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苔原时代(54)

“人家说养儿防老,石头你说,现在除了农村里的老头老太太,谁还抓着儿子不放?但我现在想明白了,不是有儿子人家就不欺负你,也不是家里有三个男人人家就不欺负你;人啊,你得支楞起来,你得强硬起来,不是一味推让就有好结果,还得露肌肉。我看曾诚,还不够!我养得他太软了,还要好好打磨打磨。”经此一役,曾医生这是大彻大悟了。

***

徐中磊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去曾医生家里串门的,程昱铭接手了他的浇水工作,徐中磊才闲下来一点过来送药。

告别曾医生和曾诚,徐中磊无缝衔接被徐志平堵上了。

说话有个起头,徐志平就先说起曾医生的事:“余娭毑我还理解,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要拉扯九岁的孙子长大,搂着曾医生的好药不放,我不同意是不同意,心里还是觉得可以接受的的;就是朱娭毑,你知道她吧,徐辉他娘,他们一家活下来了六口人。要是按人口来论资排辈,全村人都得听她家的。”

徐志平拉着徐中磊往自己家里走,刘姐截掉一条腿,平时就不出门。她正在驻着支架做饭,小女儿茵茵就在一边捣乱,看见徐中磊来了露齿一笑。

“干什么?我来我来,你歇着去!”

徐志平把刘姐赶回了房间,自己抄起锅铲,徐中磊也帮着烧火。在徐中磊家建房子的时候,他也是帮着干了不少小活,流程熟悉。

“朱娭毑一家人那么多,当时分粮食一口也没少吃的,壮年劳动力一个都没死,怎么就还缺了一口饭吃,要哭天喊地要人家曾医生东西?建房子的时候就拿了人家家里不少东西,这是占便宜占上瘾了。”徐志平一边抡木锅铲一边说,面色疑惑,看来是真的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曾医生说,志平哥你让她们把药都还回去?”徐中磊想起刚刚曾医生说的话。

“唉,村里就这么大点,哪家发生点啥事各人看得清清楚楚,谁不知道那是抢?曾医生当时忍了,我这也不好追究,现在医生自己都没药吃,还能便宜了那老乾婆?我还知道朱娭毑和余娭毑在卖那些药,要价贼贵,村里人敢怒不敢言,谁都不想当出头鸟,被一大家子人记恨。”徐中磊一边说,一边数往米饭里边加酱油醋,加上一点点菜叶子,显得有点绿色。

“大难将至,什么鸟都想出来溜溜。”徐中磊小声感叹。

“说啥呢你,我家里也没啥菜,留下来吃碗饭啊!”徐志平招呼。

“别别别,吃过了,吃过了,真的吃过了。”徐中磊连忙拒绝,倒不是他客气,而是他真的已经吃过饭了,再说,徐中磊都可以想象现在各家都在数着饭粒吃饭,哪里好意思白吃人家的饭。

徐志平没有再邀请,盛了三碗酱油炒饭出来,又端了两碗出去,“等着,我去给你嫂子送饭,你在这灶边烤烤火,我马上来。”

两碗酱油炒饭已经送了出去,锅里只剩下一点点,徐中磊觉得那是刚好装满一个最小号碗的份量,难以想象,一个大男人,中午就吃这么点东西。

大概是徐中磊那盯着大锅的眼神过于直白,徐中磊盛起来小碗饭就解释。

“其实咱家粮食还能再吃上几个月的,就是现在这天气太邪乎了,你嫂子怕暂时还种不出东西来,所以现在少吃点,在白羊村找到了不少油盐酱醋,这种天气少吃点,到时候要干活了再多吃,也是没见过,这大雪都下了七八天了吧?”

徐中磊烤着手说,“是,八天了,一刻都没停,温度都降到零下30多度了,看着还要继续降。”

“唉,曾医生这还是小事,要是咱们村缺粮那问题就大了,有一顿没得吃我就得被打死在屋子里。”徐志平几口吃完自己的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徐中磊想起这句俗语。

“愁啊愁啊,老天爷真是不开眼。”徐志平抱怨了一句,“石头,我这几天天天去大棚里边看我的蔬菜冻死了没,都要愁死我了。刚好今天还没去,跟哥走一趟呗!”

行吧。

体感温度,蔬菜大棚大约一两度的样子,死不了人也冻死不了人,但是大多数蔬菜还是寸把长的样子,一点要长大的迹象都没有。

“当年买的塑料薄膜是最贵的,现在总算是觉得值,我估计要是差一点的膜,不在下冰雹的时候破得乱七八糟,就会被大雪压垮!”徐志平自豪介绍。

“下冰雹的时候,没破?”

“咳咳,破了,后来又拿胶布黏起来的,还得天天把上边的冰雪搞下来,不然这棚迟早就得废了。”东西还行,后期维护更重要。

棚中还有小棚,育苗棚里边一片绿油油,比外边冻得半死不活的蔬菜好多了,棚尽头堆着杂物,大概是管道水管之类的东西。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老是在土里闷着,长也没法长吃也没法吃。”徐中磊都觉得绝望,他自己都没有什么取暖设备,还剩三个钢火炉,要装备一个大棚怕是都不够,再说,哪里有那么多燃料呢?生长期最快的土豆都要长上三个月才能收获。

“你说怎么办?”徐志平指了指支撑起塑料的竹竿,“这雪太大,一会就能填满整块薄膜,堆起厚厚一层,你看,竹子那么坚韧的材料,那底下都已经有裂缝了,而且我还有三个棚呢!谁他妈搞得过来,这么多天除雪除冰,我都快疯了。”

徐中磊胸有成竹,这么下雪刮风的天气,没得能源和光源,傻子才会坚持蔬菜大棚。徐志平招呼他来蔬菜大棚,徐中磊心里大概就有了猜测,这位强人大哥,大概是撑不住了,想换个方向。

“志平哥,这么跟你说,谁都不知道这大雪还会下多久,你这大棚搞不下去了,只能换东西种。”徐中磊走到大棚尽头,徐志平也跟了上去。

“是,我的想法是把东西种到室内,厨房、卧室、客厅,哪里都要种一点,发展室内种植。问题是现在太阳光都不够,就是大前年,我买了不少种植灯,能装三个大棚,足够咱们全村人用,现在,没有电。”

徐志平沉默了一会,“我想来想去,石头,我记得你有风力发电机。”

“等等!”

徐中磊必须心里有数,有些事要首先说清楚,“志平哥,你是还要当好人,把你自己的种植灯分给咱们全村种地?”

“我……一开始确实这么想……”徐志平转折,“你嫂子骂醒了我,后来就是曾医生这档子事点醒了我,这么干有祸患。”

“志平哥你能想清楚,那就好。”

徐中磊一年之前,查资料准备灾变的时候是想着自己一个人做好全部准备,自己一个人单独活下去的;

但是看了一些历史书之后,徐中磊又改了主意:人类一直都是社会性动物,人类在一起采集、狩猎,这样才是人类能够延续的基础,要是真的回到原始社会,需要上山打猎,采集,集体渔猎,徐中磊都不能一个人做,只能借助集体的力量。

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好,其他人都不好,要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延续下去,徐中磊就不能单机,至少要有几十个队友,毕竟,几十个原始人能够狩猎猛犸象,要是换了徐中磊一个人,他就只能跑。

“我跟你嫂子商量了一下,我和你,一个出种植灯,一个出发电机,给全村人用。土豆红薯都种在烘干房那边,咱们村里人排出时间表,每个人都要干活,到时候,我们俩,每个人要多拿两人份的作物,作为分红。”徐志平给出一个粗略的方案,“大家自己准备在室内种菜,种植灯没有,发电机也没有,种出来什么算什么。”

“同意了。”徐中磊对徐志平的分配方案没有一刀切很是意外,他以为自己又变成工具人,免费为村里人提供工具,但是这种分红,看着还是公平了很多。徐中磊就是这么个小气的人,会因为别人免费用了自己的东西就特别难受,挠心挠肺的难受。

“行,就今天晚上吃过饭,咱们村里先开个会,你和小程记得过来。”徐志平雷厉风行,这就定好了会议时间,“对了,石头,你能提供多少发电机?”

“四台应该够?”

那是有钱人枯燥无味的微笑,徐中磊的地主身份终于瞒不下去了,想起地下室那剩下的五十多台风力发电机,这损失还算是可以接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