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慕修的精明以及微微敌意,慕云铎并没有回避,坦然说道:“慕修哥所料不错,这个提议完完全全是我想东帝提出来的。”
见慕云铎这般坦诚,慕修亦是神色清明,开口问道:“嗯,你该知道我恨他入骨,又何必多此一举?待你姐姐醒了之后,我自会带她回到西穹,谁都不可能拦住我。”
“慕修哥,正是为了姐姐,我才想出这一招,也因为姐姐,只能委屈哥哥了。”
“为何?就因为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云铎,我曾经认识的你,可从不会在意那些虚的。”
慕云铎听出慕修的话外之意——从前的云铎不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如今的他变了,而改变的原因便是登上帝位。
慕云铎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缓缓道:“我的确不在意,我要的与你一样,不过是要姐姐幸福而已,从前如是,如今亦如是。可奈何姐姐如今在意,她在意我的皇位、在意朝堂与百姓,亦在意西穹的万世江山,否则她也不会要嫁给镇国公府了不是吗?”
慕修右手不经意地轻轻握起,其实在他苏醒的那一刻,他的内心便开始挣扎:他决心赴死之前,没有半分想到自己还可能获救痊愈,所以才把慕云漪交给了苏彦,因为他相信苏彦会用生病护着云漪一生一世,绝不比自己差了丝毫。
但没有想到因为慕云漪的元阳离火精魄,他重获新生……就算是心中无限愧疚、时刻谴责自己,但云漪不是一个物件儿,总不可能因为让自己好受一些,就放弃慕云漪,这对谁都是不公允的。
“但是稳固西穹,并非一定需要与东昭联姻,至于苏彦,的确,此事是我对不住他,把云漪托付给他,如今却又因我苏醒而反转,但当初你我已经把所有选择权交到了他的手上,他选择悔婚,那么,东昭与西穹的联姻作不得数了。”
“是真的不作数了吗?此刻姐姐尚未醒来,待她醒了之后,发现她没有死去,而你也重新复活,那么她会如何?她真的会洒脱地放下一切,跟你远走高飞吗?”
慕修一时沉默,他不得不承认慕云铎说的一点也没有错,人人都说安和公主慕云漪心性果毅、张扬任性,那不过是世人对她的误解与偏见,她在战场之上的确是杀伐决断,但其实面对自己生活和情感之上,却从来不是个恣意而洒脱的人。
相反,她曾经私下对慕修说过一句话:“我最羡慕的就是孟漓这样恣意随性的人生,但只是羡慕,我永远不会成为那样的人。”
所以当云漪醒来之后,会因为对苏彦的愧疚、对弟弟皇位的维护、对西穹江山的守护,而继续求得两国共好,所以极大的可能是,她放弃自己的感情。
慕云铎见慕修有些迟疑和松动了,便继续试图攻破他:“当时你与孟漓骗了姐姐,让姐姐误以为你还有巫女血珀可以救命,于是她便决定在你失忆彻底成为‘大皇子’后与苏家结亲,当初她会这么选择,那么这回待她醒来,应当还是会做出同样选择,毕竟,眼前的你是真的活过来了。”
“所以你就向东陵巽提出了这个法子。”慕修明白了慕云铎的用意。
“没错,姐姐要的是守护我和西穹,那么与东昭继续联姻便是,并不必一定嫁给苏家,一品国公之上,尚有皇室,不是吗?”慕云铎乘胜追击,将这一切说的顺理成章,想攻破慕修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只要你认回东陵巽,回到东陵皇室,那便是东昭大皇子与西穹长公主联姻,这一切不就水到渠成、名正言顺了?”
……
东昭的宣辉殿里,慕云铎在回想着万空山上与东陵巽的协议、与慕修的博弈,同时在后宫的花苑之中,慕修亦在将这一段将与慕云漪听。
好奇心已经盖过了慕云漪心里的抱怨和气愤,于是对于慕修是如何回应慕云铎的建议,她已经有了猜想,并且迫切地说了出来:“结果你便答应了云铎,回到皇家,做皇子,哦不,应当是亲王?”
怎料慕修却摇了摇头:“不,我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第504章 旁的顾虑
“没有答应?”慕云漪诧异,“那你这恕亲王……”
“那时我对云铎说,决计不会认东陵巽为父,更不要做什么东昭大皇子,但他的顾虑没错,以你这固执的性子,醒来之后恐怕我又要成了孤家寡人了,于是便寻了旁的法子,先下手为强。”
“旁的法子?”
“东陵巽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东陵朔,谨亲王。”
“谨亲王?这我知道,多年来镇守边关,已有十几年未曾归朝,就连年节也只上贺表,所以我当初在东昭也从未见过谨亲王真容,半年前因陈年旧疾亡故。”慕云漪不懂为何慕修要在此时提起这个已故亲王。
慕修接着她的话说了下去:“谨亲王半年前因陈年旧疾亡故,其王妃将遗体护送回上陵城后,也随谨亲王殉情了。”慕云漪听闻此事亦实有唏嘘,感念那王妃当真情深义重。
“其实对于谨亲王我一直十分好奇,听闻皇帝东陵巽得知谨亲王亡故消息之时十分悲痛,甚至大病一场,既然兄弟两个如此亲厚,那谨亲王又为何十几年不肯回上陵城?东昭从没有亲王分封也不准出入皇城之说啊?”
“这便要从东陵巽的父皇高宗帝说起了。谨亲王之母是高宗东陵钰的姜贤妃,姜氏出身将门,其父手中握有兵权,所以她入宫一直小心翼翼,诞下皇子之后更是谨言慎行,但毕竟她所出是皇子,随着二皇子年龄渐长,她虽无心争储,朝中却有不安分的企图找上姜氏,共谋‘大计’,如此一来二去流言便喧嚣尘上,姜贤妃担心母家受到皇帝的忌惮而遭受灭顶之灾,终日郁郁寡欢、草木皆兵,终在二皇子十二岁时久病不愈,死于寝宫。”
“皇家之人看似尊荣无限,可这背后的辛酸与无奈,又有几人能懂呢?”慕云漪对此最是感同身受的,她从小长于宫中,不论是没有见过面的母亲,还是身边的姨母、父王、皇祖父、皇祖母,分明个个都是西穹最为尊贵的人,却各有各的身不由己。
“二皇子提出为母妃守陵三年,而三年期满后,他直接上书,欲去北疆历练,为父兄戍守边境,如此便只有每岁年关才会回到上陵城,于是朝中的流言也少了许多,后来高宗帝驾崩、太子东陵巽继位,二皇子归宫后先是向父皇的牌位跪拜,随后便是想东陵巽行大礼,道了一声‘皇兄’。”
慕云漪眼中不无钦赞之意:“这一声‘皇兄’足以表明二皇子的心意和姿态了,此人当真是能忍。”
“东陵巽其实一直知道自己这二弟的心思,于是他明言要给弟弟封王且留其在上陵,如今东陵巽已登上帝位,且二皇子的外祖姜氏也已没落不复当年,于是朝臣并未反对,反倒是二皇子自己执意要离开上陵城,回去边境,东陵巽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皇子都拒绝留下,最后东陵巽无奈,只得封其为亲王,放他出城。”
“所以便有了后来的谨亲王?”
慕修继续道:“一开始东陵巽为其择的封号是烨,取光华美好之意,然而二皇子却不肯要,直接拿来纸笔写了个‘谨’字呈给东陵巽。”
“‘谨’者,恭顺谨慎也,这谨亲王倒真是时刻不忘昭显臣子之本分啊,恐怕这也是当初姜贤妃死前对儿子的嘱托。”
“册封之后第二日,谨亲王便带着王妃和府中家仆离开了上陵,回到了西北边境。”
“怪不得谨亲王被诸多人诟病和嘲笑,生性懦弱胆小,殊不知必有大智与远见之人才能做出这般决心,彻底放弃对名位的欲望才需要魄力,这正是对自己与家人最好的保全。”慕云漪终于知道了关于谨亲王多年不归朝的原因,不由得暗自感慨,然而她又奇道:“但这与你封王之事有何关系?”
“云铎的意思是,只要你与东昭继续联姻,且那人之地位高于苏彦便可堵住两国官民之口,那未必非是皇子不可。”
“难道……”慕云漪听慕修这么一说,这才光然大悟,谨亲王诸多过往之中,方才还有一事她忽略了:谨亲王膝下无儿无女!
“谨亲王夫妇恩爱情深,却多年未有一儿半女,但谨亲王又不愿纳妾娶侧室,于是直到谨亲王病故,谨亲王府都无所出,所以在谨亲王薨了之后,礼部尚书和宗室中人便有人上书,谨亲王一脉后继无人,东陵巽原本的意思是在宗室之中择一优秀之人承继谨亲王之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