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春藤(28)

作者:江湖千澍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了在魏城镇被晚藤(其实黄巢也说不清楚是不是晚藤)一个耳光打得醒悟的前车之鉴,黄巢的心收敛了许多,加上沿途各镇的物价水平比想象中要高、盘缠也显得不是那么富余,还得节省着点用才能用到放榜后回到曹州,岁月场所自然是要少去为宜。

这几日,黄巢在路上便把《诗》、《书》、《礼》、《易》、《春秋》、《左传》、《吕氏春秋》等书都温习了一遍,甚至还写了几首颇为满意的诗赋,如此这般,黄巢对此次科举的信心又如春雨泛滥般溢出了堤岸。

今天是元夕节,晚饭自然是汤圆,小乙还是个孩子,吃了两碗还嫌不够,黄巢便吩咐店家又给他打了半碗,直吃得小乙心满意足地摸着肚子蹒跚上楼。

天气不错,尽管有些冷,夕阳的余晖把整个蔚蓝的天空照的透亮,就在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的那一刹那,一只寒鸦孤独地飞过即将被黑暗统治的夜空,夕阳的脚步总是匆匆,不一会儿,星光隐现,夜幕降临。

从东方的地平线上隐约有亮光飞渡,一点点地,一点点地,月亮露出了透明的边,空气在晃动,晃动出一个冉冉上升有半个月影,大地万物霎时被抹上一层玉的光泽。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对着清风明月,黄巢随口吟了一首诗,吟完之后,觉得尚且满意,便信步沿着护城河走向灯火璀璨之处。

在护城河的一座小桥边,黄巢看到一个单衣单裳的少年正在月光下捧着一本书,从书的厚薄来看,当是《论语》无疑,这应当是一个举子,这么年青就来长安赶考,恍如十多年前的自己,这样冷的天气,居然还要这样苦读,黄巢不禁心生感慨,“不是大唐没有人才,而是大唐根本不用人才。”想必这个举子也冷得够呛吧,便脱下自己的棉袍披在这少年的身上。

棉衣覆于身上,少年怔了一下,扭头看了黄巢一眼,便转过身,扬起眉,黄巢看到一张清秀稚气的脸,“感谢公子寒中送衣。”

“你也是去长安赶考的吧?”

少年点点头。

这么年青就去长安赶考,可谓青年才俊,黄巢倒是喜欢结识这样的年青人,“没吃晚饭吧?”

少年默然无语。

“你我乍见,也算是有缘分,我请你吃饭吧。”

少年默默然跟在黄巢身后,走到了一家饭馆。黄巢本不饿,但怕单独给少年点碗汤圆有些突兀,薄了少年的面子,于是便叫店家切了一斤牛肉,烫了一壶高粱烧,外加一碗汤圆。少年也不含糊,边吃汤圆边饮酒,吃喝之间一种豪迈之气益显。

“自古英雄出少年,敢问少年祖上何处,姓甚名谁?”

“世居楚州,姓采名小七,叫我小七便好,请教兄台府上哪里。”

“山东曹州。小七你这么年青,怕是没有去过长安城吧?”

“刚刚考取秀才,四书五经尚不通透,也没有资格进京赶考,明年吧。”

黄巢吁了一口气,若是小七这样的年青人也去长安赶考,怕是自己这样的老举子太没面子了,想当年,自己考中秀才时,也是和小七这般年纪吧,“那你这是要去?”

“长安城寻亲。”小七停下筷子,站起身,向黄巢拱手作揖,“今日受兄台恩惠良多,无以为报,他日定当相报。”

“区区小事,不必记挂,人生一别,山高水长,他日重逢。”

“兄台保重。”

别过小七后,洛阳城的花灯巡游开始了。有鲤鱼灯,莲花灯,童子灯,飞鹰灯,等等,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举子们自然是喜欢鲤鱼灯,借喻“鲤鱼跃龙门”之意。

在广场上,一大圈人围着一个江湖术士,此人在表演魔术,“点石成金”,他可以随便把一块顽石轻轻一点化就变成金灿灿的金子,他还请一个中年的汉子上台验证金子的成色,中年汉子用牙齿来咬金块,当场崩飞了一颗牙齿。

“各位看官,初来宝地,表演点石成金,真点成金子的,可以当场带走,五文钱一看,便宜啦,五文钱一位。”说罢,他的两个徒弟便捧着铁钵去收钱,看客们纷纷掏钱。黄巢也摸出五文钱,他倒是想看看这个江湖术士如何点石成金。

只见江湖术士拿起一块石头向空中一扔,然后用拂尘向空中一点,石头便不见了,看客们正诧异之际,江湖术士笑眯眯用拂尘一指黄巢,“黄金在这位公子的口袋里。”看客们一起起哄,要黄巢当场检查口袋,江湖术士的两个徒弟也过来帮忙,黄巢有些窘迫,只得摸摸口袋,竟然真的摸出一块黄金。黄巢吃惊之余,江湖术士的两个徒弟用铁钵来盛金块,黄巢刚要把黄金放到铁钵时,黄金竟然消失不见了,黄巢知道这事情有些不对劲。

上一篇:野山猫与白玫瑰下一篇:再度与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