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材高大的武将在众人行礼后便出列,朗声道:“臣等知罪。只是太后娘娘,这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每日聚集在此,也是希望早日能有新君来带领臣等重整旗鼓。”
虽然言语间全是恭敬之意,可细看下去,他的眉眼高扬,满脸写着高傲自得。太后闻声朝他看去,尽管短短几日就变得憔悴,可仍然目光犀利地看出了他的意图。
“薛卿家,听你这话的意思是,你等就能为南晟选出一个新君来?”太后唤来婢女,为自己添上热茶后才冷冷地开口道。
薛奇峰被太后这么一堵,眼里立刻浮起了轻蔑。他嘴上告罪不敢,身体却仍然直直地站在殿堂中,在一众伏下的大臣中显得格外扎眼。
太后冷哼一声,将手里的茶盏怒掷向薛奇峰的方向:“你不敢?怕是哀家再晚来一会儿,你就要将哀家赶下台去,让薛清漪那个贱人登上太后之位了!”
一时间众臣们被太后的怒火吓得瑟缩了一下,大殿中寂静无声,只有后殿偶尔传来的哭灵声环绕在众人的耳旁。
薛奇峰仍是没有退缩,他微微低了低头,丝毫不掩饰语气中的狂妄自大:“太后娘娘此言差矣。臣只不过是想要南晟有新君把持朝政,至于太后,那是后宫的事,哪里轮得到微臣来说什么呢?”
太后紧紧盯着薛奇峰微露出的脖颈,恨不得此刻就用刀划破那一片,让他的鲜血流满大殿。半晌,她才冷笑着开口道:“你知道就好。”
说罢,她也不再看薛奇峰那张与薛贵妃颇有几分相似的脸庞,让众人平身后便拿出了一卷圣旨。
薛奇峰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的太后手里竟然还有一份圣旨。再联想到先前太后的尖锐问话,薛奇峰心头突然浮现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极力宽慰自己,太后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可眼神却始终不能从那明黄色的圣旨上挪开。
与薛奇峰的反应大不相同,其他大臣却是真心实意地激动了起来。若真的是先皇留下的圣旨,指定了四皇子为新君,那这个年大家也可以安心过了。
可若不是——
“……朕与郑妃之子,与国同名,朕予以厚望。云晟自幼文武双全,可当此重任……”
内侍尖细的声音仍然在继续,薛奇峰的脸已经是铁青色。他额头的青筋暴起,手紧握成拳。若不是入宫不能带兵器,薛奇峰此刻当真是想拔了剑冲上前,让太后立刻收回圣旨重新来过。
其余洛云勐党派的大臣们虽然对圣旨的内容也有所不解,但顾虑于太后的颜面,仍然安静地听完了圣旨后才叩首。
“若没有其他什么事,哀家还要再说上一句。”等内侍宣完圣旨后,太后才又开口,声音早就平静无波,细细听去竟然好像还有些愉悦。
各自心怀鬼胎的大臣们被太后这么一说,互相看了看,满脸都是疑惑不解。
太后嘴角挂笑,看着神态各异的众人,微微侧头,示意身后的人出来。
出来的正是刚刚在圣旨上被提及的那个人。洛云晟仍是一身素衣,面色虽然有些憔悴但还算精神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哀家与皇儿前些日子在查许多后宫的旧案。”太后语气淡淡,带着毋庸置疑的态度:“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啊,却是发现了许多先皇不知道的错案。”
众臣仍是不知太后在说些什么,表情茫然地互相看了看。
“晟儿,你来说罢。”像是累了,太后朝椅子后靠了靠,闭眼听着。
洛云晟向前站了一步,他没有看那眼色都像是要杀人的薛奇峰,也没有看一直没有出声默默站在角落里的郑国炎。拿出一本册子,洛云晟平静地开口道:
“父皇生前宠妃薛贵妃,与外人通奸,生下四皇子洛云勐,理应当斩!”
第83章 登基
“薛贵妃,本名薛清漪,为外员嫡女。入宫后为攀上高位,多次陷害其余嫔妃,用心之狠毒,罄竹难书,感念其侍奉先皇左右多年,夺去封号,赐全尸陪葬与先皇。其子洛云勐,为京外人士之子,冒充皇子扰乱皇室血脉,罪应充军。”
洛云晟微微低垂着眼帘,将手中册子的证据一一读出,丝毫不被朝堂下神色各异的大臣们所影响。
罪证之长,耗了半个时辰,洛云晟才不慌不忙地收起了册子,面无表情地看着站在下首的大臣们。
本有些在开始就想驳回洛云晟的臣子们,在洛云晟慢慢报出涉案的人名和金额时,当即吓得退后了一步。不求这时的洛云晟能放过所有人,只求不做出头鸟被直指矛头。
薛奇峰此时已是面如土色,洛云晟扫过他,心知薛清漪做的许多事情怕是瞒着薛家做下,一时也没有再开口说些什么。薛奇峰绝望地看着洛云晟手里的册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本殿已经派人围住了四皇子府,四皇子洛云勐即日起掳去封号,降为平民,年后出发去边境。”洛云晟等了一会儿,直到殿堂中细碎的声音平了下去后,才接着道。
转头看了看太后,得到她的示意后,洛云晟回头对着跪在地上身体颤抖的薛奇峰道:“薛大人看上去有些身体不适,这些日子父皇薨逝后,薛大人忙里忙外的,也是时候休息一阵子了。京都郊外驻守的队伍,就由郑大人接手罢,左右他先前也是在那处看顾着的,薛大人就不用再操心了。”
这就是明摆着将先前的账算回来了,薛奇峰绝望地左右看了看,往日时常在他身边说好话的大臣们纷纷低着头不作声,便知道薛家上蹿下跳这一段时间的功夫是白花了。他心如死灰地叩首谢恩,让人搀扶着离开了殿堂。
洛云晟看着内侍将薛奇峰拖出了大殿,面上仍然是没什么表情。他低头将手里其他的册子翻了翻后,语气平淡地接着道:“父皇临终前写下了圣旨,命本殿接替他的遗愿,守护好南晟。”
语音刚一落下,洛云晟的话锋一转,突然犀利道:“本殿知道在座的各位心中颇有不解,有甚者还会猜忌这圣旨的真假。本殿就将这圣旨放在殿上,心中有疑虑者,自可上前来看一看。”
平静了一会儿的众人闻言,惊奇地看着洛云晟手里明黄的圣旨。不等众人再做反应,洛云晟又接着道:“可若等本殿登基后,有人要拿着这圣旨说事,就休怪本殿不顾念昔日情谊了。”
这话一出,本来有些心怀揣测的大臣,当即便打消了上前辨别的意图。若圣旨是假的,三殿下自然也不会让人上去随意查看鉴别。更何况,若现在贸然上前,被洛云晟记下来名字,他日洛云晟登基后,也保不齐要秋后算账。
太后颇为赞赏地看了眼洛云晟,有些苍老却有力地道:“若众卿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待先皇入陵十日后,礼部便着手准备登基仪式吧。今年新年,众卿也无需来宫中请安。”
说罢,太后便示意洛云晟跟着自己离开了。殿中的众人本以为今日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但太后愤怒而来,平淡离去,空留了众人一肚子的迷茫与疑惑。
那三皇子殿下……就真的是新君了罢?
互相看了看憔悴的脸色,大臣们叹气,不敢再停留议论,三五成群地结队朝着后殿方向,去接各自的女眷回家。
“晟儿,原先你总是跟在洛云勐的身后,不言不语的,没想到却是颇有储君风采。”太后扶着婢女的手慢慢走在前方,洛云晟落后半步微低着头神色恭敬。
走到后宫处,哭灵的声音愈发响了起来,与平日里娇弱形象不符合的哭声吵得人颇有些头疼。太后不为所动,站在亭廊中,背向洛云晟轻声道:“你看后宫这些女人,皇帝在的时候为了一夜恩宠争破了头,皇帝死后反而却抱成一团哭得真诚。”
“母后忧思过虑了。”洛云晟接过婢女手中的衣袍,上前为太后披上。
“原先哀家还不知道,为何你要来找哀家,商量登基之事。”太后任由洛云晟为她披上素色厚重的衣袍,转身看着他,语气听不出喜怒:“今日在朝上一看,却是了解了几分。像那薛家的事情,你已经筹划许久了吧。”
洛云晟顿了顿,才微微弯着腰对太后道:“母后是父皇的嫡妻,当是坐上这至高之位。至于其他繁琐之事,交给儿臣处理就好。”
太后笑了笑,又问了问洛云晟府中之事,便面露疲倦之色,让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