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师父!”这时,一旁的子檐窜出来。
在子檐扑到自己身上之前,孟漓侧身后退了一步,“小不点,走开,我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师父!”
虽说仍旧不愿承认他与子檐的师徒关系,但是这一回孟漓的脸上明显没有了上一次嫌弃的表情。
这会子,宫中派来的女傧相从外面进来道:“公主,宫里传来旨意,今日婚仪改为在宫中宣辉殿成礼。”
“怎得忽然改为在宫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慕云漪有些莫名,毕竟在这之前从未听说自己与苏彦结婚会在宫中进行,再者,苏彦到底只是臣子,而慕云漪也是别国的公主,二人的大婚断然不该有东昭的皇宫内进行之礼。
“回公主的话,钦天监和国寺的大师皆算得今日是千载难逢地黄道吉日,皇上便想着不若在今日喜上加喜,成亲与新郎官的册封一道在今日办了,既然是册封,便必是要在宫中进行的。”
“原是如此。”慕云漪知道,苏彦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不必多说,且他将要被册封为镇国公的事情早就不是秘密了,不过是要等到他正式成家之后,这国公爷的名头落在他身上才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可若是进宫,子檐岂非见不到漪漪姐姐成婚了?”子檐在一旁嘟起了嘴。
“小公子且放心,皇上嘱咐了,公主府的一应亲眷皆跟着接亲车队一同入宫参加婚典。”
“哇,进宫进宫!子檐可以进皇宫了!”子檐欢天喜地地拍着手掌。
趁着子檐在一旁欢呼,孟漓则不动声色地走到慕云漪身后,俯身低头在她耳边悄声说了一句话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话,随后便转身对子檐道:“喂,小不点,别在这吵扰小漪漪了,跟我走。”
小子檐双眼一亮,愣愣地看着孟漓,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师父,怎得竟主动开口要自己跟着他走?
“发什么愣,快来,我来考考你药理背的如何,若有一个答不上来,我便逐你出师门!”
“师父,是师祖代您收的徒儿,师祖说您不能擅自逐了徒儿的。”
“到底谁才是你的师父?你听谁的?”孟漓揪起子檐的耳朵。
谁知子檐却是不躲不闪,“我师父的徒儿,自然是听师父的。”
“这还差不多!”孟漓松开手颇有些得意。
子檐绕到孟漓的面前,仰起头眨着水汪汪的圆眼睛问道:“那您承认您是子檐的师父,子檐是您的徒弟了?”
“我……你……”孟漓一时语塞,心中懊恼怎得就一步步的钻了这小子的圈套?
这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了,孟漓索性逃离现场,而子檐这块牛皮膏药怎会放过他?连忙寸步不离地跟出了门去。
随着这对活宝师徒的离去,内室也重归安静。
慕云漪若有所思地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被脂粉遮盖后,就连那浅浅的疤痕都已完全看不出。
孟漓方才的那句悄悄话一直回响在她的耳边——
“事情了了,莫衍一切都好,你安心。”
第497章 宣辉殿
孟漓口中说的是莫衍,而不是慕修,看样子一切都按照孟漓的计划进行着,慕修消失了,莫衍重生了。
而自己,也会依照原本自己选好的路走下去,忘记慕修,亦不与莫衍相见,从今往后,自己只是苏彦的妻子、镇国公府的少夫人。
虽说因着孟漓的出现耽误了些时间,但是宫中派来的嬷嬷们手上功夫皆是一等一娴熟的,所以接亲队伍到达公主府门前时,慕云漪正好戴上了凤冠,盖上了喜帕。
女傧相和章嬷嬷一左一右地扶着慕云漪踏出房门,穿过院子,在喜乐之中缓缓走向前厅。
虽说慕云漪盖着喜帕,只能由身边的人引着走,但对于周围一切声音的感知却十分敏感,尽管喜乐不绝于耳,但在接近前厅之时,她明显感觉到里面除却热闹,更有些不同的气氛,越靠近这感觉就越是明显。
距离门口三丈之时女傧相示意慕云漪停下,章嬷嬷看到厅内众人簇拥在中间的人,小声对慕云漪说了一句什么,她内心的感觉也有了答案。
原来站在堂内的人,是太子东陵翊。
这时,厅内之人发觉公主到来,将注意力从太子身上转移到凤冠霞帔在身的新娘身上。
章嬷嬷扶着慕云漪稳稳地迈进了前厅,太子迎了上来。
“太子殿下有礼。”
“今日是公主的好日子,所谓新人为上,所以今日公主切莫对本宫多礼。”
随后,东陵翊抬了抬声音继续道:“今日之喜,不仅是一对璧人之喜,更是我东昭与西穹两国之喜,父皇尤为重视与欢欣,遂决好事成双,大婚与册封皆成礼于宫中,而作为新郎官之手足兄弟,本宫便任册婚使,接安和公主入宫拜礼。”这话看似说给慕云漪听,实则是说给这满厅满院的人的听,太子的来意以及东昭皇室的姿态。
慕云漪尚未答话,周围已是一阵小声窃窃私语。虽说尚未出内室前,慕云漪和她房内的人已经知道今日在宫中拜堂成礼,但外头宾客和其他府中人并不知情,见到太子也只当是前来恭贺,没想到太子竟是身为册婚使到来,足见皇家对这桩婚事和安和公主的看重。
“有劳太子了。”慕云漪盖着喜帕不便多说多做什么,便微微福了福身子。
在她看来这倒是没有出乎意料,毕竟苏家在东昭的分量早已不必多说,大婚的一切虽说是严格合乎镇国公府身份所办,但皇上那头的赏赐和关心,早已超越了亲王的规制。
且说当初苏彦的父亲为国战死沙场,皇上对于好兄弟的儿子几乎视如己出,领进宫内让他与太子一同长大,更是时常亲自教导苏彦文武功课,太子亦是把苏彦当做亲兄弟,也当做未来慢慢治国路上最为可信的肱骨,所以太子会来当这个册封使,十分正常。
唯有一事在慕云漪激起了些许波动——当初自己与太子奉旨大婚之时,册婚使是苏彦,而今日却换过来了: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是苏彦,而册婚使变成了太子,是巧合,已是注定罢。
回忆起一年前那场大婚的不止慕云漪亦人,还有她身后的碧滢,她看着眼前主子与太子东陵翊相对而站,又是在这贴满红喜字的厅室之内……好在当初大婚在宫中,婚典之中的皇亲贵胄此刻都不在公主府中,见不到这微妙的一幕。
正想得出神,碧滢感觉到自己的袖子被拽了拽,这才回过神来。
“走啦!”落霜小声嗔道:“主子都要上轿了,你还在这发愣!”
碧滢连忙点点头,对着落霜递了个眼神,“知道啦,我今儿才不会坏事呢!”
两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一起朝外面走去。
太子作为册婚使,带着接亲的队伍走向皇宫,最后在昭正门前停了下来。
慕云漪下了马车之后透过喜帕稍稍看了看,一眼便看出这是昭正门,因为当初自己与太子大婚的那一日,他们出宫接受百姓朝拜正是从此门而出。
且说东昭皇城南端有三大正门:昭天门、昭正门、昭阳门。最正中间的昭天门是唯有皇帝一人能出入之皇门,而其左侧略矮了一丈的昭正门,便是皇后、太子可出入之门,右侧的昭阳门则是亲王或是立下国功之臣可出入之门,其余的官员、家眷及宫人则从其余两边的矮门和角门入宫出宫。
慕云漪当即便有些迟疑,就算是皇帝如何恩宠苏家、赏其亲王之尊,也该由昭阳门入,怎得太子竟带自己来到昭正门?
“安和公主,上步辇随本宫入宫吧。”
“太子殿下。”慕云漪叫住了前面的东陵翊,半是疑问半是提醒:“此处……是昭正门。”
“不错,便是昭正门。”
“昭正门是储君与正宫娘娘所用,旁人岂有从此门入宫之礼?”
太子笑道:“安和公主所言不差,可公主又岂是旁人?再者,这昭正门虽是皇后与储君可用,但却也有受皇帝疼爱的嫡亲公主走此门的先例,而父皇一向也把安和公主视作是自家女儿,今日后更是亲上加亲。”
见慕云漪仍有迟疑之色,东陵翊进一步到:“安和公主且放心,本宫带安和公主从此门如,自是父皇吩咐,既是父皇之圣旨,公主又有何不安心的呢?”
说着,指了指身后为慕云漪进宫准备的步辇,“时辰不早了,我们快入宫吧,宣辉殿里还有人在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