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娇夫+番外(42)

那隐士也是高义之人,还真设法寻了门路,托人将信送入京城。

只是事关重大,到达京城的送信人不敢胡乱投递。

最后听到京城人人都传,大理寺卿陆洵是玉面阎王,铁面无私。

念头一闪,送信人就决定到大理寺门口堵人。

怕过于引人瞩目,惹来杀身之祸。

他最后盯上了外出办公的陆九,把前前后后发生之事,坦白道出。

陆九不敢妄下决定,但又清楚地知晓此事重大。

“此事我已知晓,只是这等大事,不是我等能做主的。”

然后陆九将那送信人安排到当初梅香住过的小院之中,自己则拿着信,火速回到大理寺衙门。

“你且安心住下,等我消息。”

说完,陆九便转身离开了。

送信人内心焦灼,他不清楚陆九是否值得信任,不过他别无选择。

既然别无选择,那只能赌上这一把,希望陆九不要让他赌输了。

陆九回到大理寺衙门,连衙差向他问好,他都没有搭理,火急火燎地跑去寻找陆洵。

“主子,又有大事发生了。”陆九从怀中掏出信件,双手呈给陆洵。

陆洵不明所以,接过信件,皱着眉头看完了整封信。

随后吩咐道:“本官入宫一趟,那人先安置好,等本官处理。”

“是,主子。”

交代完手头之事,陆洵便匆匆忙忙入宫,与昌平帝上奏此事。

“哼,好大的胆子。” 昌平帝大怒,一拳捶在龙案上,笔架子受到桌子震动影响,啪地倒下。

成公公见惯了这种阵仗,不慌不忙地收拾着。

陆洵从小到大都在昌平帝跟前,也时常见到这种阵仗。

“小成子,那朕尚方宝剑过来。”既然知道了此事,定然不能放任不管。

以昌平帝对何舒启的了解,他这个臣子,虽然要比钟正旭要圆滑一些,但也是死守原则之人。

并且何舒启是个特别懂得感恩的人,他觉得昌平帝看重他,对他有知遇之恩,誓死也要尽职尽责。

昌平帝也担心晚一步,何舒启又布钟正旭后尘。

这样的话,他便再次丧失肱骨之臣,岂不让人痛心疾首?

昌平帝眼神示意,让成公公把尚方宝剑交给陆洵。

“洵儿,此事交由你去办,需要谁辅助,你尽管说与朕听,朕尽量满足你。”

“多谢舅舅,此次案件,洵儿自己去便可。”陆洵眼神坚毅,看上去似乎成足在胸。

“哦?你自己一人去?”昌平帝有些不认同,这样太危险了,“不可不可。”

“朕不同意!” 昌平帝态度很坚定,“你母亲就你这么一个孩子,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让朕如何向她交待?”

况且还有太后这个老祖母呢!

“舅舅,”陆洵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继续道:“上回在青州,我与老三老四配合,让谢均放松警惕,暗度陈仓才有机会调查清楚。”

“只是,上回之事,金州那边定然也有所耳闻,难免更谨慎小心。”

昌平帝点点头,眼神示意陆洵继续说。

“这次还不如让我直接走明路,他们摸不清我的来意打算,也不敢妄动。”

昌平帝沉思,考虑方案的可行性,陆洵见状,乘胜追击,道:“舅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昌平帝从龙案后走下来,亲自拉陆洵起身,双手拍着陆洵的双肩,“舅舅在京中等你凯旋。”

“何舒启是朕心腹,可以信任,有什么做不了决定的,或者有不解之处,都可以跟他一起商议。”

“是,舅舅,洵儿定不负您的嘱托。”事情定下,陆洵手头还有公务,不宜在宫中久待。

从宫中出来,陆洵跟着陆九来到小院,亲自见一见那个送信人,询问前因后果。

所答复之言,皆与陆九回禀的一致。

送信人也心中忐忑,只是看到陆洵身着华服,贵气天成,猜测身份必然不低,是个能管事的。

于是乎,陆洵问一句,他搭几句,几个来回,已经把自己家底都透光了。

问完话,一句话也没有吩咐,陆洵便先行回府了,他要远行,得提前跟自家媳妇说明,免得她担心。

剩下的是就交给陆九了,案情还未查清,送信人很关键,故而陆九让他继续住在小院中,还暗中安排了人手保护。

防止有人闻到风声,杀人灭口。

送信人也知晓事关重大,小命时刻都有危险,有人保护,他也能放心睡个好觉。

陆洵回到公主府时,沈初早已命人准备好晚膳,就等着陆洵回来。

“咦,今日怎么回来那么早?不忙吗?”沈初有些惊讶,放下手中的东西,迎上去,帮陆洵整理收起外衣。

“外出办了点事,想着离下衙时辰也不远了,干脆就不回衙门了。”

陆洵一边解释,一边牵着沈初的手,走向饭桌,四菜一汤,都是陆洵平日爱吃的菜。

“今日的狮子头,比上回的要入味些,好吃。”陆洵吃了一口,忍不住赞到。

沈初嫣然一笑,有些得意,道:“那是自然,知晓你爱吃重口的东西,我可是特意交代了厨房,按着你的口味来做的。”

陆洵也给沈初夹了一个,半开玩笑道:“我家初儿如此贤惠,如此妥贴,我一想到自己要远赴金州,还真是舍不得呢!”

说完,含情脉脉地望着沈初。

只是他这难得的浪漫,沈初并没有放在心上,准备说,她被其他关注点吸引了。

“什么,去金州?”沈初夹菜的手一顿,接着询问,“可是金州又出了大事?”

“嗯,”陆洵点点头,“收到密报,金州官商勾结,那些暗商已经把手伸到官盐的路子去了。”

“私盐官卖?”沈初瞪大了双眼。

本国律法,盐与铁(金属)、煤等都是官家所有,民间不可私自开采,违反者当判斩刑。

国家命令禁止的事情,且上次青州官员大清洗就是血的教训,居然还有人顶风作案,刀口舔血。

“嗯,正是私盐官卖,据我猜测,官商勾结到这等地步,定然不是短期内形成的。”

陆洵又夹了一块肉到沈初碗里,继续道:“这次,我便挂着钦差的名头,光明正大的过去巡查。”

“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沈初分外担忧,小脸都皱起来了。

“莫担心,我明着来,在他们眼皮底下晃悠,他们琢磨不透我的用意,必然不敢妄动。”

“我不熟悉金州事务,调查起来不容易,故而打算将调查一事交给何舒启何大人,而我的出现,正好可以转移哪些人的注意力。”

沈初嗔怪地瞪了陆洵一眼,有些不高兴,“还说不危险,你这是把自己当诱饵,一不小心,不得被鱼吃了?”

“哼!”

陆洵不会哄人,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举着筷子,却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哧”

看着陆洵略微窘迫的模样,沈初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了好了,我不逗你了。”沈初心中是真得担忧,但是也知道事关重大,不该意气用事。

陆洵是昌平帝的亲外甥,又是昌平帝的肱骨之臣,他们夫妻注定不能同普通夫妻那般。

她作为宗妇,作为陆洵之妻,要有大局观,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丈夫的事业。

“舅舅可有说何时离京?” 问清楚时间,她也好让人提前准备行礼。

陆洵突然想起什么,放下筷子,到门口喊了一声“陆九”。

陆九快跑几步,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递给陆洵,然后转身退下。

木盒中静静地躺着一支玉簪子,陆洵拿出来,轻轻插入沈初发间。

“舅舅尚未公布,不过我猜测,出发日期会定在后日一早。”

说完,陆洵看着发簪点点头,“真好看。”

夫妻俩相视一笑,满心满眼都是对方。

作者有话要说:电闸坏的,抹黑码完了今日份,哈哈哈

第38章 暗流涌动

后日一早,陆洵领着钦差队伍离开京城,怀里还揣着沈初为他准备的点心。

并且,自离京起,他就让人故意散出巡查消息,借天子名头,天下巡检,来引导舆论方向,迷惑对手。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金州,有人欢喜有人愁,故而陆洵这一路,注定精彩纷呈。

何舒启大人自收到密信之后,设法报信到京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