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娇娇+番外(98)

作者:无有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一开头,就没迟没早了。

秦娇隔窗瞧着六老爷被一些年轻书生围着,想着他大约轻易脱不了身,便不去打扰他了,和小甲两个收拾了些春游要备的衣裳吃食,又听说杏花沟里有两处名泉,便连泥炉茶壶茶叶也放进车子里,想了想,索性连小青石锅也带着,用不用得着,带上总比不带周全。

又给六太太参详衣裳饰物,今儿见的是县令太太,大小是个官眷,既不能在人家跟前显的轻慢了,也不能压了人家的气势,还得显出秦氏的气度底蕴……六太太自来习惯跟东府北巷的太太奶奶们打交道,就算与别家的太太奶奶们相交,身边也有自家妯娌端底儿,这回单与一个外人相处,还是头一回,还是在别人家地头儿,不由的慎重几分。

连换了几套衣裳,才定下了浅蓝八宝团绣的春裳,头上盘了副镶八宝挽月银盘梳,左右插了两支镶正蓝宝石菊叶簪,耳朵上也是蓝宝石坠子。手腕上还得带一对镶八宝银镯,手上两个镶宝石戒指。

衣袖里遮住的地方,还要绕两串玉髓珠子,这是备着要给人家姑娘见面礼的,玉髓珠子不算很贵重,但颜色鲜艳水润,给姑娘家做礼物再好不过。

又叫秦娇也换上新衣裳,戴上首饰,打扮成珠光宝气粉粉嫩嫩娇娇贵贵一个大白团子,可算是点了头。

还给秦毓秦疏换了衣裳,两个宝蓝宝蓝的小公子,神神气气的,矜贵又灵动。

六太太这才停了手,抿了下头发,抽出绢帕擦了擦看不见的虚汗,这才端端样样儿的坐下,等着到时间出发。

这几趟下来,日头就升老高了,秦娇看六老爷那边还被围着,就先让小甲将东西送到车子里。

就见小甲一趟一趟的往车里搬东西,来来去去的要经过六老爷身边,书生们终于坐不安稳了,问了六老爷,知道六老爷今日与县令大人有约,才各自起身,辞了六老爷。

……

杏花沟就是一道河湾,因河湾里遍植杏树而得名。它本来渭河分出来的一道支流,平时水流不大,连条船都载不起来,这道河湾,许是上古洪水泛滥时的产物,经过不知道许多年的冲流,才形成似盆地一样的河湾。

河湾很深,车子要不停的走“之”字路,绕几个褶子才能下到河湾里。下面又很宽阔,种了许多的旱田跟水田,有古都旧俗之地的人们,也承了旧时的审美,不论田地或房屋院子,都呈方正之态。旱田分隔的方方正正,稻田也分隔成或大或小却四四方方的畦子,打理的极平整。

这一方的百姓,不论品性如何,但对土地,却有着绝对的热情与忠诚。

田地之外的地方,都种了树,多数是杏树,余下是榆树,柳树,都长的野,独田边栽种的齐整的,是桑树。

听这里人讲,河沿一带的杏树没有一颗是人为栽种进去的,都是树上落下了杏核,被雨水冲刷着黄土覆盖了,或是被鸟儿衔去了,或是被鼠子盗进洞里,过了一两年,就野生出来了,经年累月,这一带百十里地的河湾丶崖畔、山坡丶谷底,都长着杏树。

因离县城近,每年春天都有人来河湾赏景,原野未绿遍时,河湾里已然绿草如茵花如锦绣了,小河边又有许多奇石,奇石隙里流着清泉,泉水清亮甘甜,做豆腐尤其的好,又生在杏花沟,便被人称为杏花泉。

车子停在半坡上用石头垒砌的一处平整地段儿,人下来沿着种田人家踩开的小路往里头走,六老爷跟杜大人在前面走着,他俩个谈兴浓,边走边说边笑,压根儿忘了后面跟着的妻子还陌生着的。

杜太太年龄比六太太大几岁,她先叫六太太妹妹,后头通了姓氏,才唤顾家妹妹。六太太也随着叫她黄家姐姐。

杜太太也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儿子大些,十七八岁了,跟在杜大人与六老爷身后,想是杜大人也想让六老爷指点几句。二女儿跟秦娇差不多大小,身段纤细,脸色粉白,略带点娇气,新绣鞋上沾了点儿泥水,她就噘着嘴跺了几回脚。小儿子跟秦毓差不多大小,也是个淘的,下了车,撒腿就往几块大石头那里跑,三下两下就爬到上面去了。

秦毓也意动的很,得了六太太的首肯,拉着秦疏也一溜的跑去爬石头了,三两句以后,三个人就耍在一块儿了。

杜太太推着女儿:“玉儿,带你秦家妹妹去那处折花。”

杜玉儿扭捏了一时,才扯扯秦娇的衣袖说:“我们去河沿那里看看杏花。”

六太太对秦娇点头:“去吧,你们小姑娘折些花草回来插一插,咱们喝茶说话也是个意境。”

杜太太就觉着六太太不愧是书香世家的女子,“意境“这两个字听起雅极了,她是万说不出这样雅的字眼的。

上一篇:我的助理是影帝下一篇:送君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