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11)

作者:寡人的包子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天一大早,主事人便带领着众人,到庙里将行身神像请出来。用敞口轿子抬着本地供奉的主神像,副神像则由本村青壮年顶着。副神像是竹制成的神像,外面披着手工缝制的神服,有着精致的刺绣,加上烫金的滚边,站起来能有两米多高。

锣鼓和鞭炮声响彻云霄,众神依神位高低排成一列,热热闹闹地在村中巡行,旨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村民们则拖家带口,夹道欢迎,有说有笑的一路跟着队伍走。

由于各个村“游神”的时间不一,分散在正月初三到十五这段时间内,所以,每每到这个时间,都有别村的人闻讯前来。

郑玉兰怕冲撞了躲在家里,小丽胆子小,于是,跛子就带着宝珠和小东两孩子出门“迎神”了。

小东性子闹腾,很快跟着小伙伴跑没影了。宝珠则被跛子托起,坐在他的肩膀上,够到了一个不错的视野。

“爹,蛇,好多蛇!”宝珠不错眼地盯着长龙般的神像潮,手舞足蹈地发出了惊呼。

三岁足的年纪,口齿尚不清,把“神”字发成了“蛇”音。

跛子拖着宝珠挤到了最前头,宝珠看到主轿上熟悉的神像更是开心了,揪着跛子斑秃的头发,喊道:“物华大帝!”

跛子乐呵呵地给她介绍其余的神像,完全不考虑三岁孩子的理解力。

而这时,其中一个神像弯下了腰,拍了怕宝珠的脑袋后,将宝珠接过,热热闹闹地抱着宝珠走了一小段路。

宝珠穿着红彤彤的棉袄,梳着和过年时同款的两个小揪揪,出门前脸颊被郑玉兰用红纸抹了两圈腮红,额头中心还贴了个小红点,此刻又被神像抱着走,活脱脱像个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

人群因此爆发出了又一阵高潮。

“这孩子好看得紧呐,跟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是跛子家的!”

“这宝看着就有福气,这人家今年要走运了哦~”

……

围观的群众,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纷纷夸赞起了宝珠。

这叫“赐福”,每年游神,行走的“神像”就会选中一个孩子,抱着其走一段路。这不仅是对这个孩子的赐福,更是借由这个个体对所有孩子的祝福。

选中的孩子多是粉妆玉琢的,也有人家有私心,专门选自家小孩抱。不过也没人去计较讲究,能挑中自家孩子最好,不能挑中也权当沾个福气。

而这天恰又是宝珠的生日,更是锦上添花。

和郑玉兰不同,从宝珠出生起,跛子就觉得这孩子有福气。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孩子会投胎,躲在娘的肚子里,等到了年后才冒头,别人家孩子若是年底出生的,待得过完了年,才屁点大就被算了一岁。而年后出生的孩子则足足过满一年才算一岁。

且宝珠跨着七零年代的头出生,算是另一种辞旧迎新。

回了家,听闻这件事,郑玉兰也很是惊喜。抱着宝珠去观音像前烧了柱香,破天荒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混着元宵的汤圆一起,热热闹闹地又过了一天。

宝珠的面前则多了一碗长寿面,面上还加了一颗煮鸡蛋。

第5章 都好!

郑玉兰的月份大了,行动愈发不便。

于是,每天早餐跛子都自己带去,有时候是干粮,有时候是郑玉兰早起烙的饼或者煮的稀粥,午餐则由宝珠背着个小竹篓带去。

竹篓是由郑玉兰编织的,大小正适合宝珠。

竹篓口处收紧,避免孩子没轻没重地把饭盒掉出来。收口处还绑了根粗红绳,是用许多根小红绳编成麻花的形状,绕上一圈系个蝴蝶结,再勾个小铃铛而成的。

每当叮铃铛铛的声音响起,队里的人就知道,又是跛子那三岁的闺女给送饭来了。

跛子远远地就瞧见了闺女,便把手头上的活先停了,开着船停泊于岸边,系好缆绳后,抱着宝珠上了船。

跛子生性内敛,由于幼时家庭原因,不善于言辞,虽然当了放水员后,接触的人多了,性格也逐渐开朗了些,但每到饭点,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船里吃饭,偶尔家中无事,郑玉兰就会陪他坐会。

郑玉兰劝他多和人走动走动,跛子也只是笑着摇摇头,他喜欢一个人轻松自在的。

宝珠不同于他,喜欢招猫逗狗还自来熟,长得又讨人喜爱,于是,很快她就认识完队里的所有人,大多时候还要拖上跛子一起。

跛子吃饭时,宝珠就踩着一张小凳子,双手撑住船沿,巴巴地望着不远处的乡亲们。

今年天气热得早,才接近清明时分,天气就开始转热了,大家都光着膀子干活。

家里婆娘陆续送来了饭菜,有些人放下农具,就近坐在阡陌小路上吃。有些人则在农田外的阴凉处,自发凑成了几圈,边扒饭边聊天,热闹得很,吹嘘说笑声,大得仿佛十里八乡都能听见。

上一篇:梦春下一篇:送我一阵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