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10)

作者:寡人的包子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龙凤胎办的很顺利,到了英子这却出了点小插曲。

工作人员说道:“高秀英?这不是高将军的名字吗?不行,得换个,镇里领导交代过,小孩不准叫这个名字。”

郑玉兰忙说道:“同志,那就叫叫招娣。”

“什么招娣?同志,不好意思哈,我们去那边想想,等会再过来。”跛子拉着大肚子的郑玉兰走到了一边,埋怨道,“这么俗气的名字我闺女可不叫。”

“俗气好呀,来年给你招来个大胖小子,看你还俗不俗气。”郑玉兰怂恿道,“你不乐意的话那就叫顺娣,佑娣,随便挑一个就是。”

跛子哪能不清楚她心里的小九九?对她的提议表达了百分百的嫌弃:“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在这坐会,别出声,我出去换换脑袋。”

跛子蹲在派出所门口的台阶上,一根一根地薅着石头缝里长出的草,待得枯草都快被他薅秃的时候,他忽然福至心灵。

宝珠,就叫宝珠!

小时候他娘和他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具体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讲一个高门大户,那家里生了个女儿就叫“宝珠”,这宝珠最后嫁给了当地的父母官,幸福美满地过了一生。

是个有福气的名字,跛子如是想。

于是,高秀英正式改名为高宝珠。郑玉兰习惯了喊“英子”,也就把这继续当她的小名喊。

农忙结束,紧随着就要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父老乡亲们热火朝天地准备完年货,就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辞旧迎新。

小孩们则更是高兴,能吃到平常吃不到的零嘴。家里有钱的会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裳,没钱的也会把孩子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连平日里灰头土脸的孩子也能被拾掇地像模像样的。

在郑玉兰的指导下,跛子方方正正地贴好了新对联,窗户上的窗花是郑玉兰剪的,是个雪花的形状。

家里纤尘不染,早在一个月前,郑玉兰就把整个家都清洗了一遍,常年用不到的东西全部搬出来晾晒,再把每一处死角都拖一遍。

除夕当晚,家家户户都亮起了长明灯。

祭拜完祖先后,贡品被做成了一大桌饭菜,每家每户都围着餐桌大快朵颐,连最穷苦的人家都吃上了肉,这是所有人一年之中最奢华的一餐。

午夜十二点整,在小孩们扯着嗓子的倒计时下,准时放起了烟花炮竹,噼里啪啦的声音吓得家禽鸡飞狗跳。

小孩们玩了几根小烟花还不尽兴,第二天一早,就在满地的鞭炮碎屑里寻找未燃的小鞭炮,然后拿着一根长香,喊上小伙伴,去炸水沟玩。

因此他们常常带了一身的泥回来,更有甚者把新衣服都烧出个洞,于是家长咬牙记下这顿打,打算过完这个年,再一并清算。

跛子给三个孩子都准备了一套新棉袄。同一款式的大红棉袄,穿在宝珠身上尤为可爱。

龙凤胎长相一般,两人都随了他爹。宝珠则白净圆润,五官上专挑夫妻俩出众的地方长,脑袋上梳着两个小揪揪,像极了年画娃娃。

家里摆了好几大碗的零嘴——冬瓜糖,酥糖,糖莲子,炒瓜子……宝珠最爱吃的便是糖莲子,用一层糖霜裹住白白的莲子,一口咬下满嘴的香甜,内里莲肉又脆。

三个孩子都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像是屯粮食过冬的仓鼠。怕他们蛀牙,郑玉兰就将零嘴藏到了饭桌上,用饭罩子盖住。

可三人贼精,踮着脚来来回回顺了好几次,郑玉兰说他们是“猫儿偷吃饭”,于是把零食藏到柜子里锁起来,每天只拿固定的量,整个细水长流。

跛子家没亲戚,提着一大提礼饼拜访了王婶后,便抱着宝珠走街串巷。回来后宝珠的衣服兜里就被塞了满满的零食,还有两个红包被塞进了她的帽兜里。

小东要抢她的零食,宝珠不给,两小孩就打了起来,你推我一下,我撞你一下,摇摇晃晃的像两个不倒翁。小丽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宝珠口袋里满得快要溢出来的零食。

跛子见状,在郑玉兰发火前,从宝珠兜里抓了两把零食到龙凤胎怀里,又把两红包塞给了郑玉兰。

宝珠撇了撇嘴,委屈得要哭的时候,他便抱着宝珠又出门去了,哄着要给她买更多的零食她这才又笑了起来。

“哎呀,这都要吃饭了。”郑玉兰对此见怪不怪了,戴上围裙开始做饭。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这是年的最后一天,可这天却格外热闹,甚至不比除夕孬。

每年的今天,玉河村都会举办“游神”仪式,这是常平县正月里的传统习俗。每个村落都有各自供奉的神像,“游神”仪式也略有差异,于是常常各村独自承办,有时图个热闹喜庆,也会几个村联合起来。

上一篇:梦春下一篇:送我一阵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