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颤抖着双手,轻轻抚摸着陆洵脏兮兮的小脸,泪水止不住流下来,抱着陆洵心疼地哭到不能自已。
随后,太后带着陆洵去福安公主房中,狠狠地扇了福安公主两巴掌,又将陆洵满身淤青给福安公主看。
痛心疾首地反问: “福安呐,你看看孩子,再告诉哀家,你配做个母亲吗?”
此时,福安公主已经酒醒,看着满身伤痕的陆洵,慌乱地不知所措。
太后下令,将福安公主关了起来,虐待陆洵的下人被杖毙,公主府的人都被换了一轮。
“母后……母后,儿臣知道错了,你把洵儿还给我,母后……”
太后真的是气极了,也不管福安公主在背后怎么哭嚎,只沉默着搂住年幼的陆洵。
“洵儿莫怕,还有外祖母呢,以后洵儿就跟外祖母住了。”
说完,也不等陆洵回应,亲自抱着陆洵出府,上了回宫的马车。
陆洵在太后怀中,沉沉睡过去。
从那以后,陆洵就开始了他在皇宫中的生活。
不仅太后处处护着他,连昌平帝也格外偏宠这个外甥,陆洵还时常能住在昌平帝的启明殿,那是连皇子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从那以后,福安公主还是时不时地闹一回,想要见陆洵,但是太后都没有松口。
陆洵十岁那年,太后才解了福安公主的禁,她才能入宫见到陆洵。
她是真的后悔了,这些年都没有再闹腾,而是潜心礼佛,希望佛祖保佑他们母子,早日团圆。
而陆洵一直都是那样,无悲无喜,即使见到多年未见的母亲,也没有太多反应。
福安公主有些失望,但是也能理解,不作强求。
平日里,陆洵虽然整日板着脸,不爱笑,也很少说话,但是与他时常相处在一块的太后和昌平帝,还是能感知到他的各种心情变化。
也只有昌平帝和太后知晓陆洵有两副面孔,但是他们都选择小心守着陆洵的秘密。
三皇子则是无意中撞破了陆洵的秘密。
那时年纪都还小,因为三皇子比其他皇子胖上许多,时常被嘲笑。
于是他便夸下海口,立志要减肥。只是那天晚上实在太饿了,又拉不下脸面吩咐宫人准备,怕传到其他兄弟耳中。
就自己偷偷去御膳房找吃的,不曾想,正碰到陆洵在里面偷吃鸡腿。
陆洵也没想到会遇上三皇子,睁着无辜的大眼睛,递了一个鸡腿给三皇子。
一副很高兴地模样,一边吃东西,一边拉着三皇子巴拉巴拉地聊天。
三皇子惊呆了,这还是他认识的陆洵吗?
陆洵自进宫之后,虽然每天跟皇子们一起读书习武,但是从来都没跟他们说过话,也不笑,打他也不哭,也不喊疼。
年纪不大的三皇子,觉得单单陆洵跟他讲话这件事,都够他吹上几天。
第二日,他们见面,三皇子主动去跟陆洵打招呼,毕竟他们之间有偷鸡腿的交情。
只是陆洵并没有搭理他,又跟往常那般,好似昨晚之事,只是一个梦。
作者有话要说:三皇子:难道我是在梦里吃的鸡腿?
第2章 八卦
三皇子不死心,当天晚上又偷偷跑去御膳房,果然又遇到了陆洵。
陆洵很高兴,依旧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来二往,三皇子就跟晚上的陆洵成了好朋友,白天三皇子也机智的当做跟陆洵不熟。
有一回,陆洵被其他皇子欺负,三皇子看不过眼去帮他,结果寡不敌众,被揍哭了。
陆洵见到,突然发狠,把其他人都揍得鼻青脸肿的。
一群孩子,时常打打闹闹,但是头一回打得这么猛。
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把所有孩子送到启明殿,交给昌平帝处理。
昌平帝也不问话,直接罚他们抄书,一视同仁。
只是晚上昌平帝去永寿宫陪太后用饭时,心血来潮问了句:“洵儿,今日打架,你为何只帮老三?”
陆洵抬头看了一眼昌平帝,认真地道:“老三,好孩子。”
那时候的陆洵觉得,三皇子愿意帮他,就是个好孩子。
昌平帝一愣,随即大笑起来。
陆洵年满十五岁后,太后才让他出宫,回公主府住。
福安公主很高兴,一直在忙前忙后。
陆洵十八岁时,福安公主加封为福安长公主。
随后,昌平帝安排陆洵入大理寺,并在他成功办理一个案件后,昌平帝就给他封了爵位。
按照大康国的规矩,长公主之子成年后可封为郡王,于是昌平帝就封陆洵为辰郡王。
如今陆洵二十有二,与福安长公主这个母亲谈不上感情好,但是也没有什么冲突。
他的婚事,自然也是由福安长公主来操劳。
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双方满意,而后姑娘病重,就没有定亲。
重新相看,第二个双方家长也满意,可惜那姑娘急病突然过世了。
京中渐渐流传辰郡王陆洵乃天煞孤星,克妻。
从那以后,即使陆洵身份尊贵,那些真心疼爱女儿的家庭也都不愿意再结这门亲了。
而那些上赶着公主府的人家,福安长公主也看不上。
没办法,福安长公主急得嘴角冒泡,只能入宫求助太后和昌平帝。
在昌平帝地干预下,流言平息许多,大家不敢明目张胆地传,但私下也有不少人传。
三喜就是流言传播者之一,不过她没有在外面胡乱散播。
而是在外面听了乱七八糟的八卦流言,就回府说给她家姑娘听,给她家姑娘解解闷。
“大理寺那个陆大人克妻,外面都说他是天煞孤星,这辈子娶不上媳妇了。”
三喜神神秘秘地凑到沈初身边,很八卦地道。
原大理寺卿楚大人年迈辞官,陛下任命陆洵接替其官职。
“哦?”沈初刚啃完一块西瓜,躺回摇椅之上。
“这话说给我听听便罢了,可不能出去乱说,小心陆大人将你抓回大理寺。”
况且,天命一说,实属荒诞,不能太当真了。
传出流言之人,没准就想坏陆大人名声,其心可诛啊!沈初默默地想。
她只见过陆洵两次,剑眉星目,长得分外好看。
就是眼神有些凶,看起来很严肃,很有威严。
沈初轻笑,摇摇头,心道:非良配也。
“姑娘放心,奴婢知晓,定不会乱说的。”三喜信誓旦旦地道。
姑娘早就跟她们说过了,八卦之言,止于自家,到了外面只管听,和装傻充愣。
京中从来不缺乏聪明人,她们在外面需要机警,但不需要太聪明,她一直记得呢,她很听话的。
接着,三喜继续跟沈初说其他的家长里短,沈初就当听故事,听听也就算了,从不会放在心上。
“二宝,你去厨房看看,让王婶多添两个肉菜,今日大哥和小弟休沐,要回来,还有爹爹近来也挺辛苦的。”沈初吩咐道。
“哎,奴婢这就去。”二宝乐呵呵地去厨房了,她最喜欢去厨房,还能跟王婶探讨一下美食制作。
正如沈初所言,沈长风这段时间确实很辛苦,忙着官员升调考核的审批,又要与时俱进,制定新的考核制度。
忙得脚不沾地,连头发都掉了不少。
此时的他,正低着头,恭敬地站在启明殿门口,等候通传,一起站着的,还有工部乔大人。
“沈大人,陛下怎么还没叫咱们进去?”乔大人凑到沈长风身边,小声询问。
沈长风默默地挪开些,不想跟乔大人站太近。
“听闻长公主还在里面。”点到为止,沈长风没有再说话,乔大人也识相的没有再开口。
又等了好一会儿,福安长公主面带笑容的出来,沈长风二人低着头,恭恭敬敬地见礼。
“沈大人、乔大人。”成公公放出他的招牌笑容,“二位大人久等了,陛下有请。”
“有劳公公了。”
入殿内,行了大礼,沈长风偷偷抬头,观察了一番昌平帝神色。
见昌平帝眉眼角似有些烦躁,心下明了,看来,陛下今日心情不佳,汇报工作需谨慎利落些,废话就免了。
可是乔大人为人耿直,并没有发现这种细节上的事。
直接汇报工作,说了一堆,最后目的是希望昌平帝批准修缮工部官署的经费。
没有意外,又被昌平帝训斥了一番,好在最后得偿所愿,也不枉费挨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