,但也是能被众多老学究看好的后起之秀。

或许入仕的话,还会被传为当时的一段双璧佳话。

不过……严彭眨了眨眼,如果真的可以选择,他不想再来这官场了。

他想去看看大周的河山。

到时候走到哪,都有一个拖油瓶在后面跟着,偏偏还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总拿着一部老旧的舆图傻乎乎跟着眼前的地形对照,再一本正经地纠正那古早的书。

两个人一走就是几十年,甚都见过了,慢慢地才能从颠沛的人生里,咂摸出一丝相依为命的味道。

慢慢的,年纪上来了,总算是折腾不动了。两个人最多找个可容身的去处,悠闲又平静得过完剩下的那一点点日子。

然而妄念滋长,脚下的土壤却时刻会崩塌,掉进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严彭轻叹一声:“若真能如此……罢了,想这些不可能的做甚,留着下辈子考虑罢。”

--------------------

写这章的时候多多少少带点个人情感了,我已经要被疫情憋疯了,总是幻象这主角们能带着我的眼睛出去旅旅游,溜溜弯。

返乡大病毒已经隔离三四天了,出狱之后一定要炫顿好的。

今天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收藏关注海星评论一条龙呢_(:з」∠)_

第63章

齐汝钧站在北寒关上,被凛冽的秋风吹得有些睁不开眼,这才反应过来,已经要八月了。

北原的夏天来得快去得快,往常齐汝钧在巡边的时候,都能记住哪个山坡的花开得最多。结果今年还不等他仔细观察,北寒关之北的山便泛了黄,快得让人后背发凉。

这场仗耗了许久,北原的补给又是一个大消耗,虽然现下情况有些好转,但齐汝钧心里十分清楚,北原军耗不起了。

至于中原……方俞安前日来信,如果他继续这般打下去,那这个冬天连皇上也得扯脖子喝西北风。

这些年,大周的底子已经叫人败坏光了。齐汝钧的眉头这些天从未松下来过,始终一副凝重的神情。若是白治珩当年没出事,撑到了今天,朝堂指不上是个甚样子呢。

更好也说不准,但一定不会比现在更糟。

可事情没有如果,齐汝钧又一次回忆了一下日子与夜不收的消息,估摸着德利厥那边,这些天可能还要来人。

娘的,胡人都是麦子吗,南风吹一夜,就能直接长出一地来?!甚时候大周的麦子也能如此啊!

不知道是不是齐汝钧的错觉,秋风里似乎有一丝危险的血腥气。

北寒关入了夜,来自关外的风鬼哭狼嚎地越过高耸而沉默着的关隘。然而除了风声,齐汝钧再听不见任何旁的声音,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

清晨还未破晓,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看着夜色一点点褪去,天边露出了一点点灰败而没有生机的天光。

望火台上的哨兵已经昏昏欲睡,然而又想起齐汝钧的千叮咛万嘱咐,又猛地拍了几把自己的脸,勉强清醒着。

天未明,然而远处却有了波动。

哨兵打了个哈欠,揉掉了眼角的泪,又四处眺望一圈,忽然发觉出了不对之处——狼烟!

凡烽燧,一昼夜需行二千里。

哨兵呼吸一滞,立刻伸手去推自己的同伴,嗓子像是被甚扼住了似的,一句话都喊不出来。他是燕云本地人,小时候就是看着边境的烽燧长大的,但他从未见过这般密集的狼烟。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