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
沈祠讷然来搀扶君子游,几乎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完全顺着那人的心意,甚至忘记他腹上还开着口子没有缝合,就像根木头似的做了他的拐杖,看他一瘸一拐走到人前,缓缓跪下。
不知是被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惊,还是担心太早表明立场会成为被人清除的祸害,明狱出言半晌,都不见有人反应,哪怕是那侍奉了许久的宫人。
唯有君子游跪地,稽首,按着腹部仍在流血的伤口,三叩而拜。
此举是认可了萧景渊的帝君身份,即使他曾踏入迷途,一去不归,可他仍是大渊的皇者,不容置疑。
他三拜叩尽,明狱再次朗声道:“皇上,驾崩。”
满场宫人迟疑着随他一并跪下,不再克制情绪,或是由心而发,或是逢场作戏,一时哀哭四起。
萧北城握着萧景渊无力且逐渐发凉的手,就像个无措的孩子,害怕着别离,又不敢接受现实,反复搓着那人已经无法再与他相握的手,试图找回一丝幼时的回忆。
他怔然道:“皇叔,不是这样的,至少不该是这样,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您没做成好人,怎么也……真是不适合您的退场方式啊,咱们都这一把年纪了,世人的评说也没那么重要,做了什么就承认,就改过,给自己留个机会,别……别闹了,好不好?”
天知道他到底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这一番话。
君子游发现了异常,他咬着牙起身,按着仍流血不止的伤口,微微偏过头来问:“花不识在哪儿?”
沈祠愣了愣才回神,恍然大悟地“啊”了一声,抹了把眼角还没来得及流出来的泪,四下环顾一周,看到了那个半躺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落魄男子。
在火场里折腾一遭,连花不识这条命都要搭了进去,他撕下烧焦的衣袖,擦了擦双臂被明火烙出的伤痕,艰难地拎起宫人扑火的水桶,两手捧着冰凉刺骨的冷水淋在伤处,而后掬到面前,渴饮了几口。
沈祠并不是很想让君子游靠近那个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危险人物,因此有意无意地拉了他一把,可那人非但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反而因为他的动作踉跄一步,差点栽倒。
沈祠终于发现了他的异样,从方才他把江临渊误认成自己,到看不出花不识所在的位置,不慎摔倒,完全就是失明的状态。
他试探着把手伸到君子游面前晃了晃……果然不见反应,仔细一看,那人双眼的晶体表面似乎笼着层若有若无的白雾,难怪他的感官如此敏感。
但沈祠还没来得及深究这个问题,君子游便俯着身子上前,一把揪住了花不识的领子,沾血的手在对方身上留下了深红的指痕,压抑着疼痛与嗓音质问:“是不是你……”
花不识叹了口气,与他无神的双眼对视片刻,拉下他的手,继续浇着冷水缓解创面的痛感,从容淡然:“我留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不曾想过让他轻描淡写地化成一抔灰,敷衍曾经犯下的一切罪行,你觉得会是我吗?”
沈祠咬牙切齿地还击:“方才火场里只有你们几个人,不是负伤的大人,也不可能是我家王爷,除你之外还能有谁!”
“那么弄瞎他一双眼睛的人,又是谁呢?”花不识语气依旧冷淡得不起波澜,“我可从来没碰过他,别往我身上赖。”
话一说了出来,气氛陡然变了,众人甚至能感受到吹拂的寒风似乎都夹杂了冰碴,割在脸上生疼生疼。
萧北城当即起身到了君子游身前,捧着他的脸,去端详他已经完全无法视物的双眼。
那人眼睑紧合,只觉自己两眼酸涩,不受控制地流着泪水。
他想擦去那引起不适的水痕,好确认自己是怎么了,可他两只手腕被萧北城箍了去,根本不肯让他触碰自己无感的双眼。
“子游,别碰,听话,不要碰。”
“我这是……”
“没事的,只是融进了风沙,需要静养几日才能恢复,从前我在大漠常有这毛病,几天就好了,信我,别乱碰。”
君子游想说,这家伙真是一点骗人的天赋都没有,话说得那么假,会有人信就怪了。
可他既然都已经费尽心思地骗了,自己又怎好不给他这个面子,就算是他君少卿、君太傅,在这种时候,也只能假装没有闻着那近在咫尺的血腥味了……
渊帝猝然崩逝,朝局一片混乱,众臣只听闻缙王在现场救出了满脸是血的太傅大人,便跟着个大夫一起关进了宫苑,重兵把守,不得闲杂人等搅扰。
这种时候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表面忠心的文官武将未必就没做过君临天下的春秋大梦,难得天赐良机,不善加利用简直可惜。
于是各怀心事的众人纷纷入宫奔丧,一个管事的面都没见着,全都被安排去了慈宁宫为太后守灵。
几个摸不着头绪的新秀簇拥在靠山身边,随时注意着身边的一举一动,都瞪大了眼睛,任何细节也不敢放过,要是眼神似刃,都够在身边人身上剜几个窟窿出来了。
礼部尚书安之言跪在百官之前,主持着大局,而身体不便的黎婴就只能坐在一旁,由心腹江临渊代跪,以表哀思。
萧君涵和萧君泽两个皇子也跪在灵前,谁也不稀罕多看彼此一眼,一个抹泪,另一个就得不甘落后地抽噎几声,好似谁在守孝这事上略胜一筹,就能稳坐那被万人觊觎的皇位似的。
可是饱受争议的那位缙王与传说中负伤濒死的君太傅却自始至终没有露面,众臣心里泛着嘀咕,又不敢轻易发问,三天下来,都算憋到了极限,终于有那么几个不知死活又头脑简单的武将生了歹心,仗着自己手里攥着两个立场不定的傻兵,自信跟人真刀真枪地打一仗也未必会输,彼此之间就先看不过眼了,果然在第四天的时候都没忍住,狭路相逢,各自带着人在朱雀大街上打了起来,还不幸波及了无辜民众。
好在没有造成太大伤亡,打了个两败俱伤,还都得继续进宫跪着守丧,以至于黎婴见了这两位最先沉不住气的,都忍不住奚落上一句:“火气太大可不是什么好事,太后尸骨未寒,你们就敢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动刀动枪,像话吗?”
当事人心道那天子的眼皮子还能不能睁开都是两回事,真要降罪早就坐不住了,哪还会有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说话的份?
但黎婴好歹也是渊帝求了三年才请回来的神仙,这相位能为他空置三年之久,就说明他的本事非常人可比,众人心里不满,但都觉着日后或许还用得上这位年轻的相爷,不好闹得太僵,一个个都得赔着笑脸。
可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就不是黎婴能左右的了,对一些人而言,黎婴的不作为也就等同于默许了他们的明争暗斗,有了第一回 ,就敢再明目张胆打上几架,头破血流也无妨,成王败寇才是硬道理。
黎婴不禁感叹:“这种钓鱼执法的损点子到底是谁出的,万一出了岔子,要被挂起来骂上千年的佞臣就是我啊。”
那么一直躲在幕后的缙王和那位被戳着脊梁骨骂惨了的君太傅到底如何了?
事实上君子游当日在火场中受燃烧产生的烟尘刺激,两眼受创,泣血不止,经姜炎青诊断,早在数年前他的眼睛就已经受损,直接导致了他在夜间难以视物的毛病,事发当日他又强行在火场逗留,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至少要休养半月不得见光,否则就真的要成了瞎子。
借着这个机会,萧北城避不见人,为阻止外人泄密,便把当日所有出现在火场的人都暂时安置在了远避人烟的宫苑,限制了自由,对外也没有公布渊帝遇难一事,当真有那么几分做佞臣的意思。
君子游说:“秘不发丧这做法,您可真有赵高那味儿了。”
“听说外边现在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了,一群心思各异的老东西人脑袋都打成了狗脑袋,也没争出谁才是地头蛇,接下来他们就该巴结两个还不懂事的小崽子了,依萧君涵那个傻劲儿,被他们说服也不是不可能。”
萧北城指尖轻触蒙在君子游眼上的黑缎,感受到湿热的触感后不着痕迹地叹了口气,放下了密不透光的帐帘,轻轻解下那遮光的绸带。
“别睁眼,再忍几日,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