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和戏精斗智斗勇(13)

最近朝中有什么关于江南的事情吗?

他左思右想得不到答案,见他衣衫单薄,站在门口还没打算回房,便转身回到桌子前,踢了一脚椅子,端着空杯子往外间走去。

他伸着懒腰,装作一副刚睡醒的样子,揉着眼睛摸索到桌边倒水,撇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宣行:“尚书郎大人这么晚了不睡觉看什么呢?”

“把你吵醒了?”宣行侧脸笑眯眯的看着他,“今晚月色不错,正在赏月。”

“赏月?那不就是破玉盘子么?”沈诀端着杯子走宣行身边,与他肩并肩站在一起,也抬头去看天上的月亮:“尚书郎大人可真是风雅,像我这样的武人就看不出这夜夜挂在天上的月亮有什么可赏之处。”

就算是有什么风雅,在沈诀开口说话的那瞬间就已经被破坏掉了:宣行闻言笑意更深了:“就是想着这破玉盘子若是装上王嬷嬷做的金糕那必然是一道美味。”

“金糕?”沈诀被吸引去了注意力,忘了江南书信这回事,想到酸酸甜甜的凉糕顿时口齿生津,“王嬷嬷做的凉糕可是酸甜口味,色泽暗红,可化水冰镇,也可入白凉粉搅着吃?”

见沈诀眼睛一下子亮了,宣行掂量着明天让王嬷嬷做一份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边问道:“想吃?”

“想!”沈诀狂点头,“最近天热,没什么胃口吃饭,就想吃金糕。”

宣行一口应了下来:“那明天就吃。”

沈诀得了应许,十分谄媚地关心宣行的身体,殷勤的拉着他进了房间,伺候他回房睡觉,宣行倒是没进卧房,指着一旁案台上的公文说自己有事没忙完。

沈诀左右睡不着,便在一旁给他研磨,时不时去看他的的批文:“你之前不是都很闲,怎么一下子就忙起来了?”

宣行头也不抬的批着手里的公文:“都是些紧急文件,要在走之前批好。”

“走去哪里?”

正在公文上批注的笔停了下来,沈诀不明所以,也停下的手:“怎么了?”

“还记几个月我跟你说过前去调查漠北军却死了的调查官吗?”

沈诀的心猛地提起:“记得,怎么了?”

“陛下有意要我去监军。”宣行轻飘飘的丢下一句话,让沈诀冷汗刷的就下来了。

他艰难的重复了一遍宣行的话:“陛下要你去监漠北军?”

“嗯。”

宣行神色未变,只可惜他的注意力都在公文上,没抬头看他一眼,若不然肯定会察觉不对。

沈诀做了半个月的戏,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么走向:“依照你的说法,此时的漠北军就是一滩浑水,宣丞相怎么会同意你去趟这滩浑水呢?”

宣行用笔头蹭了蹭下巴,想了一会道:“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这宰相当腻了,觉得是时候应该被我拖累下马了?”

20、第二十章:疑心

沈诀被他逗乐了:“那你便是有自信能将丞相拉下马喽?”

“见机行事。”宣行批完几件公文,见沈诀还赖在桌边不走,便忍不住劝他:“先去睡吧,明日还要去京城衙门。”

沈诀脑海里全在想宣行要去漠北军的事情,此时听他这么一说,又道:“去衙门做什么?”

他看出了沈诀刚刚的出神,低声解释着:“王此来今日来了衙门认尸,衙门已经连夜查了,估计白天就有结果了,你不是一直都对这个件事很好奇么,我明天带你去衙门看看。”

“好。”沈诀立即站了起来,“那我就去睡了,你忙完了也进来。”

这一番话说得非常有当家主母的气势,宣行看着他的背影好一会,才低下头继续批着自己的公文。

而在榻上说是睡觉的沈诀,怎么都睡不着,一直想着宣行要去漠北军的事情,良久他才叹灵力口气。

谁能想到事情是这个走向,他翻了个身,看着门口一点点微黄的烛光,甚至还没有窗外的月亮明亮。

他是没想到宣行会卷进这些事情里来的,毕竟他一开始只是想调查一下这个丞相府的尚书郎大人为什么会救自己,因为他身为一个皇帝暗影,被人从战场上救出来这件事太可疑。

想着,他又叹了口气。

四个月前,他受陛下之命,跟随监察官去漠北军调查漠北军三败战况,没想到还没调查出个结果,宜州之外就突发战况,原本在城中的检察官孙大人,不知道是怎么出现在战场上。

他回到府邸发现孙大人不见了,就一路追查出了城,在一处山谷中发现了漠北军私下集结,按照踪迹孙大人应该是跟着伙人一同出的城,他心中惊疑,京城来的官员在半夜跟着驻军一同出城,私下集结,这种事情要么就是发现了战况未上报,要么就是官员与将士勾结。

但是没多久他就知道了结果,他那时只顾着调查漠北军,却忽略了他们身处两兵交战之际,随时都会有敌袭,于是乎当匈奴部队摸上来,人数不多的漠北军很快就遭了屠杀,他想去救孙大人,却没救成,反而是受了伤。

孙大人被乱刀砍死之后,他本来就已经撤退了,以他的功夫,拼尽全力也许能搏得一线生机,但是没想到,这伙漠北军被全部屠尽之后,另外一支大部队便出现了,与匈奴厮杀起来,而他一个小小的暗影夹在这样的战场之中,根本无力自保,很快就受重伤倒下。

他以为自己会死,但是他没有,因为他被人从死人堆里拖了出来。

而救他的这个人居然是丞相府的世子。

一个入仕途才四年的宣行一路做到了刑部尚书郎,成了朝中五品大臣,说什么都算是平步青云了。

而自己一个早在五年前入深宫成为陛下暗影的普通人,平日里除去陛下调遣,或者杀人之外,鲜少出宫,从不曾认识这样的人物。

他想来想去,宣行会救自己,要么就是知道他跟着孙大人一起去了漠北军,想从他嘴中知道些漠北军或者孙大人的事情,要么就是他一直盯着陛下,所以才将自己救了回来,无论哪种猜测都对朝局跟陛下不利。

更何况还有一个孙大人不明不白死在前面。

不过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还有宣丞相与宣夫人的反应,他虽然不明白宣行为什么会救自己,但也勉强相信这宣行没有不臣之心。

所以他在装傻充愣频频外出的时候,调查出了同孙大人一起在山谷不知道谋划什么,其中一个眼熟且知道名字的漠北军。

于是这一查,就查到了已经迁移到相安城的朱春雅,再查,就从地里挖出了一具尸体。

他不聪明,武功也只是还行,想尽办法调查都迟迟没有任何进展,只好借宣行的身份来行动了。

所以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安排了一场刺杀,再将尸体抛到众人眼皮之下,他没法调查的事情,那就只能换别人来操心了。

宣行不负所望的对这件事很感兴趣,这几日的早出晚归便是最好的证明,他只要躺在家里睡大觉,就有人能帮他查东西,这种舒坦日子,只要他不穿帮就能舒服的躺到宣行把卷宗摆在他面前。

但是事情一连两天没进展,他也意识到不对,有些急了,只好借助江远舟在江湖上的势力帮忙调查一番,于是不得不有了佯装掉河去见江远舟一面的事情。

截止到他醒之前,虽然有诸多不顺,好歹是在掌控之内,直到从宣行口中听说陛下派他去监军,沈诀整个人都不好了。

以他到漠北军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事牵连多方,孙大人死后朝中虽然震惊,但是无人对此有质疑,而已经三战三败的漠北军在那次的接触战中,居然与匈奴打了个平手。

军部递回来的折子完全没有说明那伙私下集结的漠北军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孙大人一个文人为什么会跟着部队到战场上,就连二次派去的官员也没调查出什么事情来。

这是有人军政勾结的结果,且朝廷之上,这位的身份显然不一般。

宣行好不容易从他的怀疑里剔除,现在这一闹,他都要怀疑,那位是不是知道陛下对漠北军的疑心未减,所以派一个自己的人出去,好遮挡住陛下的眼线。

沈诀又想叹气了。

他着实看不透这位尚书郎大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大人比他聪明许多。

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让这位大人卷到这些事情中来的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