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公主和亲后(90)

作者:王京京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是要你帮我,只是三殿下最近有些行动和东陵有关,我想着左右你是东陵人,理应知道的。”孟平乐急忙打断了忍冬的话。

思秋的信里将东陵这些年的发展全部梳理了一遍。与洛云晟说的差不多,东陵的国力日渐式微,自从与西兆合谋吞并北康的计划失败以后,东陵皇室不仅失去了崔家的鼎力支持,内部也闹得不可开交,一时无人有心管理东陵。

东陵皇室里乱成一团,倒霉的却是下面的百姓。因着地势原因,东陵既没有河流开发航运,也没有肥沃的土壤可以依托粮食养起百姓。先前东陵皇室时时与西兆做交易,换来食物和用品卖给百姓,可自从皇室乱了后,再也没有人来管这些事情。

在西兆的情况也越发糟糕以后,西兆的商队也不再往东陵去,百姓连果腹的粮食都没有了。遍地都是起义造反的民兵队伍,东陵不得不又派朝廷军队镇压。

就在前些日子,东陵现任太子带兵镇压起义军,在一片混乱中摔下马,当场因失血过多丧了命。皇上老来得子,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无辜枉死,在朝堂上悲痛过度,当场口吐鲜血。御医去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皇上堪堪点了几个平日里极为喜爱的妃子陪葬,便撒手人寰。

“喊你来,主要是想问问你,你在东陵还有什么家人要接到南晟来吗?”孟平乐快速地与忍冬将东陵的情况解释完,又问道:“如果有,咱们就早些派人去接来。东陵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更乱。”

忍冬愣愣地听孟平乐讲完,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笑东陵皇室罪有应得,还是该为自己家族世代侍奉的主家倒台而悲哀。

孟平乐没有逼她,静静地等着她的回复。

良久,忍冬才低低开口:“崔家在被流放时,除了我和弟弟逃了出来,就再也没有人出来了。自从我父亲,也就是家主去世后,崔家在东陵的家业就全结束了。”

抬起头,忍冬坚定地看着孟平乐:“我在东陵已经没有亲人了,若公主和三殿下要做些什么事情,就去做吧。忍冬定是会全力支持公主的。”

孟平乐仔细观察了忍冬的神情,见她确实没有丝毫留恋之情,这才舒了口气:“那就好。虽然我没有计划要做些什么,但是洛云晟可能会要有所行动。这样看来,东陵离灭国也不远了。”

忍冬的脸上毫无留恋之情,反而恨恨道:“早该如此了。”

见孟平乐表情有些惊讶,忍冬解释道:“若不是他们不相信崔家的判断,非要与西兆联手出兵北康,东陵也不至于此。”

“这就是命。”忍冬最后轻轻补充了句,眼神有些飘忽地看向了窗外,露出了怀念的神色。

孟平乐一时无言,只得沉默地点了点头。

“平乐,东陵出事了。”

屋外却久违地又响起了洛云晟的声音,孟平乐和忍冬茫然地对视一眼,一同看向推开门进来的洛云晟。

洛云晟见忍冬在,也没有避开她,当即便道:“东陵那处地龙翻身,连带着与西兆相连的堤坝也崩塌了,死伤无数。”

第82章 新君

忍冬早在与崔二联系上的时候就知道,东陵的国运已尽。崔二夜观天象,再加上听了家主的话与洛云晟见面,当即就确认了洛云晟的天命,并且将这情报立刻告诉了忍冬,请她留在孟平乐的身边。

想起崔家被流放,朝中无一人为崔家求情的惨痛景象,忍冬在听到东陵地龙翻身的时候,竟然有些大仇得报的快意。

但是东陵百姓毕竟无辜,若是发生在城镇之中,那东陵百姓的日子定然是更加水深火热。想到这里,忍冬又有些焦虑起来。

像是听到了她心中的疑问,洛云晟补充道:“是东陵皇室避暑山庄的地方东陵皇上和太子接二连三殒命,后宫张皇失措,皇后带着一众妃嫔和显要官员转去了避暑山庄以避开宫内混乱,没想到却碰上了地龙翻身。”

“还有多少幸存下来了?”孟平乐蹙眉,心里迅速判断了下形势,开口就问道。

忍冬不动声色地呼出一口浊气,想到只是达官贵人遭了报应,忍冬一下子就放松了心情,接着听两人的对话。

“只有在山庄外围的一些下品官员及家眷活了下来。探子来报,山庄内无一活口。”洛云晟也皱着眉头回道,将墨步报来的信息全部告诉孟平乐:“民间已经有传言,是东陵皇室惹怒仙人,遭了报应。起义军已经开始在皇宫外集结起来,准备冲进宫里改朝换代。”

孟平乐眉头舒展了开来:“忍冬,你先出去吧。我和三殿下还有些事情要讨论。”

忍冬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消息,留下来也只会阻碍孟平乐和洛云晟的商议。当即她便起身向两人福了福身就离开了。

直到忍冬出去并将屋门带上后,洛云晟才开口道:“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孟平乐没有急着开口,她转了转手上的玉镯,沉思了一会儿后才回道:“此时东陵情况必然很混乱,若是你能……将东陵拿下应当是极为简单的。”

“东陵现下民不聊生,起义军虽有勇但无谋,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军人物能够统领大局。”洛云晟低沉道,似是头疼般揉了揉眉间的皱褶。

“你不是派了墨步去东陵?”孟平乐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洛云晟闻言略微惊奇地望向孟平乐,不知是被她的胆大想法惊讶到,还是没有料到孟平乐这样就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孟平乐却没有想那么多,她仍然细细分析道:“墨步当时能在广陵与修补堤坝队伍的队长关系熟稔,想来也是有能力混入东陵起义军队伍。这样你也不用亲自前去,避免了南晟皇上的疑心。”

提及南晟皇上之事,孟平乐忽地转过头换了话题:“自从秋猎后便不太常见到你,皇上那里怎么样了?”

洛云晟也想起,自从秋猎回来后,自己时常在外处理事情,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回府了。有点惭愧般,洛云晟声音更加小心翼翼:“皇上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昏睡的时间越来越久,这些日子连早朝都是让四弟主持的。”

那洛云晟应该是要动手了。孟平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干脆利落道:“那快到时候揭露薛贵妃的好事了。”

洛云晟赞赏地看着孟平乐点头表示同意。两人相视一笑,便凑近了开始商讨接下来的布局。

屋外已然是入了冬,寒意穿院而过,空气里满是干涩的气息。

——

永历五十八年,南晟举国上下挂上了素白的锦缎。

京都所有为过新年准备开张的市集都收了摊位,往年熙熙攘攘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偶尔有路过的妇人带着孩童,脸上满是仓皇和行色匆匆。官员们本应是到了休假的时候,此刻却都聚集在南晟朝堂上神情严肃地讨论着。

皇上终究是没有熬过新年,年末时便在昏睡中薨逝了。朝野上下的众人虽然预料到这个时刻,但却始终没有等到皇上提前新立太子。

现下,皇上的遗体还摆在大殿中央,妃嫔们仍然在哭灵,可对于在朝堂上的众人来说,更为紧要的却是听从哪个皇子的领导。

四皇子洛云勐一派的人早就急不可耐地谏言,四皇子在先皇生前已经代理早朝许久,位同太子,理应成为新皇。而暗中站在洛云晟身边的大臣们则稳重了许多,只是在找各种理由拖延着不肯让四皇子上位。

皇后已经顺位登上了太后之位,久病未愈的她迟迟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让人不经就认为太后已经不再插手朝政之事。

皇宫大殿中,众臣们压低了声音互相交换着各自的情报。细碎的声音与后殿里嫔妃的哭声混在一起,为这个新年添上了更多的凄凉之意。

“太后驾到——”

本以为今日又是无人主持的议政,猛然听见内侍通报太后前来,众臣们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惊讶。

太后身着素衣,满脸倦色地扫视了一圈众臣,将掩饰不住得意之色的大臣姓名暗暗记在心底。她虽然声音虚弱,却仍然努力维持着自己的威严道:“众臣多日在殿上商议,可是想要越过皇室,为哀家选好下一任皇帝?”

众臣本就惊讶于太后的出现,再被太后这样一番质问,纷纷伏下身来行礼告罪:“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上一篇:犹记惊鸿照影来下一篇:亦归不寻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