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138)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严彭假装没听懂,避重就轻:“若是殿下种出了甚名堂,自然是要蹭饭的。”

方俞安有些失落,他该知道的。严玉声聪慧,对敌从来不要脸,能把对面气死……有时候对自己人亦是如此。

仔细想想也是,人家青年才俊,虽然身份相逼不得不走上这条路,可只要有一天他想开了,这世上除了他自己,谁晓得他是白家军的后人!照样还是过逍遥日子,谁也管不着。

将来身居高位,安度晚年,不比这吃力不讨好地为死人讨公道来得痛快?

干嘛非要和一个不得势的皇子混在一起,干嘛要和男人混在一起?

平日里说笑也就罢了,大家互相做个知己挺好的,干嘛非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呢?

当世人如何看,后世的笔杆子又如何写?

方俞安无奈地笑笑:“好罢,到时我等着你端着碗来。”

严彭莫名觉得他身上有甚快速地流走了。

那一瞬间,严彭想叫住他,可话到嘴边,又被原封不动的按了下去。

他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不是正好么?

他不能体面地走出京里,没准还得像父辈似的尸骨无存,难道还要再搭一个?

最开始,严彭选定方俞安,是因为白家对他有过恩惠,做事方便。可现在,他隐隐地有些后悔这个决定。

可后悔也没有用,他就算把肠子悔青了,也得继续走下去。

他已经够打扰人家了,干嘛还要接着招惹。

只是可惜了这几辈子才修来的一个人。

寒风不是春风,他的脚步一点都不慢,几天就能从北寒关下到京里。

方效承眉头紧皱地听完了李仁的话,重重地叹了口气:“好好的,高瑞这是怎么了……”

李仁回答:“老奴到首辅家中时,已看见其举哀了,怕是,要不好了。”

“马上年末,竟然遇上这样的事。”方效承把书放下,“想必他心里也不好受,你去备些物事,这两天多关照着些。”

李仁应下,又安慰了几句:“首辅大人之高堂已八十有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万岁爷还是莫要太过伤神。”

“高昌进壮年暴毙,甚是可惜,朕记得当年他还叮嘱高瑞,要奉养母亲。”方效承道,“这么多年,高瑞的长辈也相继去了,如今他老母也不好了……唉,人事无常啊!”

高昌进生前并没有他儿子有出息,只是因为上书弹劾清缴白家有功,这才让高瑞一步登天。紧接着就暴毙,若不是高瑞这些年看上去仁厚,不像是弑父的人,高昌进的死还真有待考究。

“人的境遇如此,”方效承起身,看上去好像要出去,“朕也逃不过啊。”

李仁揣测着方效承的心思,试探着开口:“万岁爷要到太后那去?”

“嗯,不用叫人备辇了,朕走着去。”

太后在先帝那里不是甚宠妃,方效承登基前,除了风流也无有过人之处,可这大彩头,就是落在了他们母子身上。

方效承也会感慨,若是没有白治珩,他现在应该还在自己的封地上喝西北风。甚皇位,权术……都与他毫无干系。

太后的殿里十分暖和,几乎冲得方效承有些头晕,他屏退了下人,安静地坐在一旁。

“皇上日理万机,今天如何想起到这来了?”

当时由于方效承并非当红之人,所以进宫探望母亲的机会很少。那时候太后真是数着日子盼着他来,方效承每次来了,都得宫人催几次再走。

可现在母子俩住在四九城里,走不过三刻就到,可见面的次数竟然比方效承登基前还少。

“母亲这是怪罪我呢,”方效承随意地拨弄着炭火,“怪儿子不常来看您。”

太后笑了笑:“皇上要以天下社稷为重,我哪里敢怪罪皇上。来,皇上,吃点?”

方效承接过食盒,还没打开就闻到了香味:“母亲的手艺还是如此好。”

“你来得少,平日又忙,这些可都便宜你那几个儿子了。”太后斟上了茶,“再不来,你可真吃不到了。”

方效承拣出一块小糕点,自己也没意识到嘴角微微扬着。

门外的风小了些,可天却阴了下来,看上去又是一场大雪。

“今年的雪下得正好,来年想必是个丰年。”太后看着阴沉沉的天,“皇上的朝堂,蒸蒸日上啊。”

方效承苦笑:“母亲,您这是以偏概全了。北原今年又起战事,燕云说不上是甚样子等着我收拾呢!”

“齐家的那个孩子不是在么?”

“我叫他过些日子押送胡人回京,”方效承道,“此次俘虏了胡人那边一个股肱之臣,不能白白浪费。”

太后弯了弯眼角:“齐家的小子也长大了,阿兰总可放心了。”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